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方的曙光,空谷的足音”

“东方的曙光,空谷的足音”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19年7月21日,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上,发表他自己撰写的《健学会之成立及进行》一文,盛称健学会的成立,是“东方的曙光,空谷的足音”,而健学会的创建人就是毛泽东的老师陈润霖先生。所以,毛泽东当时称他是“东方的曙光,空谷的足音”。东方的曙光,空谷的足音,我们正应拍掌欢迎,希望他可做“改造湖南”的张本。

毛泽东一生三次称颂恩师陈润霖为“东方的曙光,空谷的足音”!

1919年7月21日,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上,发表他自己撰写的《健学会之成立及进行》一文,盛称健学会的成立,是“东方的曙光,空谷的足音”,而健学会的创建人就是毛泽东的老师陈润霖先生。

陈润霖(1879—1946),字夙荒,号立园。我国著名民主教育家。湖南新化人。自幼勤奋好学,1899年入湖南求实书院就读。1901年赴日留学,学成回国后任常德中学堂监督。1906年在长沙创办楚怡小学;1911年辛亥革命后,任湖南学务司司长(即教育厅厅长),总理全省学务。1913年春,创办湖南第四师范学校;1914年春创办楚怡工业学校,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作为办学方针,开创湖南工科大专先河;1918年,当选湖南省教育会长。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积极支持学生反帝反封建运动,是年6月,与徐特立、易培基、朱剑凡等教育家,创立健学会,提出“注入哲学思想,人生观念”的新教育思想,推进传播新思想、新文化运动,配合支持毛泽东发动和领导驱逐湖南反动军阀张敬尧运动。所以,毛泽东当时称他是“东方的曙光,空谷的足音”。

1913年,陈润霖创办了湖南第四师范学校。时毛泽东考取了该校,与陈润霖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1918年,毛泽东从北京回长沙,立即看望陈校长,转达杨昌济和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问候,力劝陈先生上北京考察。在毛泽东力劝下,是年5月,陈先生应邀来到北京,考察新文化运动。毛泽东这次力劝陈润霖上北京考察,促进这位当时湖南教育界的“台柱”,“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陈润霖一回到湖南,立即宣传发动组织湖南教育界名校校长和教师,成立“输入世界新思潮,共同研究,择要传播”为宗旨的著名学术团体健学会。1919年6月15日,长沙各报刊登“该会的会则”、宗旨、计划,和陈润霖在成立大会上的演说。

陈校长说:缘四年前,北京大学学生以做官为唯一目的。非独大学唯然,即大学以外之学生,亦莫不皆然。前次居京,所见迥然不同。大学学生思潮大变,皆知注意人生应为之事,其思潮已多表露于各种杂志日刊中。因之京师各校学生,亦顿改旧观,发生此次救国大运动。其致此之故,则因蔡孑民先生自为大学校长以来,注入哲学思想,人生观念,使旧思想完全变换。……我国新思潮亦甚发展,终难久事遏抑,国人当及时研究,导之正轨。同人等组织学会,在采用正确健全之学说,而为彻底之研究。

陈润霖的演讲,明确提出“使旧思想完全变换”的原因,是“注入哲学思想,人生观念”的命题,其中“注入”,就是“灌输”之意,即灌输“社会主义”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念”。这是深刻概括“新教育”本质特征,鉴别新旧教育的试金石,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因此,毛泽东当时对陈校长创立健学会,予以很高的评价,在《湘江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健学会之成立及进行》一文,从“健学会以前的湖南思想界”的“黯淡已极”,阐述当时健学会成立的深远历史意义,其中对健学会“采用正确健全之学说,而为彻底之研究”的“自由讨论学术”,大加称颂:

“自由讨论学术,很合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原则。人类最可宝贵,最堪自乐的一点,即在于此。学术的研究,最忌演绎式的独断态度。中国什么‘师严而后道尊’‘师说’‘道统’‘宗派’,都是害了‘独断态度’的大病,都是思想界的强权,不可不竭力打破。像我们反对孔子,有很多别的理由。单就这独霸中国,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郁郁做二千年偶像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的。”(《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368页)

其中所说的“最忌演绎式的独断态度”,指当时沿袭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封建文化专制统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为正统,在学术研究中以儒家言论为公理,为“大前提”,以现实中各种问题作为“小前提”,因为“大前提”是儒家的那一套,推来推去的“结论”,也无非是儒家的翻版。正是这种思维模式,阻碍我国学术发展。所以,毛泽东将这种固定的思维模式,称为“都是害了‘独断态度’的大病,都是思想界的强权”。因此,毛泽东对陈润霖创建的健学会所倡导的“自由讨论学术”,极力推崇,并引述陈先生上述讲话,最后称颂:

在这么女性纤纤暮气沉沉的湖南,有此一举,颇足出幽囚而破烦闷。东方的曙光,空谷的足音,我们正应拍掌欢迎,希望他可做“改造湖南”的张本。

(《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369页)

其中“东方的曙光”的“东方”,既指太阳升起的方位,又是指中国在世界的方位,即所谓“远东”,引申指中国;“曙光”,指破晓阳光,比喻光明和希望,所以“东方的曙光”是指陈润霖创建健学会的创举,给中国带来光明和希望;“空谷的足音”,语出《庄子·徐无鬼》中“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空谷”是指空虚荒凉的山谷,比喻社会腐败黑暗,“足音”比喻极难得的可喜音信。这是对陈润霖创办健学会,倡导“注入哲学思想,人生观念,使旧思想完全变换”创举的高度赞扬;“张本”,指预为布置,为将来行事做准备,或为事态发展预设伏笔之意,所以“可做‘改造湖南’的张本”,高度概括其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更可贵的是,陈润霖率先垂范,与健学会同仁,极力宣传新文化,联系实际,特别是他从“注入哲学思想,人生观念”的教育思想出发,引导同仁和他的师生,关心国家命运和民生,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学习和运用“哲学思想”,体验“人生观念”,树立爱国爱民的人生价值观,积极投入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湖南驱张运动,并成为其中一支势不可当的巨大力量,更使他领导的楚怡学校的教风学风为之一新,而蜚声省内外。

1927年1月,毛泽东回湖南进行农民运动考察。一到长沙,便拜会他的老师陈润霖。陈校长特别高兴,邀请这位“挽天下于危亡”的学生,给楚怡学校师生做报告。

毛泽东的报告,开场白是:

“陈校长是我的老校长和恩师,从1913年开始至今,已有15年之久,如果我为国家做了一些事,与陈校长的教诲分不开。我们老学生称他是‘东方的曙光,空谷的足音’。我们就是在他的‘曙光’照耀之下,踏着他的‘足音’前进。因此,首先我借此机会,感谢陈校长的教诲之恩。”(黄露生编著:《毛泽东尊师风范》,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56—157页)

说到这里,毛泽东像当年报考第四师范时那样,深深向陈润霖先生鞠躬。毛泽东尊师的风范,深深感动了陈校长,也刹那间眼角上充满喜悦的泪花;也深深感动了在场师生,他们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毛泽东这次在楚怡做报告,用现身说法,颂扬陈校长办教育的思想和精神,进一步点燃楚怡师生心中的革命烈火,沿着陈校长的“东方的曙光,空谷的足音”前进。后来,楚怡很多师生,在陈校长的鼓励和号召下,跟随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为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统治,为新中国的诞生,前仆后继,浴血奋斗。

1956年,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向科学进军”,恰逢陈润霖逝世10周年。当时在长沙的原先楚怡、第四师范的师生,筹办纪念早年提出“向科学进军”的陈润霖先生座谈会,要求周世钊请毛泽东为这次座谈会题词。

毛泽东听了周世钊的汇报,异常高兴地说:“这很应该,这很应该,没有前人栽树,后人哪里有地方乘凉?如果陈校长活到今天,还只有77岁。这样的座谈会,应在北京召开。”于是,欣然命笔,为他心目中“杰出的人民教育家”题曰:

纪念陈校长夙荒先生:

东方的曙光,空谷的足音。

受业毛泽东

(黄露生编著:《毛泽东尊师风范》,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59页)

毛泽东用“东方的曙光,空谷的足音”,高度赞扬我国杰出教育家陈润霖光辉的人生和对国家的巨大贡献,深切表达他对陈校长“挽天下于危亡”教诲之恩的无限怀念。其中“受业”是学生的意思,毛泽东当时已是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是当时世界政治舞台中叱咤风云的人物,对陈润霖仍然自己称“受业”,充分反映他尊师的风范,使参加这次座谈会的原先楚怡、第四师范的师生及当时湖南参加会议的党政领导、人民代表,无不为之感动,无不激发对“东方的曙光,空谷的足音”的陈润霖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毛泽东一生,借《庄子》的词汇和思想,三次称颂恩师陈润霖为“东方的曙光,空谷的足音”!首次称颂在于陈师组织健学会,推动新思潮;再次称颂在于陈师办学培养新人,为革命准备力量;三次称颂在于陈师业绩激励后人,再掀“向科学进军”热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