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化时代的阅读何去何从

信息化时代的阅读何去何从

时间:2022-0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平均每天花在电视上的时间是100分钟,上网时间是45分钟。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12年,中国18岁至70周岁的国民其图书阅读率为54.9%。可以这么说,在中国有四成多的人很少阅读。甚至,中国的国民人均读书数还落后于欠发达国家泰国的5本。

向:进入现代信息社会的中国和世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时代变迁和文化变迁。文本、图像、视频、数字、数据成为这个时代传播与传媒的主角。这个时代甚至成为眼球经济时代,成为读书、读图、读像的时代。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平均每天花在电视上的时间是100分钟,上网时间是45分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每天仅仅拿出了15分钟来阅读。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有着全世界最悠久阅读传统的国家,“诗书传家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当父母向孩子灌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古训时,我们对于一本200页的纸质书却只愿出13.67元,这还不够一杯星巴克冰拿铁一半的价格,远远不及动辄上百元的3D电影票价。与之相对应的是,不断传来实体书店倒闭关门的消息:万圣、风入松、光合作用书房、季风、先锋……中国艺术报社曾组织人员对实体书店的生存状况进行过系列的跟进分析报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实体书店的整体萧条正在成为不争的事实。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12年,中国18岁至70周岁的国民其图书阅读率为54.9%。可以这么说,在中国有四成多的人很少阅读。前段时间,一名旅居上海的印度工程师孟莎美所写的文章《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红遍网络,在网上引起热议。虽然来自《国际出版蓝皮书》的统计显示,即便是在出版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发达国家,也有约四成的人不读或很少读书,但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显示,从数量上看,2012年,中国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39本,北欧国家国民人均年阅读量达到24本左右,几乎是中国的6倍,比起美国的7本、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犹太人的64本、俄罗斯的55本,相差甚远,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甚至,中国的国民人均读书数还落后于欠发达国家泰国的5本。

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在他的《低智商社会》一书中说: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国家”,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历史上的中国人信奉“腹有诗书气自华”,如今的中国却被国民的低阅读现状所困扰。在这个时代,我们那些千百万年传承下来的文化典籍该是怎样的命运和怎样的前途呢?

王:真正的人生需要文化作为底色,而文化的传承在于书籍文本和精神禀赋中。读书能明心见性,使生命充实而有光辉。读书生活的独特性在于思接千载,心游太玄,在喧哗与骚动中保持自我思想的独立性,坚守喧哗与骚动中的价值底线和宁静心境,守持人文理性的价值底线和良善心地。读书使人心理、精神、人格气质不断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思想的超越性和言说的有限性之间感到生命的飘逝性,在怦然心动的阅读中体悟无边的人类忧思和生命意义的升华。

对于我们这些出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来说,时代的变化发展真是太快了。我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六七十年代读书的情况在我的记忆中已经有些模糊。一则因为三年自然灾害使得我们这一代在生命之初就先天缺乏精神和物质双重营养,同时又由于在“乌托邦”话语指引下,人们将中国传统,尤其是古书看作弃之唯恐不及之物,因而在六七十年代,读书似乎是一种精神奢侈。

记得四岁多的时候,颇有国学根基和书香世家渊源的外祖父就严格地教我读书,从《千家诗》发蒙,然后读《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四书”、“五经”等,同时要我每天写一张颜体仿帖,这样不知不觉地“被书所读”,使年幼的我对古诗文有了某种真实的亲近感。上小学后,在“现代性的教育”体制中,古代文化内容已经被压到最低。我在若干知识组成的网眼中,似乎清楚实则盲目地读着。尽管每周还时时温习一下那些读来朗朗上口的古诗古书,但是其意义则是扑朔迷离,未可究底,亦谈不上更上层楼。直到有一天,大街上满是红旗红袖章,一片红色的海洋,高音喇叭游行口号震耳欲聋,到处在破“四旧”、烧“古书”;文斗之后接着是武斗;今天在台上“秀”,明天成阶下“囚”;然后枪声骤起,各派你死我活水火不容。在硝烟弥漫中,看到中学生们被疯狂的仇恨所烧红的愚昧眼睛,我的心被红色海洋灼伤了,只能从瓦砾中退到狭窄幽暗的家中,最后将外祖父留给我的一箱子古书深藏起来,就又退到了乡下去“躲武斗”。等到一年多以后,我晒得黧黑回到城里,马上又被挥手“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延宕成为我们这一代的命运!1969年,我高小毕业时,又被当作“上山下乡”的“知识少年”下到农村放牛,那是真正被抛弃被遗忘的状态。有一天,当我依旧横笛牛背时被摔下山崖,因伤从乡下返城后,这才开始了我的中学读书生涯。中学五年是真正可以读书的时候,可谓如饥似渴,有一种拼命的姿态。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禁书《青春之歌》,一口气读完,而且日读三遍,其中的重要人物的语言几乎都能背诵下来。对北大人的身着布鞋长衫,系长围巾的潇洒和书卷气非常神往。也许,正是这种不是理由的理由使我埋下了进北京大学的初衷。在北京大学读书也许是我一生的宿命,我想。“文革”后期,我日复一日地感到头脑空无的可怕,于是在各种大批判的喧哗中潜下心来大量读书。一些烧而未尽的书在“地下”流传着,我用以书换书的办法,换到或借到大量的中外哲学、文学、文化史、思想史的书籍,经常通宵达旦地读,兴奋莫名,甚至有好多次晚上将手电筒照得直流水 ——那个时候为了“节约闹革命”,晚上定时全院停电。遇到好书,对方实在不换,只能几个朋友轮流用复写纸将书誊抄下来。在“白卷英雄”风靡之时,我沉下心过我的读书和书画音乐生活。这期间在经历了太多政治风暴之后,我明白了自我身份和现实处境,因此读书已不再是“被读”,而是主动语态的“去读”。

向:我们是同时代的人,你的这种体会和感受我能感同身受。作家余华在《十个词汇里的中国》中回忆起童年时代的一件趣事让我印象极为深刻。书店发购书票那天,他大清早就到了书店,发现买书者的队伍早已排得很长,从书店大门蜿蜒而出,到八点十分,书店老板宣布,总共只有50张购书票。当时“好像有人在冬天当头浇了一桶冷水”,队伍里排在第51个的人看着前面兴高采烈地拿着崭新的《安娜·卡列尼娜》的人,非常郁闷。以至于后来,说到运气不好时,当地人用“51”来做代名词。类似的情况在自己身上也发生过。正因为饱受无书可读的痛苦,所以直到现在我还保留着一个习惯,就是买书和读书,经常去逛书店,多年来养成了一种见了有关文化方面的书就买就读的嗜好,对书有一种不由自主的占有和阅读欲,并会经常写一些读书笔记和书评。后来,我一直从事文化方面的工作,更加深了我喜欢边工作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王:回想起来,我们这一代人,能有书读真是莫大的幸福,所以“文革”结束考入大学后,我们这一代人无不嗜书如命。同学们无不废寝忘食你追我赶地疯狂读书,白天泡图书馆,晚上关灯后都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书,全都有一种与时间赛跑的拼命劲儿。在四川大学的四年,是非常宝贵的能心定神闲地读书的四年。那时,每天早上在大操场上跑步四到八圈,跑完步就背三首唐诗或一篇古文。如果没背下来的话,当天早饭就免了。有时候真的没背下来罚自己饿饭,结果经常快到中午时头饿得发晕,老师在上面讲什么都听不太清楚。同学们读书刻苦达到了时时比心劲的程度。我们一个宿舍上下铺十人,一到晚上十一点熄灯时间,室长就说“关灯睡觉了”,我就老老实实地进入梦乡。但后来觉得怎么也考不过其他几位同学,仔细观察才发现他们都买了电池电筒,晚上打着手电在被窝里看书复习到凌晨三四点。老大哥们感到岁月荒废,有一种与时间赛跑的冲动,发愤读书写作想考第一。这对我刺激很大,想想自己自从做了川大校学生会主席实在是浪费了很多时间,深深反省而辞去一切,刻苦努力静心读书,晚上也开始在被窝中看书复习,最后取得优秀成绩而毕业北上。但是付出的代价是 ——将刚入校2.0的好眼睛,迅速变成近视眼并加速上升到300度。

大学读书已不仅仅是狭义的读书,而是带有思想启蒙、人格唤醒和心灵震撼等革命性因素在其中。读书成为自我灵肉蜕变、自我生命唤醒的契机。在大学期间,每日十几个小时昏天黑地狂读诸子、经史,尤好老庄。苦读苦背为我大学生活的唯一“活法”。这段时期,几乎只看“国学”书而陶醉于这种鉴往知来之学,真相信“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精神是照亮生命盲点和世界暗夜的光。大学毕业后,我除了工作以外,每过一两周必去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我无数次进入藏书巨富的校图书馆大库,那塞天塞地的书架挤满了哲人威严的眼睛。

向:近些年来,随着电子出版的发展、网上阅读与手机阅读的普及,引发大家纷纷讨论实体书店的生存问题。尤其是前一段时间,光合作用书房的停业,使这个话题更是议论纷纷。余华书中的故事在当代国人看来几乎不可思议。今天的中国,图书出版市场非常活跃,市场上的出版物可谓眼花缭乱,每天均有数以百计、涉及各种形式内容的图书上架,书的市场已经成为买方市场。2012年,中国出版的图书达到了414005种,册数为79.25亿册,位居世界第一。但民众对于读书的兴趣却并没有随着书本供应的丰富和增加而同步上升。中国的经济发展总体实力达到世界第二了,可是,中国人的文化软实力呢?中国是强大起来了,可以在某些方面“说不”了,但作为一名中国人,真正的自豪在哪里呢?一个曾有着全世界最悠久阅读传统的国家,现在却有些不耐烦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整个中国似乎浮躁得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根据调查显示,不读书的最重要理由是“没时间”。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随着现代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大、空闲时间有限使整个社会风气浮躁,很多人称自己经常要加班加点,有的大城市的人上下班往返路途要花几个小时,几乎没有看书的时间。平时有点空闲也都是在上网、玩游戏、刷微博微信、聊QQ、玩手机、看电视……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更是占用了人们的闲暇时间,很难想象人们能抽出多少时间来阅读。这是导致阅读量减少的重要原因。随着其他媒体对人们时间的抢占,读书的减少就成为必然现象。然而,有许多人也不是不阅读,他们勤奋地上网刷博,驰骋在信息的海洋当中,人们越来越满足于网上碎片似的浅阅读,就更加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阅读一些严肃的文学作品和深奥的文化典籍了。当“不读书”成为一种现象或“时尚”的时候,文化的“丧钟”就敲响了。

王:信息化时代的网络文明已经把纸本文明的游戏规则打破了,所以今天的图书馆去的人很少。过去却是我们每天必去之地,没有它你就没有办法写作,也没办法阅读。今天却都是网络搜索,我再也看不到人们做读书卡片了,我当年是做了一大包的。于是,这些资料性的东西都被装入数据库。钱锺书这样的学者在过去纸本文明、印刷文明时期被认为是了不起的天才,在后现代网络文明、无纸工业时期,却被认为连文化泰山、文化昆仑都称不上了,仅仅是个记忆力好的老头。为什么那么多学生会有这样的看法?记忆的东西,电脑给我们处理了,搜索一篇文章,搜索一个词,过去要把书读一遍的,现在点击鼠标几百多页就出来了,很简单,为人类带来了方便。一切技术的进步都是人类偷懒的结果,人想偷懒就要发明,偷懒的好处是节约了有限的黄金般的时间去思考更重要的事情,把人类的创造力激发出来。如果我们今天还是在800米煤道深处背着一兜兜煤炭往上爬,每天吃饭前后还要上山砍柴,那么创造力就停留在烟囱、村庄里了。所以,工业文明帮我们把这些问题解决以后,我们才能有时间广泛地接触这个世界。

网络时代的阅读,好处在于强调了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每个人的参与性、合法正当地游走于网络的海洋,这一点是民主、自由的体现,不可剥夺。同时,也激发每个人创造、哪怕是初级创造的想法。但消极方面,则是使真正的写作天才、思想大师混同于普通人群,他们的思想淹没在无穷尽的狂躁的网络垃圾当中,再也没有慧眼把他们从土里拔出,黄金和瓦砾混在一块了。由于狂躁和自恋,人们迷恋自己的天地,不再关注他人,不再爱人类爱世界了,人类变得空前爱自己。最近盛行的瘦身、美容、养颜等广告,说明人类更自恋了。对身体的关心必然减少对思想的关心,这是毋庸置疑的。

向:当然,阅读对象和载体也随着信息化时代发生了巨大改变。一方面,视觉文本和超文本形态飞速发展,像电影、电视、摄影、数字化视觉表演等景观充斥在我们周围;另一方面,人们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数字技术力量,把原有的纸质印刷文本转换为电子书。成熟的出版国家,通常把值得保存的和不值得保存的东西分得非常清楚,把书分为杂志和图书。因此世界图书往往分为杂志、MOOK(杂志类图书)和BOOK(图书)三个类别。书店不是卖杂志和MOOK的,一般在书报亭中卖,被归为快餐文化产品,看了就能扔,无须保存,因而,这部分通常可以被电子文本取代。但图书就不同了,图书是值得再看、也经得起再三阅读、让人回味无穷、需要再三深思咀嚼品味才能得其三昧的书,往往这部分是放在书店里卖的。相较之下,电子书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不容易找到位置,因为读电子书的时候,我们通常是从上往下连着看的,并没有页码,而且电子书看图片也缺乏连贯性。从实际效果来看,电子书的阅读并没有纸质书方便,而且不利于我们的记忆。与纸质书相比,它最大的优势是携带的便捷性。当今科技已经发展到一个小小的U盘就可以装下一个图书馆的藏书容量,随身带着就能满世界跑。但真正要想进行有深度的阅读,网上看就非常不方便,我宁可拿一本书来看。很多人出于便于存储、携带方便等原因,由纸质文本的阅读转向了电子化的阅读。大家的阅读习惯发生了一些改变,呈现出网络化、数字化、视觉化等新特点。但严格地说,电子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书。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一个崇尚读书和学习的国家,才会有前途。在这个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的人最爱读书,一个是以色列,一个是匈牙利。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而以色列的犹太人更甚,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犹太人人均每年读书达68本之多。虽然我们不拿获诺贝尔奖来衡量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水平,但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与中国相比,以色列虽然建国时间短且人口稀少,但其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有8个,获奖者中犹太血统的人占18.5%。犹太人有个习俗,当孩子出生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上一点蜂蜜,让小孩去舔《圣经》上的蜂蜜,从而让孩子刚出生便对书产生美好的第一印象:书是甜的,让孩子从小就对书籍有美好的印象而愿意去阅读和学习。终身学习是提高个人、国家、民族整体竞争力的不二法门,而阅读又是终身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以中国人这样低的阅读量和文化素养,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靠什么支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能指望整天沉溺于网络的一代人吗?我看有点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