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最早的歌谣社团

最早的歌谣社团

时间:2022-0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最早的歌谣社团,是1920年12月19日成立的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此后便陆续收到全国各地的歌谣一千一百余首。5月20日起,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开辟“歌谣选”专栏,由刘半农编订、注释,日发一则,共刊出一百四十八首,一时成为全校上下普遍关注之盛事。其会员除北京大学有关师生外,还有部分外地的歌谣和民俗研究者及个别外籍通讯会员。到1937年6月26日,因时局极度严峻,终致《歌谣》无法出版,歌谣研究会也于无形中停止活动。

中国最早的歌谣社团,是1920年12月19日成立的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它也是我国现代第一个民间文学研究团体。

1918年2月1日,《北京大学日刊》发表由校长蔡元培署名的《校长启事》,发起征集全国各地近世歌谣。同时刊登刘半农撰写的《北京大学征集近世歌谣简章》,并交由北平、天津、上海、武汉、广州等地报刊发表,影响很大。随即组建北京大学歌谣征集处,由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负责编辑,钱玄同、沈兼士考订方言。此后便陆续收到全国各地的歌谣一千一百余首。5月20日起,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开辟“歌谣选”专栏,由刘半农编订、注释,日发一则,共刊出一百四十八首,一时成为全校上下普遍关注之盛事。至1920年12月19日,经常惠(即常维钧,热衷于歌谣征集,时为法国文学系学生,1924年毕业,留校工作)提议,在歌谣征集处的基础上,成立了歌谣研究会。

歌谣研究会由沈兼士、周作人任主任。实际工作则先后多由常惠、刘半农、顾颉刚、董作宾、魏建功(热衷于歌谣征集,时为中文系学生,1925年毕业,留校工作)等具体负责。其会员除北京大学有关师生外,还有部分外地的歌谣和民俗研究者及个别外籍通讯会员。前后共征集到歌谣一万三千九百零八首,举办过歌谣征集成果展览会,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民间文学刊物《歌谣》周刊,还印行《吴歌甲集》《看见她》《孟姜女故事的歌曲甲集》等专册。李大钊、鲁迅等也曾参加采录歌谣的活动。1922年,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成立,歌谣研究会即并入。1927年,因主要成员顾颉刚、董作宾、容肇祖、钟敬文等南下广州,在中山大学成立民俗学会,歌谣研究会遂停止活动。

1935年在停顿近十年后,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决定恢复歌谣研究会,聘请胡适、周作人、顾颉刚、魏建功等为委员,继续开展活动,并于次年继续出版《歌谣》周刊。到1937年6月26日,因时局极度严峻,终致《歌谣》无法出版,歌谣研究会也于无形中停止活动。难能可贵的是,该会虽经过一番曲折,却在前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为我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实有开拓之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