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夫子以好学称颜回

夫子以好学称颜回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夫子以好学称颜回,则曰不迁怒,不贰过。徒众三千,而仅以好学称颜回;称颜回而仅曰不迁怒不贰过,此其故可以思矣。从毛泽东的早期文稿看,他写下孔子称颜回好学这段话,是在长沙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期间。对于颜回的“不迁怒,不贰过”,毛泽东认为这是一种优秀品行,并深有感触地借此发挥,品行是“行事之大难者也”,因此显得更加重要。并且孔子认为这是好学的一种表现。

孔子称颜渊好学,按说好学的内容、范围很广,但孔子仅强调两点:“不迁怒,不贰过”。

毛泽东对这两条也是很看重的。从他现在能看到的被保存下来的早期文稿中,便有这方面的记载:

夫子以好学称颜回,则曰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不贰过,盖行事之大难者也。徒众三千,而仅以好学称颜回;称颜回而仅曰不迁怒不贰过,此其故可以思矣。(《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86页)

颜回好学,《论语·雍也篇》有记载外,《论语·先进篇》中也有近似的记录: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孔子在两次回答同样一个问题时,都提到唯有“颜回好学”,说明在孔子的心目中,虽弟子三千,唯有颜回才称得上是好学之人。

孔子为何把“好学”看得如此重要?而且无论是鲁哀公还是季康子,均问这样同一个问题。问答双方显然都是把“好学”作为一种好品质,也就是一种德行来谈论的,这或许是因为当时社会已经普遍视好学为美德。好学是一种美德,在今天而言是无可争议的,也无须加以强调。问题是如何准确地理解孔子这里说的“好学”。如果用今人关于学的观念去解读孔子“好学”的含义,恐怕是远远不够的。在孔子那里,学除书本知识外,更指多闻,多见,多实践,不迁怒,不重犯错误等;学不仅主要是指学习做人的道理,而且一切其他内容的学,也要归结为学习做人。如能联系到这一点去领会孔子说的好学,对于他的“好学乃美德”的思想,就会领会得更准确、更深刻了。

从毛泽东的早期文稿看,他写下孔子称颜回好学这段话,是在长沙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期间。对于颜回的“不迁怒,不贰过”,毛泽东认为这是一种优秀品行,并深有感触地借此发挥,品行是“行事之大难者也”,因此显得更加重要。又言“称颜回而仅曰不迁怒不贰过,此其故可以思矣”。认为这是很值得深思和耐人寻味的问题。

什么叫好学? 现在一般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或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说他好学,就是他很用功,放学回家不贪玩,爱读书,等等。孔子没有说这些,却说颜回好学就是“不迁怒,不贰过”。孔子为什么说好学就表现在“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呢? “此其故可以思矣”。这个很值得人思考,让人琢磨的。不迁怒于别人,这体现的是一种为学为人的态度。有了问题,有不顺心的事,有不合适的东西,他不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或者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或者找别人来发泄,而是反省自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样自然就不会迁怒于人。检点自己,而不苛求别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故毛泽东感慨“不迁怒”品行是很难的事。

“不贰过”,是说颜回从来不犯重复的错误。孔子并没有说他不犯错误,而是说他不犯第二次,不重复犯同一个错误。并且孔子认为这是好学的一种表现。这里反映了非常深刻的道理。《论语》里面很多地方也讲到这个意思。如“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篇》)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篇》)有了过错却不改正,才是真叫过错了。每个人都会有过错,没有过错的人,是不存在的。不过,有了过错不要紧,问题在于吸取教训,坚决改正,下次不再犯同样的过错,所谓“不贰过”。所以不是要求不犯错误,重要的是要善于从错误中学习,不重犯同样的错误。这是说对错误的态度。颜回能够经常地反省自己,有了错误能够总结经验教训,找出错误的原因,自我改正,不再犯。

孔子把不贰过看作好学的重要表现,也反映了对学习的深刻见解。学习不只是向书本学习,学习前人已经总结出来的经验、思想,不只是学习正面的东西,而且要从自己的经验中,特别是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从反面经验中学习。孔子的这一思想,无疑对后人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从表面上看,孔子回答鲁哀公、季康子时,说颜回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好像和好学沾不上边。其实,这种品行,这种修养,又哪里离得开好学呢? 学习可以陶冶性情,增加涵养,一个人能做到“不迁怒”,正是由于平时长期学习改变气质的结果。“不贰过”,体现了一个人有修养,能自重。这种修养和自重,又无不源于平时的好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