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郑祖安《百年上海城》序

郑祖安《百年上海城》序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顾名思义,《百年上海城》这部著作,包含了两层意思。合而言之,即上海一百年间的历史,上海形成为中国这个独一无二的现代化城市的历史。写作《百年上海城》,符合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应是真正的上海城市史,而非其他。昔年我曾为文侈谈上海的性格,那是从人文精神、文化实质去思考。本书作者郑祖安,自八十年代初为上海地方史专业硕士生,其所着力研究者,即为上海城市的历史。

顾名思义,《百年上海城》这部著作,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指时间:百年之间;一指空间:上海成城之经过。合而言之,即上海一百年间的历史,上海形成为中国这个独一无二的现代化城市的历史。细审之,则又有所不尽然。上海之所以成其为上海,在全国城市中大放异彩,其时间经历,远不止百年。即按本书所写,也是从一八四三年上海开埠起笔。世纪之交,争说上海,百年者取其约,论往观今而瞻来,二十一世纪及其以后的上海,秉改革开放的方针以进,必将更发异彩,盛增辉煌。作者之意当在于此。

至于说到城市史,这部书当之无愧。在中国历史著述之林中,城市史乃属近年晚起,是在倡写地方史的浪潮中逐渐形成,其最大特点,即是写一个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究其写作之法,其布局和构思,多采西方城市史的著作。此则有当有不当。中国城市诚各有其特点,彼此之间实小异而大同,以中国城市和西方城市的发展相比较,则大有不同。辛亥以前称城,民国废城为市,这城与市亦只是名称之异。移西方写城市史之法以写中国城市,于甚多城市显然不当。前些年盛行一时的竞写城市史之风,近见其气稍杀,个中未始无因。这么说,并不是城市史不能写,要在得所写城市之特质,得见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未可尽套西法耳。

上海这个城市,则与中国传统城市大不同。成镇建城,至今不过七百年,于中国传统之熏染也不深,属历史之后进。上海之大发展,大变化,人所共知,应从一八四三年开埠起,在西方现代物质、制度、思想意识引进与熏习之中,历数十年,上海由历史之后进变成为历史之先进,且居东方之首,与国内其他城市比,上海表现为一个异字,无异不能成上海。写作《百年上海城》,符合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应是真正的上海城市史,而非其他。上海之异是什么?昔年我曾为文侈谈上海的性格,那是从人文精神、文化实质去思考。今本书作者归纳上海的主要特点为四条,特标之于《前言》综而论之,此是根据上海的实际施为与客观形势所做结论,其言亦可谓与我合,两相参照,则于上海的理解,或可谓虽不中亦不远矣。作者写作是书,既从上海的实际得出这四条见解;反之,以此四条去验证上海,亦若合符节。此所谓纲举而目张矣。

据此,作者写作本书,舍通史体的直线法,而取区域式的分块法,乃得其当。按通史体的直线式分章节之法,自晚清引进之后,于中国写史之体成一大变局。历久亦感未可一概而论,中国史书之纪传体自有其长,编年记载,纪事本末亦有其得。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多样正表示所欲表达的内容各有所异。上海这个城市,开埠以后的历史,百年以还,是三界四方并存,浦东浦西分割,虽同处一城,实相割裂,这些割裂之块都应该是一个个的专题,须分别论列,而不宜亦不能笼而统之,混而合之去叙述。分块论列,能见其深。合而观之,乃成上海这个现代化大城市的全局。于此,本书迨有新意焉。

本书作者郑祖安,自八十年代初为上海地方史专业硕士生,其所着力研究者,即为上海城市的历史。犹忆他的硕士毕业论文即是上海城市的发展,于大上海城市建设计划及闸北之兴起,有阐幽发微之首功。尔来十余年矣,祖安执意研究上海城市发展之初衷不变,经之营之,已见华发之渐白,又复多历国外,参照彼邦上海研究之学,或与之合作,考订上海地名地志,多有所得,参以己见,洵成专家。多年积渐以得,成此专门之著作,乐而序焉。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四日

于沪滨半拙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