首页 理论教育 家谱,告诉我们什么

家谱,告诉我们什么

时间:2022-0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家谱,与正史、方志一起构起我们历史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但第一部家谱是什么样子?这些介绍性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一部中华民族的大家谱,浓缩中华上下5000年之精华。家谱,曾被视为封建余毒而屡遭劫难。这样一部家谱能流传至今,凝聚着几十代白氏家人的心血。江西省余干县古埠镇镇尾村一部4卷本的《齐氏家谱》,传到今天已经800年。

家谱,告诉我们什么

几与5000年文明同沧桑。

5000年岁月不绵的记忆,5000年历史永恒的徽记!家谱,与正史、方志一起构起我们历史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中华民族大家谱则记载了我华夏民族的繁衍与变化、兴衰和耻辱,同样,也印刻着祖国的变化与腾飞。通过续修家谱、恳亲商会等寻根问祖活动,无数海内外华人心与心相连,手与手紧握。

6月5日,一条“中国兴起续修家谱热”的新华社电稿,引起许多海内外同根同宗的华人关注,一些身居海外多年的华侨纷纷致信有关媒体,希望媒体能够帮助寻找到自己家族的一些相关资料。

家谱渊源

家谱,又名宗谱、世谱、族谱、家乘等,是一个家族的变迁史,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是以记载父亲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逐渐演变而来的。

先秦时,社会上流传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以后,又出现了《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甲骨文时代。但第一部家谱是什么样子?修撰于何朝代?是官修还是私修?因为历史上缺乏记载,至今尚不得而知。到了宋代,由于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风气开始兴盛,于是家谱也日益多了起来。在这一时期的家谱中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若想知道谱中某人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一看此图便即了然;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婚配等。这些介绍性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使人知其本源,而世系表也因此更加完整;第三部分为附录。对研究姓氏的源流、迁徙、分布、文化等都有较大价值。

毕竟家谱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固其内容有封建思想,但其中如敬长老、孝父母、尊师长、崇简朴、戒奢侈、禁赌博等伦理规范以及家谱中记载的很多志士仁人的爱国爱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追求真理的奉献精神等,对促进现代化文明建设也有积极作用。传统伦理与现代文明是辩证统一的,一个国家特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只能是一定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现代文明建设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传统文化只有赋予新的时代精神,才会有新的生命力。家谱中反映出来的是优秀的传统伦理,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活奋斗的结晶,它曾经对凝聚中华民族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促进当代文明的建设也必将起到重要的激励作用。

1984年7月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联合向各省、自治区文化厅(局)、文管会、档案局、图书馆、各高等院校下发了《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通知认为,家谱是我国的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因为它蕴藏着大量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家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着重要价值,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也起着很大作用。

家谱与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大厦三大支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存家谱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部中华民族的大家谱,浓缩中华上下5000年之精华。悠悠5000年,经过了多少朝代的更迭,有过多少政治风云变幻。家谱,曾被视为封建余毒而屡遭劫难。

烽火连三月,家谱抵万金。时间跨度国内罕见,已续写了千余年的《白氏家谱》,如今保存完好,一代不缺,为后世有识之士研究白居易,研究诗人家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这样一部家谱能流传至今,凝聚着几十代白氏家人的心血。时年77岁家住河南洛阳的白氏第49代祖白书斋老先生谈起他接手保存《白氏家谱》的事,感慨万千:“为了保存家谱经受了许多风险,经历了其他续谱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大风大浪。1944年日本侵略者把战火燃烧到了洛阳一带,乡亲们逃的逃了,避的避了。我也被迫出走。我把家谱带到一座古庙里,找墙洞,寻窟窿,觉得哪儿都不安全,最后把家谱放到神坛上的塑像后边。放好之后,考虑到无人看管,仍有被人毁残、盗走的可能,马上拿出来,带到村北菜园的庵子里。这个看菜的土庵子围墙下端有个放油灯的小龛。家谱塞到里面,外面用土坯堵严,缝里抹上泥巴。伪装完毕,匆匆离去。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民族文化遭到大摧残、大破坏。焚书的时候,一掌权者指明要找来白氏世传家谱下火。在那种‘造反有理’的形势下,我只好答应回家去拿家谱。到家后,无论如何也舍不得,急中生智,我把家谱藏在箱底下边,系好钉牢,把一些凌乱的记录稿、破旧资料放在箱子里面,鱼目混珠,蒙蔽了‘勇士’们的眼睛,白氏世传家谱,才得脱险。”

江西省余干县古埠镇镇尾村一部4卷本的《齐氏家谱》,传到今天已经800年。800年来,《齐氏家谱》三罹其难。第一次是明崇祯戊寅年(公元1638年)冬被兵燹。第二次是1949—1950年初打倒封建顽固势力,家谱作为记载房股势力的专著给工作队烧毁了大部分,第三次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在破“四旧”的口号下让红卫兵造反派又烧毁了一部分,《齐氏家谱》几遭灭顶之灾。一场又一场的政治风云扫荡着神州大地,家谱几无藏身之处。流传至今保存得较好的一本《齐氏家谱》残本是一位齐氏之妻绞尽脑汁,把幸存的家谱藏在她家晒场上的草垛里才留下来的。

续修家谱

在生活日渐富裕起来的农村,提出续修家谱,往往响者云集。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大江南北,修谱之心相同,但工艺方法各异。在南方的许多农村,参加修谱的人自始至终都是不计任何报酬的。大家推举“谱局局长”,“局长”总揽修谱各项事物。

传统修家谱之前,要起“武场”:谱匠在谱局内用红毛线扎一尊与人一样大的菩萨,参与修家谱的人的姓名与生辰八字用红纸写就以碗一一反扣,放在菩萨面前,是为“扣场”。现在都摒弃了这些繁琐程序。但印刷方法,在很多地方依然沿袭着传统:木板为框,捡字成章,精墨刷之,棉纸盖之,再刷,一版家谱就印好了。百姓认为,这种墨印的家谱,古色古香,才像个谱样,寿命也长。现在也有地方自己写好家谱,交印刷厂。

续修家谱,得有老家谱。时代久远又经过这么多次的世事变迁,哪个还留有老家谱呢?

江西省余干县齐氏家谱的续修,就有一段故事……

风雨交加。一位八旬老农,一手撑伞,一手小心地夹着一叠东西。这叠东西,用报纸包了很多层,又用油纸包,还怕淋着,再用了一件衣服包,夹在怀中,怕掉了,放到自己的胸前,小心地护着走。这是来献老家谱的。

一条静静的大江边。一老一少只因同宗同祖而站在了一起,以前他们谁也不认识谁。几句温暖的寒暄之后,少者从怀中取出一叠家谱,老者从怀中掏出一丈红绸,把家谱紧紧地裹住,小心地放入怀中。这是同宗之间借阅家谱。

如斯,一本本一份份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幸存的家谱残本、残页悄悄地从收藏者的收藏深处递到了“谱局局长”手中。

由此,清理、拼对家谱残页、到何处请谱匠、把何处定为修谱场、怎样布置谱场、哪些人参与修谱(是为坐局,又分内外两局,内局人士专管谱局内事务,负责各族在生者谱的起草、核实、誊写、校对等,外局人士专跑外面,专理迎来送往之事。)等千头万绪的续修家谱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清理、拼对家谱残页,一如考古,上了年纪的戴上老花镜、更长者老花镜外移动放大镜,反复揣摩,细细推敲,直到无误。

我国家谱大都有“通族条规”一章,条规有言:“家谱,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三世不修谱谓之不孝,后嗣子孙修谱牒毋越三世。”因而每次续修家谱,成为同亲同姓人群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大家本着对历史高度负责对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开展各项工作。

为敲一个字,挥锄叩山问。老家谱中某些缺字即使多本同宗谱凑在一起也无法弥补。依照家谱残页上的依稀记载,辨出此人大致葬于何处。年代久远,沧海桑田,寻找老墓,极为困难,数十人挥锄三天,终于掘出一距今513年的墓碑一块,为考证江西余干古埠镇尾齐氏第11世宏公(实为弘公之误)及其生卒年月,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续修家谱,之于死者是那样的严谨,之于生者亦是同样的负责。为确保家谱在修撰过程中不出任何差错,参与修谱的人士在稿件誊写过程中,一律的正楷字,工工整整,不错一字,错一字则全张谱页推倒重来。在他们的心中,写上去的,不再是简单的一撇一捺。

为本地风景名胜题诗,为长者撰写赞词,为人生中的难忘经历口占一绝成为修家谱过程中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以往天天与泥巴打交道的手,今天拿起了笔,各抒文采:“红红绿绿满池塘/一阵风来一阵香/花似六郎叶似盖/骚人揽胜喜华章”(《后塘荷香》)。“仰首沐春阳/公颜何慈祥/称职乡饮宾/德高又重望/养儿寄丹心/教孙更有方/哺之德为食/育之智作粮/读书留青史/创业苦衷肠/治家勤为本/为人廉且让/恭听春风教/代代乐安康”(齐氏26世孙春水为第10世淑慎公撰写的赞词)。“小姑山下恶风颠/飓浪涛涛盖客船/不是祖宗阴德厚/险些一命伴龙眠”(第11世弘公游湖南归时途经彭蠡之小姑山忽遭风暴时口占一绝)。

60年才有一次啊!修好一部家谱,形同修好一项传世工程。乡亲搭台,戏班唱戏。乡亲们择“黄道吉日”以最隆重的方式——做大戏,举行盛大庆典——宴请各路宗亲及社会友好人士,隆重庆祝一周,传统的春节也没有这般热闹。

“点谱”,是庆祝的头件大事。点谱要请本族职位最高的人或请演戏的扮成县官以朱笔在各族祖宗像眉宇间点一红点,一支笔只点一人,点后笔丢台下,据说能捡到朱笔者,将很有福气。

家谱修毕,得请上等缝纫师用上等布料做成谱衣,又请上等木工用上等木料做成专门谱箱,大红布包裹家谱,方才放进谱箱。一套家谱,一式数份,收藏者须经过群众大会认真遴选,必须是本族有点声望的可靠人家。接过家谱,一如接过一件非常神圣的东西。收藏者对于家谱慎之又慎。放在楼上,怕被虫噬,放在柜子里怕会受潮,于是就放在床头。“我天天要打开谱箱,看看家谱,每次摩挲家谱,都有一种不同的感受。”《邱氏家谱》一收藏者说。

寻根家谱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生动表现。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海外华人过去梦想的寻根问祖,早已成为现实,于是访故里、访故旧,掀起了更大的寻根认同热。浩如烟海的家谱资料则为寻根问祖提供了方便。

上海图书馆现存有1949年前的家谱11700种,近10万册;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家谱3006种,其中有用汉文撰写的少数民族家谱八旗谱19种,蒙谱2种,皇室谱多种,用少数民族文字撰写的家谱满文21种,蒙、彝、藏文谱11种,均十分珍贵,台湾“中央图书馆”存家谱187种;台湾大学图书馆共收藏家谱原件374种。日本国会图书馆收藏中国家谱403种,大多为清代、民国期间版本,乾隆以前的刻、抄本共15种,其中明刻本有3种。

1983年,江西省宁都县地名办公室邱常松同志在编撰《地名志》的过程中,发现了孙中山先生在唐的始祖的坟墓。1983年1月31日《赣南日报》、1984年6月28日《江西日报》、1984年8月27日《信息日报》纷纷以“宁都发现孙中山祖籍家谱”、“宁都发现孙中山祖辈曾在宁都定居”、“宁都发现孙中山始祖墓”为题作了报道。

一部明益藩家族谱,洞开世纪悬案。洪门,一个被史学家称之为“民族革命集团”的神秘组织,由于其机构严密、行动莫测,隐语、暗号难解,造成中外学者对洪门的创始人是谁,发源地何处等说法不一,扑朔迷离。江西知名考古学者陈江,踏遍赣抚山水,翻遍清宫秘档,地方志史等,终于在明益家族谱中破译出洪门创始于明末时期的江西南城县益藩王族这一悬而未决的谜底,被誉为洪门研究史上的“哥德巴赫猜想”、我国历史学研究进入21世纪的第一项重大发现。

从毛氏谱系证明,毛泽东是毛太华的第20世裔孙。毛太华祖居地江西吉水,后从军迁到云南澜沧卫,明洪武十三年因军功调到湖南任职,携子清一、清四,居湘乡北门外,遂转徙定居湘潭县七都七甲韶山冲。

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写道,邓小平原籍江西庐陵,祖辈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定居四川广安,在《广安邓氏家谱》中编立的字辈是:“以仁存心/克绍先型/培成国用/燕尔昌荣。”邓小平是“先”字辈,派名先圣,其父是“绍”字辈,邓朴方、邓榕是“型”字辈。

改革开放初期,一部《包氏家谱》惊动香港巨商、船王包玉刚。包玉刚从家谱中新奇地发现,他为包青天的后裔,于是对浙江产生情感,其后陆续解囊捐资数亿元给浙江,帮助兴建宁波大学等。一石激起千层浪,包玉刚的义举也带动了众多身居海外的华人华侨。由此,投资祖国,倾情故乡的捐资场面一幕连着一幕。

邱正吉,姜太公三子穆公的第99代后裔。他的祖先在穆公第92代时由内地辗转迁徙台湾,至今已有200余年,历经整整8代。1995年5月邱正吉偶然在一张旅游图上看到在淄博市临淄区有一处文化景点“姜太公祠”。一种难于抑制的冲动促使他立即乘火车赶到淄博,又打的直奔距市区20多公里的“姜太公祠”。当他站在太公祠前,仔细端详姜太公塑像时,他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他当即表示,捐资百万修建当地的旅游景点穆公祠。

香港回归时,家谱慰英灵。一部《林氏家谱》牵动林氏后裔几多故乡情!1997年6月29日,林则徐的第4代至第8代的200多名后裔,从海内外的各处汇集到家乡福州,举行家祭,追念民族英雄林则徐。

最近《辽沈晚报》报道了灯塔市发现范仲淹家谱,此消息令范氏族人兴奋不已。海峡两岸的范氏后裔通过家谱畅叙两岸骨肉亲情。台湾杰出历史学家范传培老先生火速致信《辽沈晚报》要求一睹家谱。《范氏家谱》收藏者也火速致信台湾的范老先生。剪不断的血肉情,抒不完的亲人爱,溢于字里行间。

以谱联家,汇天下为一大家。“从偏僻的乡村到城市图书馆,从古老的印刷作坊到现代化的互联网,不同的姓名按血缘谱系正被迅速集结,不同时代的家谱被分类整理。”藏有近10万册家谱的上海图书馆目前正主持编纂一部包括全球华人家谱资料的《中国家谱总目》。据统计,收录在此书中的全球华人家谱总目至少在4万种以上。去年5月,上海图书馆又与美国一家公司合作,推出了世界第一家以华文家谱为中心的网站——“寻根网站”,一年来已有近万人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网上家谱,为进一步开发谱牒资料,繁荣学术文化,弘扬传统美德,更为寻根问祖,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贡献一份力量。

(见2001年第7期江西日报《大江周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