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最著名的抗元爱国诗人

最著名的抗元爱国诗人

时间:2022-0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天祥驻守于潮阳一带,阻击元军。文天祥诗、文、词均有成就,而以诗为最。王国维《人间词话》称其“风骨甚高,亦有境界”。文天祥爱国诗篇最大的特色,是字字句句发乎情而直抒胸臆。他的诗是“烈士诗”而不是一般文人诗,故不假修饰即能感人肺腑,动人心魄。在此须大书一笔的是,当宋末“文体破碎,诗体卑弱”之时,文天祥以忠义奋发之情发而为诗,不只为宋诗增添了光彩,且使后世爱国仁人志士受到了鼓舞。

中国最著名的抗元爱国诗人,是南宋政治家、文学家、英雄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后改名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举进士第一,后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加封少保、信国公。恭帝德祐元年(1275),元兵南侵,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军,并以家产充军资,后入卫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次年临安被围,他受命赴敌营谈判,不屈被拘。后于镇江脱险,颠沛流离,九死一生,方由海道辗转至福建。景炎元年(1276),在福州拥立端宗赵昰力图恢复,起兵抗敌。次年进兵江西,收复州县多处。不久,为元重兵所败,在突围中与家室离散,乃退至广东继续抗元。祥兴元年(1278),端宗病死,赵昺继位。文天祥驻守于潮阳一带,阻击元军。同年冬,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遭元兵包围,虽奋力抗击,终因寡不敌众,兵败被俘。后被押至元大都(今北京),囚禁近四年,经受威逼利诱,始终持节不屈,终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1283年1月9日),在柴市英勇就义,时年四十七岁。有《文山先生全集》传世。

文天祥诗、文、词均有成就,而以诗为最。今存诗八百余首。诗歌创作以临安陷落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二百余首,多咏物应酬之作,诗风比较平淡,佳篇甚少。一般认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题碧落堂》《夜坐》《生日和谢爱山长句》等;后期五百余首,由艰苦卓绝的斗争实践和亡国被俘的惨痛经历发而为诗,满腔悲愤,忠义凛然,成就辉煌,堪称“诗史”。风格上,后期诗主要学杜甫,沉郁悲壮。其主要作品分别收在《指南录》、《指南后录》及《吟啸集》中,内容多记述战斗生活,表现爱国精神以及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扬子江》中“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一联,说明《指南录》命意,亦见其忠贞不渝之心。《过零丁洋》概述斗争经历,最后一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笔力千钧,掷地有声,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金陵驿》(其一)结尾两句“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表达生死不忘故国之情,字字血泪,感情忱挚。《正气歌》以正气贯穿始终,记述在狱中战胜种种污秽腐臭气息的侵袭,赞颂历史上忠臣义士的高风亮节,展现自己坚贞刚毅的节操,情感真切,笔墨酣畅,震撼人心,是一首用生命和热血谱写的“浩然正气”的颂歌。文天祥也能词,但仅存十余首,内容、风格一如其诗。《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满江红·代王夫人作》等,感情沉痛,意气激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王国维《人间词话》称其“风骨甚高,亦有境界”。

文天祥爱国诗篇最大的特色,是字字句句发乎情而直抒胸臆。他的诗是“烈士诗”而不是一般文人诗,故不假修饰即能感人肺腑,动人心魄。诗作风格即便迥异亦同样感人。如《过零丁洋》诗风刚健,慷慨悲壮,气贯长虹,使人激昂奋发,而《金陵驿》诗风柔婉,沉郁苍凉,回肠百折,令人低徊感叹。在此须大书一笔的是,当宋末“文体破碎,诗体卑弱”(元代长谷真逸辑《农田馀话》)之时,文天祥以忠义奋发之情发而为诗,不只为宋诗增添了光彩,且使后世爱国仁人志士受到了鼓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