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漫笔龙河书院

漫笔龙河书院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极目寻踪,可惜龙河书院大门原址已无踪影,整个书院古建筑群大部分荡然无存。至此,龙河书院步入历史终点站。从龙河书院的历史来看,书院的产生与发展主要是依靠民间的力量。事实是当民办书院兴起后,官方强行介入是为了控制书院。而这种官方介入,书院师生都以各种形式进行抵制和反抗。横额曰“龙河书院”。龙河书院讲堂后是内厅。书院两侧是十二间学舍,为学生自修与休息之所。龙河书院从创办起基本上是由官府管理。

徐小明

在一个千里江山远、万户寒烟翠的秋日,我向县城旁的马垴山走去,去寻觅万载中学前身龙河书院旧踪。我伫立在旧校门台阶上,但见远山如黛,马垴山的梧桐岗无语耸立,鹏程桥弛然静卧,龙河河水汩汩北流,似乎在诉说着悠悠的千年往事。

极目寻踪,可惜龙河书院大门原址已无踪影,整个书院古建筑群大部分荡然无存。我心中不免泛起一丝凄凉。古建筑可是凝固了的历史啊。如今,那木质的屋梁、残缺的石础、模糊的断碑、杂乱的残砖……只是零零碎碎地藏匿于档案里,让我们在文字里去勾勒书院的轮廓,去感受岁月的沧桑。

“书院”一名始于唐代中叶,发展于宋代。最初是民办学馆,原由民间集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后官府介入,逐步成为半民半官性质的地方教育组织。宋神宗时,朝廷将书院拨归州学,致使书院衰落。南宋时书院又有较大发展。明、清两代,书院继续发展,几乎遍及全国。明、清统治者加强了对书院的控制,书院被纳入了科举系统。最后书院随着清末科举制度的废止,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简而言之,“书院”萌芽于唐,完备于宋,废止于清,前后存在千余年。

“至书院,首龙河。”据史料记载, 龙河书院的前身是龙山书院,因其坐落在县治后偏左的龙山而得名,建于乾隆九年(1745),由知县严在昌倡建,乡绅聂嘉会、汪淑躬助银买田,之后,易观国、辛汝歧、辛汝襄等先后捐助田、银,资产计田530把(万载民间古时计量单位,25把为一亩)。乾隆二十年(1756)迁龙河,“因其地近闹市,不便诸生肄业”,知县朱菘在绅士的吁求下将书院移建于“距城半里外”的龙河河滨的马垴山上。邑绅汪朝祖、郭洽清、汪发楫、龙德彬、张之球等倡捐,书院易名为“崇文书院”,四年后更名为“龙河书院”。

书院“三面倚山,前临长河,中有山水佳趣” 。“中讲堂,堂上架以高楼,前头门,次二门,后内厅,左右学舍,共十二间。周以垣墙、庖湢悉具”, 并且仿白鹿洞书院颁布条规。道光二年(1822),因书院“堂宇斋厨,一切渐就倾颓,学者无可栖息”。值得颂扬的是,一些深闺巾帼为兴学助教不遗余力。道光二年(1822),职员宋寿昌母闻氏,“因(龙河书院)院宇倾颓,独力撤旧重建为屋五进。大观楼、讲堂头二门俱仍前式,楼下大厅,楼后藏书阁,俱夹室。堂前长廊中竖四归照亭,头门中厅左右夹室,东西院会文堂各一,书室各十六,东司守厅房四,西厨房,三门外立惜字亭,周墙皆瓷砖石,其费银五千余两,又捐膏火田600余把”。 后来,辛朝聘妻郭氏还助田400余把(约16亩)给龙河书院。至道光癸未年(1823),历经一年余,新舍建成,为屋五进,前门、次门、大楼、讲堂、学舍、长廊、照亭、围墙,焕然一新。此义举在各州县广为传颂,清礼部侍郎传胪辛从益撰文《重建龙河书院记》载入县志。

清代末年,“停科举、兴学堂”。1904年,知县张之锐在院内另创“宏文师范”,兼任监督。1907年,书院改为“龙河中学堂”(宏文师范亦并入其内),校长是知县张之锐。至此,龙河书院步入历史终点站。

从龙河书院的历史来看,书院的产生与发展主要是依靠民间的力量。兴办书院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科举考试;另一方面,在一些有识之士看来,官学一旦成了科举考试的附庸,就严重丧失了教书育人的能力,且日益腐败和衰落,因此,他们以个人的力量另建书院(独立于官学之外)就是为了研究学问、启迪民智,回归教育的本质。所以有人说万载中学的历史源头是“县太学”(官学),这是不对的。事实是当民办书院兴起后,官方强行介入是为了控制书院。而这种官方介入,书院师生都以各种形式进行抵制和反抗。

书院头门面临龙河,两层重檐飞角,八字形门墙,头门古朴庄重。大门两旁方形石柱上刻有道光年间的知县卫鹓鸣撰写的楹联:“道法相传清流万古,人文继起秀挺千山。”横额曰“龙河书院”。

书院为五进,邑举人教谕辛廷芝《龙河书院记》中说:“中讲堂、堂上架以高楼,头前门,次二门,后内厅,左右学舍,共十二间。周以垣墙,庖湢悉具。”少宰邑传胪辛从益《重建龙河书院记》中也发出感慨: “邑人之升堂入室,周观庭庑,美轮美奂,罔不嘉叹!”

经次门(内门)进入中讲堂,大厅中有硕圆木柱八根,奠以石础。“堂上架以高楼”,是藏书阁和教授们休寝之处。讲堂设有讲坛,上有精雕木座椅四把,两侧粉墙上有圣贤语录。整个讲堂宽大敞亮,中有天井,空气通畅。可以想见当年教授或名儒讲学时,学子肃坐于下厅聆听,时而颔首会意,颇有心得,时而小声议论的情景。书院教学采取自学为主,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以自学为主,其特点是为了教育和培养人的学问和德性,而不只是为了获取功名。书院采取自由讲学,抨击时弊,成为思想舆论传导的阵地。

龙河书院讲堂后是内厅。这里是山长(书院首领)办公、开会和会客之地,虽然陈设简单,但厅内的古字画和楹联透出儒雅、平和之气韵。书院两侧是十二间学舍,为学生自修与休息之所。每至夜幕垂下,点点油灯恍若群星,伴随着学生们夜读功课的琅琅书声。

书院“三面倚山,前临长河,中有山水之趣”。古人非常重视书院择址,认为书院之地风景如诗如画,可以熏陶人的情操。对院内小环境也很在意,常常栽花运石以打扮庭院。书院空地遍种兰草,清馨盈庭。屋后小山坡上种有多株桂树,号“木樨坡”,清泉沿着小山坡的水沟蜿蜒流下,“叮咚、叮咚”似古琴在清风中弹奏,甚为惬意。每逢仲秋,丹桂飘香,更是令人陶醉。

龙河书院从创办起基本上是由官府管理。乾隆二十七年(1762)知县张立中请颁白鹿洞条规仿照行之,嘉庆十二年(1807),署县周吉士评定山长,专聘邑先达。同治九年(1870),合邑重订章程,章程分为端师范、严课程、整学规、定膏火、立期限、限课试、杜顶替七个内容,管理制度非常齐全,从而确保了书院的正常运转。道光六年(1826)知县陈文衡为东洲书院酌定学约条规,“每岁二月起馆,十月解馆,每月逢三课文,逢八课古,由监院斋长按给膏火。山长由首事延请,岁定束脩钱140千文,薪水40千文。夫门子工食柴炭各有常资,余为童试及乡会试费”。

伫立在龙河书院临河大门的原址上,但见霞光映红了天空,一群飞鸟向天边飞去,这让我仿佛见到浩浩的历史时空。“道法相传清流万古,人文继起秀挺千山。”我默念起这副大门楹联,似乎看到辛从益、辛炳晟、郭大经、郭应魁、郭赓平等学子们一个接着一个从云端朝书院方向走来。他们或成为礼、工、吏部侍郎,或成为进士、教授、知县,或成为清内阁中书、民国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这些人也并非“惊天动地”的英雄,也并非闻名全国的大人物,但他们曾经为社会做出了不朽贡献,是从书院里走出的“精英”。 如今,从龙河书院嬗变成长的万载中学,已成为省级重点中学,大批莘莘学子在这穆穆黉宫里,鹰扬马垴,鲲化龙河。

“百年华诞,登百尺竿头,啸月追风,马垴山上驰骏马;万载文光,沐万家学子,腾云驾雾,龙河水上跃蛟龙。”吟诵着这副2007年万载中学百年校庆获奖征联,我的心胸涌起滚滚热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