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跋《唐魏郑公洪范真迹卷》拓本

跋《唐魏郑公洪范真迹卷》拓本

时间:2022-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乙酉初夏,申生建国伉俪来访,见赠魏征书洪范真迹墨拓卷子本。为贞观三年所书《洪范》有关王道片段,时魏征方五十岁,初任秘书监,参与朝政之际。其书法浑厚雄伟,颇具大家风范,颜柳受其影响,显然可见。三为河北吴占良氏跋,写于甲申立冬,文字较长,叙此拓本之流传颇详,言此本全称为《唐魏郑公洪范真迹卷》,曾著录于朱家溍先生所著《历代著录法书目》,旧藏陈垣斋家,剪贴成册。

来新夏

大唐名臣魏征(580—643),字玄成,钜鹿曲城(今河北晋州市)人。唐太宗时历官至侍中、太子太师,以修史功封郑国公。初事李密,建成,未获展布,终以良禽择木之智,于“玄武门之变”后,归隶秦王李世民门下。及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魏征以能言善谏侍左右,一生进谏言二百余事,而垂范后世,太宗曾论其事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及魏征之逝,太宗至有“遂亡一镜”之叹!史称其“前代诤臣,一人而已”!

魏征雅擅文辞,尤具史才,曾受命与修前五代史书。《旧唐书》本传详记其事云:“初有诏遣令狐德棻、岑文本撰《周史》,孔颖达、许敬宗撰《隋史》,姚思廉撰《梁》、《陈史》,李百药撰《齐史》。征受诏总加撰定,多所损益,务存简正。《隋史》序论,皆征所作。《梁》、《陈》、《齐》各为总论,时称良史。史成,加左光禄大夫,进封郑国公赐物二千段。”前五代史书存数百年之风云变幻,皆荣列正史,为中华通史不可或缺之一环。魏征又奉唐太宗之命,以六经诸子为依据,辑录自古至晋有关治国之文献,成《群书治要》一书,虽体仿魏文《皇览》,而所收为完篇整段,视《皇览》为胜,称早期类书之名著。又惩礼记编次不伦,乃以数年之功撰《类礼》二十卷,太宗览而善之,别录数本,藏之内府,并赐太子及诸王,其著述之见重于时若此。

魏征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并称唐初大书法家,据说其书法敦实浑厚,上开雍容立国气象,下启北海、颜、柳之绪。又精鉴赏,尝先后与虞世南、褚遂良共赏内府珍藏,所言多得太宗赞许,时令签署以昭信。不佞浅学,仅知魏征之善书,而恨未亲见其墨迹!

乙酉初夏,申生建国伉俪来访,见赠魏征书洪范真迹墨拓卷子本。为贞观三年所书《洪范》有关王道片段,时魏征方五十岁,初任秘书监,参与朝政之际。《洪范》为《尚书》重要篇章,言治国之大法,选书为论王道内容,共五十八字云:

“(前缺原文‘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十二字)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曰:会极之敷言,是彝是训,于帝其训!”

此段选书,写于贞观三年二月,为太宗建政之初始,魏征书王道之古训以作警示,似与魏征善谏性格相合。其书法浑厚雄伟,颇具大家风范,颜柳受其影响,显然可见。书后有跋数通,一为文彦博跋七十二字,称魏征书法“朴茂之气,扑人眉宇”,但所署仅“文彦博谨跋”五字而无衔名,无年月,似与通例不合。二为黄乐之跋百零二字,写于庚午七月既望,中有缺字。黄跋称魏征所书“古劲之中,自含婀娜,宛然肖其为人”。并述其得此方册于湖北,而携归浙江,复以之归河北保定吴占良氏,并请吴代己题跋一通。三为河北吴占良氏跋,写于甲申立冬,文字较长,叙此拓本之流传颇详,言此本全称为《唐魏郑公洪范真迹卷》,曾著录于朱家溍先生所著《历代著录法书目》(原著录于清杜瑞联《古芬阁书画记》卷二,杨恩寿《眼福集》初集十四卷卷一),旧藏陈垣斋家,剪贴成册。吴氏于十四年前即庚午年得之于黄乐之,今则以申君建国有意制石,立晋州公园,而复制相贻。按甲申为2004年,庚午为1990年,恰符“十四年前”之数。其流传缘由,约略可见。

余既读魏征书《洪范》今拓本及三跋,不仅补未见魏征书法之憾,且知其辗转流传之径及申生制石之创意。唯未见原石,难知其形制。此拓本究据何石,石又出何地,石之高低宽厚若何,残石是否存世,质之藏者,一无所知。三跋又均未述及。三跋附魏征书幅后。究系书于石上,抑写在拓本方册之后,抑已镌刻于申生新制碑上而反拓者,又魏书及跋文均有缺文,则所拓当为残石。而拓本既经旧藏者“剪贴成册”,当见原拓,何旧藏者竟无一言一跋。吴占良氏既言得此册于“旧藏陈垣斋家”,而为何又不著陈氏转让一事?诸多存疑,尚待考订说明。申生既以卷子本来质,理当掬诚相告。制石之议,若尚在拟议,似可少缓。若已上石立碑则应有置疑说明。老朽悖言,谨为跋尾,至祈高明指正!

(作者单位: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