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飘扬在南溪河畔的红十字旗

飘扬在南溪河畔的红十字旗

时间:2023-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采访中,我们听到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从军医学校分配到这个医疗所的护士谭玉秋,是个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姑娘,看到这艰苦的环境,哭了不知多少次。在医院像这样为伤员着想的医护人员又何止谭玉秋一个呢!去年7月,医院送来了一个危重病人,有一个项目需要化验。在这里每治疗一个伤员,要比内地付出多几倍的代价。特别是手术室,医护人员更需要有忘我的精神。

河口前线的南溪河畔,有一面长年飘扬在那里的红十字旗。这就是138野战医院一个前线医疗所的所在地。

这个前线医疗所是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之后组建起来的。刚开始时,这里只有几幢破烂的芦席棚,棚子四周都是拳头大的孔,女护士们只好用纱布把棚子四周围一围,就做为寝室了。这里气候炎热,一年四季都是夏天,气温最高达四十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不仅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收治任务,而且还主动巡回出诊,接待医治了大批的军地伤病人员。

在采访中,我们听到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从军医学校分配到这个医疗所的护士谭玉秋,是个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姑娘,看到这艰苦的环境,哭了不知多少次。后来,当她看到大哥哥大姐姐们为了边防战士不怕流血流汗的事迹后,特别是当她随医疗组到前线哨所看到那些为保卫祖国蹲山沟、住猫耳洞的战友的艰苦生活,便决心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满腔热情地为边防战士服务。气候不适应,她身上长了疥疮,又痒又痛,同志们劝她住院,她谢绝了,一个心眼扑在伤病员的身上。有一次,她护理一个脑外科伤员。这个伤员长期卧床不起,一到中午热的难受,她便找来扇子给伤员扇风。阵阵凉风吹在伤员身上,而小谭全身却被汗水湿透了,满身的疥疮被汗水浸得痒痛难忍。在医院像这样为伤员着想的医护人员又何止谭玉秋一个呢!去年7月,医院送来了一个危重病人,有一个项目需要化验。不巧那天刚好停电,怎么办?时间就是生命。化验员王兴鹏毅然决定把显微镜搬到太阳照射下工作。火辣辣的太阳烤在他身上,他一点也不退缩。半个小时后,他的脸烤红了,汗水模糊了双眼,他擦了一把汗又继续干,直到把化验搞完。

在这里每治疗一个伤员,要比内地付出多几倍的代价。天气热,伤口容易溃烂,在内地,只需要换一次药,而在这里,则需要换三次药才行。特别是手术室,医护人员更需要有忘我的精神。有一次,医疗所同时收到六个需要手术的伤病员,而所里只有一个手术医生,老所长丁德元就主动顶上了。当时,闷热的手术室犹如一口反扣着的锅,一会儿,大家的衣服裤子都湿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整整七小时,手术才做完。这对于年近半百的老所长来说,该需要有多么坚强的毅力啊!女护士蒋伦本想用毛巾帮老所长擦擦汗水,可她因为劳累过度,再也支撑不住了,两眼一黑一阵头晕倒下了,别人把她扶起来,她端过手术盘又开始了工作。

采访结束了,当我们告别医疗所,再次看到那迎风飘动的红十字旗,不禁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敬意!

1983年1月29日发表在昆明军区《国防战士》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