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曰人不敬我原文

孔子曰人不敬我原文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子路向孔子请教办理政务的要领。子路请求进一步解释。孔子强调“正名”在从政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只有在名正言顺的条件下,才能发号施令,政令才能被民众响应,才能实现治国理政安民的宏伟目标。冉有建议季康子果断迎战。

【原文】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请益。曰:“无倦。”

【注】

①先:率先。②之:指老百姓。③劳:劳役。④益:增加。⑤无倦:不厌倦,不松懈。

【译】

子路向孔子请教办理政务的要领。孔子说:“自己带头,大家努力。”子路请求进一步解释。孔子说:“永不懈怠。”

【解】

“先之”,就是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劳之”,就是勤政,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这不仅仅是对领导者的要求,也是对每一个人的劝勉。

门人故事 子路惠人

子路在卫国当蒲大夫时,组织兴修水利,下令“给人一筐饭,一壶水”。之所以这样体恤劳工辛苦,就是因为主张“仁义的人,与天下人共同拥有,共同利益”。

【原文】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注】

①有司: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

【译】

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向孔子请教管理政事的要领。孔子说:“先给办事人员做表率,赦免他们的小过错,选拔贤德有才能的人来任职。”仲弓又问:“怎样才能知道是贤才而把他们选拔出来呢?”孔子说:“选拔你所知道的,至于你所不知道的贤才,人们难道还会舍弃他们吗?”

【解】

这里孔子提出的“选贤举能”的方法只是一方面,现代社会更多依据的是制度、考核。

【原文】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注】

①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②奚:什么。③名:名分。④迂:迂腐。⑤阙:通“缺”,存疑。⑥中(zhòng):得当。⑦苟:苟且,马虎。

【译】

子路对孔子说:“如果卫国的国君等您去治理政事,您的第一件事打算做什么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老师也太迂腐了吧!名正不正有什么关系呢?”孔子说:“真粗野啊,仲由!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话就不顺当;话说不顺,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文化也就不可能得到推行;礼乐不能得到振兴,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会惶恐不安,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君子做事一定要有正当的名分,名分确立了自然就可以用正当的理由发号施令了,政令一出就一定可以付诸行动。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解】

孔子强调“正名”在从政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只有在名正言顺的条件下,才能发号施令,政令才能被民众响应,才能实现治国理政安民的宏伟目标。“正名”的宗旨就是端正和确立名分、名号,其具体内容实际上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反映了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

【原文】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职司乘田

【注】

①圃(pǔ):种植瓜果蔬菜的园地。②情:情实。③襁(qiǎng):背婴儿用的背带。

【译】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种地的老农。”樊迟又请教孔子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种菜的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个胸无大志的人啊,居于上位的人提倡礼仪,老百姓就没有敢不恭敬的;在上位的人倡导正义,老百姓就没有敢违抗而不服从的;在上位的人重视诚信,老百姓就没有敢不诚实的。要是能够做到这样,那么四面八方的老百姓自然会背着他们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解】

孔子当年的教学内容主要以“君子”为主,偏重行政能力,强调学而优则仕,所以对樊迟所问,有“小人哉”的评论。实际上社会国家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在这一点上是没有“大人”“小人”之分的。

【原文】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注】

①达:通达,这里是会运用的意思。②对:应对。③以:用。

【译】

孔子说:“背诵《诗经》三百首,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治理;让他出使到其他诸侯国,又不能独立地应对;那么,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解】

《诗经》在当时远非仅供审美使用的文艺作品,更常常被当作为外交辞令来引用,以修饰行政者、外交家的言语辞令。孔子当年选《诗经》教弟子也有这样的教学任务在其中,所以才有“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责备。

【原文】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

孔子说:“统治者自身正直,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自然会执行;统治者自身行为不正,即使发号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解】

仍然是强调为政者的率先垂范作用。正人先正己,不仅仅是为政者,领导、老师、父母等在上位者都是需要注意的。

【原文】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译】

孔子说:“鲁国和卫国的政事,就像兄弟一样。”

【解】

周公和康叔是兄弟,鲁国是周公的封地,卫国是康叔的封地,两国政治通达,人皆和谐,政风淳厚,化如兄弟。然而,到了春秋时代,两国都出现了道德沦丧、政风腐败、价值错位等问题,这也如同兄弟一样。可以说,这一章孔子主要是对当时卫国那种“父不父、子不子”,以及鲁国那种“君不君、臣不臣”的紊乱动荡的政治局面发出感叹。

【原文】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注】

①公子荆:卫国大夫,字南楚,卫献公的儿子,他追求的是一种豁达超俗的生活态度。②居室:居家过日子。③苟:差不多。④合:足。

【译】

孔子谈到卫国的公子荆时说:“他善于居家过日子。刚开始有一点财产,他说‘差不多也就够了’。稍微增加一点时,他说‘差不多完备了’。当他更富有时,他又说‘差不多完美了’。”

【解】

人生易老,世事难长,人生不应过于追求居室华美、物质享受,而应别有所求。公子荆能居家能不奢侈,知足常乐,故孔子称赞其“善居家”。

【原文】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适卫击磬

【注】

①仆:驾车。②庶:众多。

【译】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说:“人丁兴旺,之后还要再做什么呢?”孔子说:“让他们生活富足。”冉有说:“百姓富了以后,又该做些什么?”孔子说:“对他们进行教化。”

【解】

《管子·治国》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孔子也持“先富后教”的观点,认为百姓富足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和国家经济的繁荣,而以仁、德、礼教化百姓则是稳固政治的重要手段。

门人故事 冉有用矛于齐师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春,齐国军队向今天的长清县集结,意在攻打鲁国。面对气势汹汹的齐军,鲁国的执政官季康子很害怕,对家臣冉有说:“齐国军队已经到了长清,我们该怎么办呀?”冉有建议季康子果断迎战。两军交战之后,冉有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打败了齐国军队。

季康子平时只知道冉有是“政事”高手,没想到他还会指挥作战,就问他:“你跟谁学过指挥作战呀?”冉有答:“跟我的老师孔子学的。”然后趁机把孔子大大地表扬了一番。季康子于是决定迎请孔子回鲁国。终于,周游列国达14年之久的孔子回到自己的祖国。

【原文】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注】

①期月:期,匝也。十二个月轮换过一周,即一年的意思。

【译】

孔子说:“如果有人能够任用我治理国家政事,一年的时间便可以初见规模,三年就一定会见到成效了。”

【解】

这一章表达了孔子的政治抱负,期望自己能够参与治理国家政事的态度,并对自己的德行和才干充满了信心。

【原文】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孔子延医

【注】

①世:三十年为一世。

【译】

孔子说:“善良的人治理国家,经过一百年,就可以消除残暴、废除刑罚杀戮了。确实就像这句话所说的那样啊!”

孔子说:“如果有统治天下的君王兴起,也必定需要三十年的时间才能实现仁政。”

【解】

即使善良的人治理国家,刑罚的废除也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即使王者治理国家,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实现仁政的。可见为政不可冒进,理想的社会风貌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达成的。

【原文】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注】

①苟:如果,假使。

【译】

孔子说:“如果能够端正自身的行为,那么从事政务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为,又怎么能纠正别人呢?”

【解】

突出强调了为政者的道德表率作用,但综观历史现实,也应认识到道德和政治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二者不可单纯地一概而论。

【原文】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注】

①晏:迟、晚。②事:事务。③与:参与。

【译】

冉求退朝回来。孔子说:“为什么回来得这么晚呀?”冉求说:“有政事要办。”孔子说:“怕是季氏的家事吧。如果国家有重要的政务,即使国君不任用我了,我也会参与知道的。”

【解】

当时冉有为季氏家臣,孔子为鲁大夫。季氏权大,其于国政,大概有不在公朝上议论,而只在家里同家臣谋划的。

【原文】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惟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注】

①几:近。

【译】

鲁定公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有这样的事吗?”孔子答道:“任何话语都不能达到如此玄妙的境地,有近乎于这样的情况。人们常说,‘做君王很难,做臣子也不容易。’如果知道了做君主的难处,那不就近乎于一句话可以兴国吗?”鲁定公又问:“一句话就导致丧国,有这样的事吗?”孔子回答说:“任何话语都不能达到如此玄妙的境地,有近乎于这样的情况。人们常说,‘我作为君主并没有什么可高兴的,只是我所说的话没有人敢违抗啊。’如果他的话说得对,而又没有人违抗,不也是好的吗?但是,倘若他的话说得不对而没有人违抗,那不就近乎于一句话可以丧国吗?”

【解】

这一章孔子劝导鲁定公不应因国君所说的话没有人敢违抗而感到高兴,强调统治者应该谨言慎行,因为居上位者的一个念头、一句话都与国家的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说法并非危言耸听。

【原文】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译】

叶公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说:“使近处的人感到喜悦,使远处的人慕名而来。”

【解】

这一章孔子从管理成效的角度回答了叶公的问题。他认为,治理国家重在取信于民,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得到周围人的赞许和拥戴,才能得到更多的人慕名而来。

【原文】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注】

①莒父:鲁国的城邑,位于今山东省莒县境内。

【译】

子夏做莒父的总管,向孔子询问如何施政。孔子说:“不要图快,更不要贪求眼前的小利。急于求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眼前的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解】

“为政欲速非善政,为学欲速非善学”,所谓“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惨痛经验不应被忘却。

【原文】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归田谢过

【注】

①党:乡党,古代以五百户为一党。②直躬者:正直的人。③攘羊:偷羊。④证:检举,揭发。⑤直:正直。

【译】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个正直坦率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就去告发了父亲。”孔子说:“我家乡人的正直和你讲的这样的事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而正直就在其中了。”

【解】

孔子讲的“正直”更多指的是“情感的真诚”,而叶公讲的“正直”更偏向于“道义的真诚”,自古这两者的争论就没有休止过。所以后世儒家才有那么多“忠孝不能两全”的感慨。

【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译】

樊迟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平常在家言行恭敬规矩,为国家办事时严肃认真,与人交往忠心诚意。即使到了落后的夷狄之地,也不背弃这些原则。”

【解】

中国与“夷狄”之分,从孔子时代起,就偏重文化概念而非种族概念。儒学不仅教化百姓,同时也教化“夷狄”,汉、唐册封外族高官而不问其种族,就是因为其自信是建立在文化自信上,结果就是中国不断地用文化同化了各民族,甚至后来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民族。

【原文】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注】

①何如:如何、怎样。②果:果断、坚决。③硁硁(kēng):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固执的样子。④斗筲(shāo)之人:这里比喻器量狭小的人。筲,竹器,指容量很小的东西,一般只容一斗二升。

【译】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称之为士呢?”孔子说:“对自己的行为保持羞耻意识,出使外国各方,能够不辜负君主的使命,这样的人就可以称得上是士了。”子贡又问道:“请问比这次一等的人是什么样的呢?”孔子说:“在自己所处的宗族中被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邻们称赞他尊敬兄长。”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言而有信,做事果断坚决,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虽然是鄙陋的小人,也可以称作是再次一等的人了。”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唉!这般器识狭小的人,算得了什么呢!”

【解】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士”是一个特殊阶层,与近代文化中的知识分子相近。商周时代,“士”属于贵族中的下层。到了春秋时代,“士”则成了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的一个特殊阶层。孔子认为,士的三个层次分别是行于国、达于家族,或言行一致的小人,但“今之从政者”,连一般百姓的品德见识都没有,何足道哉!

【原文】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注】

①中行:行为符合中庸。②狷(juàn):有所不为、洁身自好。

【译】

孔子说:“我找不到合乎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朋友,也一定能找到那种性格积极进取而洁身自好的人相交往啊!志向高远狂放的人能够积极进取,洁身自好的人能够固守信念,有所不为。”

【解】

狂者志向远大、狂放不羁、积极进取;狷者固守信念、洁身自好、消极抵抗;中庸之人可遇而不可求,退而求其次,狂狷者也是可以交往的。

【原文】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三垅植楷

【注】

①巫医:用祈祷为人治病的人。②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是出自《易经·恒卦·九三爻卦》中的句子。③占:占卜。

【译】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俗话说:‘人如果做事没有恒心,连巫医都做不了。’这句话说得真好啊!”《易经》中说,“人若不能持之以恒地修养自己的德行,就免不了会招致羞辱。”孔子说:“这是告诉那些没有恒心的人不必去占卦了。”

【解】

在《雍也》篇里,孔子正是赞扬颜回有恒心,且能坚持德行,在这里孔子强调“恒心”,即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重要性。

【原文】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注】

①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在一起,叫作和。②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叫作同。

【译】

孔子说:“君子和谐而不同一,小人同一却不和谐。”

【解】

“和”,是互相补充配合但不失去自我;“同”,则是盲目苟同,完全没有自我。“和而不同”的社会必定是多样性、多元化的社会,一味强调“一心”“一律”的社会未必好。

【原文】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译】

子贡问孔子说:“同乡的人们都称赞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同乡的人们都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不能肯定。这些都不如他同乡的人中有德望的人称赞他,有恶行的人憎恨他。”

【解】

在这里孔子指出了一个识人需要注意的准则,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听取众人的意见是有必要的,众人的评论也可以作为判断一个人优劣的依据,但这并不是唯一的依据。

【原文】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注】

①易事:易于与人相处共事。②说:通“悦”。③器:量才而用。

【译】

孔子说:“君子相处共事很容易,但很难取得他的喜欢。用不合乎道义的行为去讨好他,他是不会高兴的。当他使用人的时候,总是量才而用。小人相处做事很难,但也很容易取悦他。虽然用不合乎道义的行为讨好他,他也会感到高兴的。但他在使用人的时候,却总是求全责备。”

【解】

君子奉行忠恕,用人所长,容人之短。小人嫉人所长,非人之短,依恃其势苛求完备。

【原文】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观象知雨

【译】

孔子说:“君子安静坦然但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但不能安静坦然。”

【解】

君子处于世间,不以显达骄人、不以富贵傲物,也不因困穷沮丧。谨守中正,所行恭敬,安然而处,心底泰然。小人矜己傲物、斤斤计较、心胸狭窄、患得患失,因此难得安详宁静。

【原文】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译】

孔子说:“刚强、果敢、朴实、谨慎,具备这四种品德的人近于仁人。”

【解】

这一章孔子指出了通达“仁”之境界的四种要素,即刚、毅、木、讷。孔子认为,一个人具备刚毅、果敢、质朴、谨慎的品质,就近于仁人了。

【原文】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注】

①偲偲(sī):勉励、诚恳的样子。②怡怡(yí):和气、顺从的样子。

【译】

子路问孔子道:“怎样做才可以称为知识分子呢?”孔子说:“互助督促勉励,相处和和气气,这样就可以称为知识分子了。朋友之间互相督促勉励,兄弟之间相处和和气气。”

【解】

朋友因气味相投而交,所以容易相互偏袒;兄弟因为血缘亲密,所以更容易言行直率,因小事吵闹。孔子由实际生活出发,针对朋友和兄弟两种关系给出的建议切实、可行。

【原文】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译】

孔子说:“善人教导百姓七年,也就可以让他们参军作战了。”

孔子说:“如果用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去征战,这就是抛弃他们啊。”

【解】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的“教民”思想,同时也体现了其仁者之心。孔子认为,百姓只有先接受教导,才可以应付战争,否则就是白白去送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