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既不能令,又不受命

既不能令,又不受命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也就是本章中孟子所引齐景公之言,“即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用现在的话说,既然不能命令别人,又不能接受别人的命令,这是死路一条啊。并引用《孟子·离娄上》“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这句话,告诫持有不同意见的人们,如果不能说服我们走另一条正确路线,又不愿意接受我们提出的正确路线,其结果只能是走进死胡同,无出路可言。

(引用之二十八)

春秋之时的齐景公约于孔子同时,他是一位比较平庸的诸侯王。可是,他说的一句话颇有些道理,就是“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这句话被记载入《孟子·离娄上》第七章:

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齐景公曰:‘即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涕出而女于吴。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也。如耻之,莫若师文王。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

战国时诸侯割据,相互兼并战乱不断,在这天下无道的时候,小国事奉大国,弱国事奉强国,孟子认为这是天意。只有这样顺从天意,小国、弱国才能得以生存,否则,将意谓着死亡。因此,孟子为这些诸侯国的国君们设计了一条政治外交路线,即效法齐景公的联姻外交。

据史籍《说苑·权谋》云,春秋时齐景公惧怕吴王阖闾伐齐,不得已把女儿嫁给吴王阖闾。齐景公虽以之为耻,但迫于吴国实力强大,不得不这样做。送别女儿时流着泪说:“余死不汝见矣”,又说:“余有齐国之固,不能以令诸侯,又不能听,是生乱也。寡人闻之,不能令,则莫若从。”也就是本章中孟子所引齐景公之言,“即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用现在的话说,既然不能命令别人,又不能接受别人的命令,这是死路一条啊。绝物,谓断绝人事交往。

孟子还说,如果效法齐景公以此为耻辱,不如学习周文王,施仁政,爱民重农,避免战争,不出五年、七年,一定能统一天下的。

孟子引齐景公的话“即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在政治生活中,或在军事生活中,都是有道理的。

1958年6月17日,毛泽东在李富春6月16日向中共中央政治局报送的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要点的报告上批示,其中说:

没有现代化工业,哪有现代化国防? 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经济战线上如此,军事战线上也完全应当如此。反对这条路线的人们如果不能说服我们,他们就应当接受这条路线。“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走进死胡同,请问有什么出路呢?(《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80页)

1958年6月,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李富春向中共中央政治局报送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任务要点:提前实现农业发展纲要;建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五年超英,十年赶美;大力推进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

毛泽东阅后,非常高兴,写下了这段批语,连同报告一并转阅给正在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

毛泽东在所做的批示中,明确地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正确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坚持的基本原则。这条原则的基本内容:依靠自己的力量,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不依赖也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正是在这种正确思想的指导下,新中国的建设事业才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毛泽东所做的批示,其次是强调在这个基础上要善于学习外国好的经验,并也要总结外国坏的经验。毛泽东之所以在国家各项建设事业即将进入“二五”计划的关键时刻,再次强调要坚持这条建设路线,是看到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他绝不盲从苏联的经验,而是要以此为借鉴,依靠本国力量,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

毛泽东在批示“二五”计划时,也清醒地意识到在党内国内有些同志一时可能还不太理解,在贯彻执行这个计划中难免存在不利的情况,所以在批示最后,他指出:“反对这条路线的人们如果不能说服我们,他们就应当接受这条路线。”并引用《孟子·离娄上》“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这句话,告诫持有不同意见的人们,如果不能说服我们走另一条正确路线,又不愿意接受我们提出的正确路线,其结果只能是走进死胡同,无出路可言。

毛泽东意在敦促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志赶快接受这条路线,认真贯彻执行好这个发展计划,力争以最快的速度搞好社会主义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