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凄风苦雨好个冬

凄风苦雨好个冬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入冬以来,武汉连续下了几场雨,阴雨滴答答连绵不绝,一下就是一整天。国家进行公私合营那年,他不计得失,率先带头,是武昌区第一批公私合营的榜样。他被评为武汉市“特等劳模”,被推举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是全市工人崇拜的对象。有一次,他瞒着家人,带着“人大代表证”到北京上访,好在武昌区“截访”及时,没有走失、没有受伤。好在子女孝顺,平摊付账,外加吃药打针,保证营养。

入冬以来,武汉连续下了几场雨,阴雨滴答答连绵不绝,一下就是一整天。还裹挟着凛洌的北风,寒风瑟瑟,湿漉漉的,让人感觉萧瑟、凄凉。突然想起周端臣《初冬即事》中的两句诗:“天红霜有信,星晕雨先期。怕见梅花发,愁怀未辨诗。”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千古恒远的初冬景象?

今天又是一天的雨,站在八楼我的办公室,向外眺望,昏昏沉沉的,细雨漫天,淅淅沥沥,树干枯萎发黄。离办公楼不远的那座高架桥,如一条黑色巨蟒伸向远方,零星的车辆在急驶,溅起的水花和天上掉下来的雨水混合在一块,又无情地跌回地面,有如我们的股市,冲出一波高点,终将又回到原样。桥下面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变幻着晕暗的灯光,车辆总是那样络绎不绝,拥拥挤挤地比肩前往。在寒风雨水中打着雨伞的人群,总是曲缩着身体穿梭在这钢铁巨浪之中,不知疲惫地匆匆赶往远方……

想到几天前岳父的去世,他走的匆忙,那样凄凉,带着遗憾,又带走辉煌。

他几乎是个传奇式的人物。1925年出生黄陂祁家湾乡下,14岁只身一人到武汉学做铁匠,17岁那年期满谢师,从汉口搭一木筏到武昌把天下闯。由于手艺精湛、脑子灵活,人缘又好,很快便有了自己的工厂。国家进行公私合营那年,他不计得失,率先带头,是武昌区第一批公私合营的榜样。后来,组织委以重任,让他组建湖北第一家剪刀厂,他不负重托,从选址到进设备再到培训工人,两年不到便出产品,而且产品质量全国响当当。他被评为武汉市“特等劳模”,被推举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是全市工人崇拜的对象。

然而,他是一个“大集体”工人,身份限制了他的发展,别说捞个一官半职,竟没有分到过一间属于自己的福利房。虽然如此,但他无怨无悔,从不悲伤,像棵久经风雪依然挺拔的树,默然而坚强。晚年患了老年痴呆后,他一直痴迷于自己的荣誉,总在呓语:某某某给他打来电话,要解决他的待遇和住房。有一次,他瞒着家人,带着“人大代表证”到北京上访,好在武昌区“截访”及时,没有走失、没有受伤。

他晚年同老伴住进了一家私人养老院,十来平方米,摆着四张床,由熟人照顾着,也算是民间没有把这位劳模遗忘。他的退休金不高,俩老的加在一起,还是难以把入院费交上。好在子女孝顺,平摊付账,外加吃药打针,保证营养。晚年的他骨瘦如柴,糊里糊涂,长年卧床。但只要一清醒,马上就要听新闻、读书看报,他一直把国家大事装在心上。他去世的那天,我在外地出差,听说离别时拉着大哥大姐的手,流着眼泪,一直未放。

窗外,雨还在下,飕飕的晚风,摇曳着参差不齐的树枝,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不知怎么的,这个天,这个初冬,让我感到特别的凄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