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物质发展,价值关怀

物质发展,价值关怀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社会发展突出了科技的核心作用,传统价值观念的力量明显减弱。人们得到的是物质利益,失去的是内心精神无所依靠,社会公共价值观出现严重缺失。借鉴孟子以仁义为导向的公共价值观念可以化解这些冲突和矛盾。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公共理性的问题。人必须有较高的价值关怀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儒家指出自身的终极关怀问题。

当代社会发展突出了物质发展的首要性,但也带来了一些重大难题,各种冲突层出不穷、此起彼伏。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人与社会的冲突、文明的冲突、战争与和平的冲突,使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的矛盾,如何解决、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是世界人民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首先,科技发展冲击了传统价值观念。当前社会发展突出了科技的核心作用,传统价值观念的力量明显减弱。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各国都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是世界发展始终不渝的时代潮流,没有科技的提升,国家就会落后甚至灭亡,世界各国高扬科技理性,这必然导致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解体。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利用科技工具理性逞强施威,打着民主、自由的口号,强行推行西方的价值观念,瓜分世界,争夺物质利益。马克斯·韦伯说: “仅仅在西方,科学在今天才处于我们公认的真实有效的发展阶段。经验性知识、对宇宙及人生问题的沉思,以及最为深奥的哲学与神学智慧,都不在科学的范围之内。”[3]韦伯的意思是说当科技兴起时,人们对传统价值的关注降低了,科学具有有效性,重视科学成为时代潮流。在当代中国,由于历史上受到资本主义的殖民统治,中华民族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将发展科技作为国家发展的至上理性,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科技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物质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综合国力空前提高。但这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多重隐患,使社会有识之士内心产生了隐忧,其原因是原有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念面临解体,社会处于价值危机之中,个体内心无所适从,精神处于无所寄托之中,需要进行价值观的重塑。其次,市场经济冲击了传统的价值关切。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以市场经济为主导,为了追求市场利益、提高利润,必须提高科技水平以及应用推广,才能使利益扩大和提高。市场经济实际是一种物质利益为导向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利益标准具有优先性地位。这完全不同于儒家主张的道德标准的优先性地位。利益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核心关注点,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在“物化”的价值观念中变成金钱优先、关系冷漠、不择手段,“每个人都将聚敛财富当做工作的唯一目的,就是背着钱财和物质负累潜入坟墓”[4]。马克斯·韦伯的观点基本代表了对资本主义伦理的一种真实写照,前资本主义的伦理精神是一种赤祼祼的金钱主义精神,“将赚钱视为人人都应追求的目的本真,视为一种天职,这种观念与任何时代的道德情感都截然相对立,这根本不用证明”[5]。市场经济的导向是物质利益的追逐,一切以物质欲望的扩张为中心,公共价值导向在它面前软弱无力。人们得到的是物质利益,失去的是内心精神无所依靠,社会公共价值观出现严重缺失。中国的改革开放启用了市场经济生产方式,无疑也同样面临这个价值缺失问题。

价值缺失导致人与人关系的冲突、人与社会关系的冲突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冲突。借鉴孟子以仁义为导向的公共价值观念可以化解这些冲突和矛盾。现代人作为人,首先是一个价值人,而不首先是一个物质人,因为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是“仁义”,如果单纯地追求物质欲望的实现,此人必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因此价值关切是关切人本身的首要方面,物质发展的同时需要通过价值调节人的精神灵魂,使人重新回到人的本质上去,实现社会良性发展,化解社会矛盾。孟子提倡仁义地对待他人,仁义地对待天下所有人,要心性向善,要善于推己及人,以仁义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国家与世界的关系。这些公共价值思想应该运用于当代社会关系和国际关系的处理之中。

孟子天人合一的公共价值观念对当代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具有重要启示。孟子的天人合一价值观虽然强调了天与人的合一是道德价值上的合一,但从思维方式上看,强调了天人的统一而不是天人的对立。这种思想对当代社会正确处理天人关系,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纠正那种把人与自然截然对立起来的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具有指导意义。自从人类社会进入近代以来,生产力的发展以加速度的方式增长,达到“忘乎所以”的程度,目的是扩张人类的物质利益和其他欲望的实现,既包括个人的物质欲望、团体的物质欲望,还包括一个国家的物质欲望。人们片面地强调自己是自然界的主人,忘记了自己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其结果是错误地把人与自然截然对立起来。在这种机械自然观引导下,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人类满怀“征服自然”的信心,一味地向自然索取,结果导致环境的污染和恶化。人类本来想“征服自然”,没料到事与愿违,受到自然的惩罚。大量地使用农药,杀死了害虫,也灭绝了许多以虫为食的鸟类; 大量地施用化肥,提高了产量,也导致土地肥力下降; 大量地开垦耕地,破坏了森林植被,导致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工业的过度增长,导致空气与水资源的污染。在惨痛的教训面前,人类不得不重新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跳脱物质欲望的导向转向公共价值观念的导向。人类再也不能把自然当做纯粹征服的对象了,必须把自然界当做自己的朋友,自然界是人类公共的利益,不是自己的私有之物。要树立这种新的价值观念,就应该从孟子的天人合一观念中受到一些启迪。孟子的天人合一观没有把认识世界同认识人自身割裂开来,而是运用了把认识世界同认识人身统一起来的思维方式,重视了主体自觉意识与客体的客观实在辩证地统一起来: 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是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加深的; 反过来说,人类对自身认识的加深又促使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提高。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公共理性的问题。

人必须有较高的价值关怀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精神上的需求是思维发展的最终导向,而不是纯粹的物质导向决定一切,象、实、虚的发展符合逻辑思维导向,即从现象、价值、理想三个方面进行逻辑推进,人们在精神上最后会思考终极关怀的问题。孟子的仁义价值和天下大同思想是人们共同思考的对象,人们必须考虑这一关切,才能实现社会稳定,人人追求物质欲望,物质欲望实现了,精神却无所依托。儒家指出自身的终极关怀问题。牟宗三说: “中国文化中的终极关心问题,是如何成德,如何成就人品的问题,无论贫富贵贱都是如此。”[6]杜维明先生认为人文精神最终是终极关怀上的发展,“人文精神应是面面顾到,就是既不反对精神文明,也不要对自然进行掠夺,而是要跟自然保持和谐,也要有精神上的终极关怀”[7]。当代世界确实需要以终极价值对人的物质欲望进行制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