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姓名学概述

姓名学概述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姓名学,就是研究人和群体、地区等名称对人和相应群体、地区影响的学问,属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周易》和文字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特学科。其实,在远古时期,我国就应该出现了姓名学。而真正叫出了姓名学,是五格剖象姓名学出现之后的事。风行于当代的五格剖象姓名学始于1918年,由日本学者熊崎健一郎先生在中国易学文化的基础上改编而成,将其定名为“圣学”,并逐渐流行于日本。

姓名学是近些年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的一门古老而又新兴学科。所谓姓名学,就是研究人和群体、地区等名称对人和相应群体、地区影响的学问,属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周易》和文字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特学科。

其实,在远古时期,我国就应该出现了姓名学。因从伏羲黄帝炎帝蚩尤到尧、舜、禹等都已经有了名字,商周以后就更不必说了。名字一定不能乱叫,所以,有了名字,就该有了名学。西方文字就是代码,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符号。而中华文字具有其特殊性,每个汉字都有其深刻的内涵,绝不是简单的符号,这就决定了华夏人名不是简单的符号体系,除了甲区别于乙的意义外,还具有不同的内涵,其中的内涵或给予希望,或增加韵味,但一般不能乱叫,要图个吉祥,这就是姓名学。战国时期荀子就曾提出了“名学”,要把社会上已经通行的名用国家法令制定下来,制订下来便不可更改。他说:“故王者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则慎率民而一焉……”

对人来说,姓名姓名,先有姓后有名,姓的出现要先于名。在远古时代,“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白虎通》卷一),故姓氏随母,“姓”字,即为“女”和“生”的组合,即为女所生之意。而“姓”的性质,是用以限制血缘关系相同的人通婚,因那时的国人就已经知道有血缘关系的人通婚不好,《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中更有明确的记载:“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蕃”即茂盛的意思。

氏是姓的分支,在汉朝以前才独立存在。名更是氏之后才出现的,到名则具体到了个体的人,成为了区别于他人的代码。

在漫长的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姓名一直是很有讲究的,虽未称其为“学”,其实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皇室和民间同时在大量使用。在宫廷用于朝代名的制定,皇帝的帝号、年号、谥号的制定,皇子的命名等;在民间用于城市的命名,百姓的起名,笔名、艺名、字、号等。而真正叫出了姓名学,是五格剖象姓名学出现之后的事。

风行于当代的五格剖象姓名学始于1918年,由日本学者熊崎健一郎先生在中国易学文化的基础上改编而成,将其定名为“圣学”,并逐渐流行于日本。台湾学术界代表白惠文先生赴日求学,随熊崎氏三年学成归来,并把所学心得整理成书,流传于世便成了现在市上流行的姓名学。其实,这种姓名学说其属游戏范畴并不为过,因其理论依据不确,实践应验不高,唯一的优势在于好学好用。

姓名学要搞深入并不简单,起出一个真正好的名字也非易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