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居丰行俭,在富能贫

居丰行俭,在富能贫

时间:2022-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勤俭持家需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有些人在生活富裕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节俭,而在生活贫困的时候才想起了应该节俭。因此,不管自己当前的经济水平怎样,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如今的时代,人们也要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无论是“俭”所节约或“奢”所浪费掉的物质财富,都是人类劳动的成果,都凝结着人类的血、汗和生命。所以提倡“俭”,本质上就是提倡尊重他人的劳动,就是提倡爱人。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句源】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出自】《尚书·大禹谟》。

【句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佳句赏析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做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做支撑的国家,难以发展进步;同样,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做支撑的家庭,难以兴旺发达。

家庭要做到节俭,比如:饮水机不需要24小时都开着加热;买菜时要货比三家;没有重要的事情尽量不打电话,煲“电话粥”是最浪费金钱的行为;少进饭馆吃饭,同样的钱在家里可以做更多的饭菜。

我们制订计划、办事情,都要注意精打细算,能不花的钱坚决不花,能少花钱的尽量少花,坚决摒弃那种讲排场、比阔气、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等不良行为。勤俭持家需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句源】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出自】北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句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佳句赏析

人的生活方式有多种,但适度节制物质消费,反对奢侈浪费一直是劳动人民和古圣先贤的道德追求。所谓奢侈,就是超越自身人力、物力、财力去过分追求享受。而过分追求享受必将带来的是过多的诱惑和过多的欲望,最终必然导致人格的扭曲和物质化。所以说“侈,恶之大也”。

勤俭节约无关富贵贫贱,它是高尚的品德情操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表现,无论是修身、治家还是管理国家,勤俭都是我们必备的美好品质和道德要求,勤和俭这两方面密不可分,只勤不俭,如漏器盛水,终将一空;只俭不勤,如流水断源,终会干涸。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句源】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

【句意】百姓生活的根基在于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

佳句赏析

通过劳动,人类从盘错交织的古树走向陆地,从愚昧无知的远古走向现代文明。劳动,使人们拥有自己的财富,使人们成为财富的主人。

要想拥有财富,学生就要勤奋学习,少打一些网络游戏;职场中人就要早起床,少迟到,多做些业绩……

勤劳致富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只要每个人尽力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对工作尽职尽责、精益求精,那么就会创造出大量的财富。切记:一个人懒的根源在于缺乏责任心、进取心和事业心,贪图安逸终究难成大业。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句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出自】唐·李商隐《咏史》。

【句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佳句赏析

古往今来,成功的创业者大都经过艰苦奋斗的阶段,所以比较注意勤俭节约。但是对守业者来说则正好相反,他们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辛,容易贪图奢侈享乐。他们最终的命运必然是事业的衰败,财富的消失。这是几千年的历史所昭示的真理。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首代创业者一般都是兢兢业业,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奋发向上,终于创下了偌大家业;二代人目睹父辈创业的艰辛,受到父辈的教育影响,还能够守住家业甚至还有发展;但三代、四代人则不然,他们从小享受父祖辈的福荫,倚仗父祖辈创下的基业,真的是心想事成,不但进取心消失殆尽,还有不少成了纨绔子弟,吃喝玩乐。长辈再不注意引导,溺爱娇纵,不成败家子都难。

我们决不能忘记历史,要永远记住“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不论在囊中羞涩的艰苦岁月,还是在生活富裕的年代,都应该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句源】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训俭示康》。

【句意】由俭朴节约的生活转变成奢华富裕的生活比较容易,而由过惯了奢华富裕的生活变成俭朴节约的日子会比较难。

佳句赏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有些人在生活富裕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节俭,而在生活贫困的时候才想起了应该节俭。而且人的消费模式具有一个特点——稳定性,一旦形成,重新调整需要较长时间。就像喝惯了可乐,看不上白开水一样。这样就导致由苦日子转为好日子比较容易适应,因为在过苦日子的时候已经养成了节俭的消费习惯了;而由好日子变成苦日子却很难适应,因为好日子中形成的奢侈习惯在苦日子里会让人处处感觉不便。谁又能保证自己一辈子都能过好日子呢?因此,不管自己当前的经济水平怎样,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

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

【句源】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请观懒惰者,面带饥寒色。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句意】富贵本来不能生根,都是要从勤俭中才能得到。

佳句赏析

“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揭示了“富贵并不是固定地属于某些人,它们都是由勤奋努力得来”的道理。一个人不可能来选择自己的出身,但他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富人。因为,一个志在求富并付诸行动的人,是没有任何人能够拦得住他的,能够拦得住他的也只有他自己。

追求富贵、赢得富贵并不难,难就难在不能守住富贵。有些人一旦成为富贵之人就沾沾自喜,过起奢侈糜烂的生活。日子一久,甜尽苦来,只好再努力挣钱。

只有通过辛勤劳作才能获得财富,但是只知勤劳,不知节俭,富贵也不会长久。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句源】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出自】明·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

【句意】一粥一饭,应当想到,得来是不容易的;一丝一线,应常想到,这些东西生产出来是很艰难的。

佳句赏析

穿衣吃饭是极平常的事情,一粥一饭、一丝一缕,更言其小,区区小数,所值几何?一般人往往不加珍惜,随意糟蹋。如今的时代,人们也要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切莫把日常的事物看轻了,要知道父母谋衣谋食的艰难,桩桩件件来之不易。

无论是“俭”所节约或“奢”所浪费掉的物质财富,都是人类劳动的成果,都凝结着人类的血、汗和生命。所以提倡“俭”,本质上就是提倡尊重他人的劳动,就是提倡爱人。

经典名句

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句意】摆脱烦恼莫过于安静,弥补拙笨莫过于勤奋。

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句意】奢侈的耗费比天灾还严重。

奢侈者,危亡之本。

【句意】生活不知节俭,是败亡的根源。

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

【句意】富贵不是天生的,全靠勤劳取得。

勤俭,富贵之本;懒惰,贫贱之苗。

【句意】节俭是使人富贵的关键,懒惰是使人贫贱的根苗。

居丰行俭,在富能贫。

【句意】丰绰时坚持俭朴,富足时也不奢侈。

俭开福源,奢起贫兆。

【句意】节俭为幸福开辟源泉,奢侈是贫困的预兆。

金玉非宝,节俭是宝。

【句意】黄金宝玉不是宝贝,节俭比黄金美玉更宝贵。

年年防歉,夜夜防贼。

【句意】年年防止歉收,夜夜防患盗贼。比喻随时要想到意外与不利。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句意】用俭朴来约束自己,一切好事都可能产生;奢侈而放纵自己,一切坏事便会滋长。

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句意】光吃喝而不事生产,即使粮食堆积如山,也总会吃光喝光。

一人知俭一家富。

【句意】一个人懂得节俭便会成为富有之人。

君子以俭德辟难。

【句意】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句意】整日吃得饱饱的,什么也不想,这可不行啊!

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

【句意】希望你永远都不要松懈,丰硕的成果是由于努力耕耘而获得的。

勤俭乃治家之本。

【句意】勤劳、节俭是管理好一个家庭的根本。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句意】节俭就会昌盛,淫逸享乐就会败亡。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句意】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

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

【句意】使家业兴旺犹如用针挑土那样艰难,使家业衰落好似浪里淘沙那样容易。

人间万事凭双手。

【句意】世间万事都是凭借双手做出来的。

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句意】即使家庭富有,也要过着粗茶淡饭的简朴生活。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句意】奢侈便不可收拾,勤俭便可长久安乐。奢则错、俭便吉,这是很快就显现出来的。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

【句意】在富裕时要想到贫困的时节,不要等到贫困时再沉迷于对富裕时的回忆。

持满之道,抑而损之。

【句意】保持满盈兴盛局面的道理,就是要一贯抑制奢侈,注重节俭。

但知勤作福,衣食自然丰。

【句意】只要知道勤劳肯干,自然就可以丰衣足食了。

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句意】懒惰又奢侈,生活就会贫困;勤劳而节俭,生活就会富足。

凡不能俭于己者,必妄取于人。

【句意】凡是自己不能勤俭节约的人,一定会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句意】有了这柔慈,所以能勇武;有了节俭,所以能大方。

观人家起卧之早晚,而知其兴衰。

【句意】看一个家庭起床的早晚,便可知它的兴衰。说明每个家庭要想兴旺,必须早起晚睡,辛勤劳动。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绩之辛苦。

【句意】每吃一顿饭,就会想到(农民)生产粮食的艰难;每穿一件衣,就会想到(织女)纺纱织布的辛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