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士祯撰《唐人万首绝句选》留给后人的启示

王士祯撰《唐人万首绝句选》留给后人的启示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康熙戊子是公元1708年,可知此书于王士祯离世前三年甫成。王士祯撰《唐人万首绝句选》留给后人什么样的启迪?其二,据《唐人万首绝句选序》,王士祯认为乐府诗始于汉高祖刘邦过沛诗《三侯之章》,即指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王士祯将上述三首诗编入《唐人万首绝句选》,惜乎没有在诗题上标明“古绝”或“律绝”,否则更好。王士祯选李商隐七言绝句

南宋文学家洪迈(1123-1202),绍兴年间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淳熙年间辑集唐人绝句五千四百首进呈孝宗赵昚,受帝褒扬,秉旨再行搜罗补辑,得万首之多。于光宗绍熙三年(1192),再进呈内府,后流传下来。

清诗人王士祯(1634-1711),顺治十二年(1655)殿试中进士二甲,授扬州推官,后官至刑部尚书。王士祯少时爱读洪迈所辑之书,但嫌其辑录芜杂,久欲重新制定,但因无暇兼顾,一直到告老还乡后才着手厘定,以遂心愿。他从洪迈原本中精选出五言绝句二百二十七首,七言绝句六百六十八首,共取八百九十五首,定名为《唐人万首绝句选》,汰弃九成以上,其取舍之严谨,可见一斑。用王士祯自己的话说:“余少习是书,惜其踳驳,久欲为之刊定而未暇也。归田之五载,为康熙戊子,乃克成之。”(《唐人万首绝句选序》)康熙戊子是公元1708年,可知此书于王士祯离世前三年甫成。当可辨识王氏活到老学到老之治学精神,诚属可敬可佩。王士祯撰《唐人万首绝句选》留给后人什么样的启迪?笔者认为:

其一,王士祯是清代前期诗坛盟主,论诗主张“神韵”说,当时影响甚大。可以讲,他几乎毕生崇尚唐音,这与洪迈辑集《万首唐人绝句》是一脉相通的,在某种程度上均反映了宋人、清人对唐人绝句的推崇。

其二,据《唐人万首绝句选序》,王士祯认为乐府诗始于汉高祖刘邦过沛诗《三侯之章》,即指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侯”通“兮”,古汉语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或“呀”,因《三侯之章》诗有三“兮”,故名。并且王士祯指出,东汉后期曹氏父子所作乐府诗的“悲壮奥崛”,直至唐代的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等人的乐府作品“不沿齐梁,不袭汉魏,因事立题,号称乐府之变。然考之开元、天宝已来,宫掖所传、梨园弟子所歌、旗亭所唱、边将所进,率当时名士所为绝句尔。”王士祯提出的乐府诗“世谓始于汉武,非也。……乐府实始汉初”是有一定道理的,其争鸣精神确也可嘉,学术研究本来就允许商榷。再说“唐三百年以绝句擅场”,此说不无道理,因为唐乐府诗已演化成为具有现实主义即事名篇的诗体,入乐的诗却转换为以绝句为主,中晚唐以后又发展为词,诚如王士祯在《序》中所提及:“王之涣‘黄河远上’、王昌龄‘昭阳日影’之句,至今艳称之。而右丞‘渭城朝雨’,流传尤众,好事者至谱为《阳关三叠》。他如刘禹锡、张祜诸篇,尤难指数。”他又说绝句“即唐三百年之乐府也”,这是因为律绝盛行于唐开元、天宝以来,唐代唱词以律绝为主,因此促进了绝句的繁荣发展,连古绝句也被人们视为唐人乐府诗了。同时文人们所创作的拟乐府诗则由于与乐谱不符,故多不入乐。

其三,绝句作为诗体,在中国古代可分为古绝、律绝、拗绝三种。古绝指唐以前多用每首四句,每句五言,不讲究平仄、对粘与对仗,平仄韵皆可押的较自由的诗体;律绝指初唐以后通行并确立的格律诗绝句,每句五言或七言,五绝首句以不入韵为正格,七绝首句以入韵为正格,讲究对粘,平仄协调,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其是否用对仗取决于截取律诗之方式;拗绝起源于唐,由盛唐大诗人王维、杜甫开创,分五言和七言两类,有意不依照平仄规则,常失对失粘,属于格律诗的变体,其风格近古,以宣泄胸中的失意与积郁为主。

唐人创作入乐的乐府诗大多袭用旧题,而“新乐府诗”多数则与音乐完全脱钩,不用旧题用新题,但具有现实主义精神。

洪迈辑集《万首唐人绝句》收录萧颖士(开元二十三年进士)的一首五言古诗《九日别元鲁山》,共二十八句,截取其第五句至第八句成为绝句:“绵连滍川回,杳渺鸦路深。彭泽兴不浅,临风动归心。”属于古绝。又将宋之问作的《途中寒食》和《送杜审言》两首五言律诗各截取前四句而成绝句收录,属于律绝。王士祯将上述三首诗编入《唐人万首绝句选》,惜乎没有在诗题上标明“古绝”或“律绝”,否则更好。同时王士祯选取洪迈原本唐人所作古题乐府诗绝句约二十首,除此之外皆为唐人创作并占全书压倒多数的五言绝句与七言绝句。由此可见,王士祯对不同的诗体看得并不重要,而且把唐人绝句当做是唐世乐章,这跟明胡应麟的观点几乎是一致的,胡氏《诗薮·内编·卷一》云:“乐府之体,古今凡三变:汉、魏古词,一变也;唐人绝句,一变也;宋、元词曲,一变也。”依笔者之见,乐府诗固然有三变,但不加区别统统视唐人绝句因入乐而成为乐府并不妥,毕竟诗的体裁与内容是会随着时代发生嬗变的,应区分“古乐府”、“新乐府”、“五言、七言绝句”、“宋词”、“元曲”等不同范畴。看来,王士祯无疑受到胡应麟的一定影响。

其四,笔者曾作统计,《唐人万首绝句选》取五言绝句二百二十七首,诗人一百人,前十一位诗人及选诗数量排名如下:王维,二十二首;刘禹锡,九首;裴迪,八首;李白,八首;李商隐,八首;韦应物,七首;李益,七首;崔国辅,六首;刘长卿,六首;王勃,五首;钱起,五首。取七言绝句六百六十八首,诗人一百六十四人,前十一位诗人及选诗数量排名如下:李商隐,四十一首;王建,三十一首;杜牧,三十一首;王昌龄,二十六首;刘禹锡,二十五首;李白,二十首;白居易,一十八首;张祜,一十六首;李益,一十四首;张籍,一十三首;杜甫,一十二首。

王士祯论诗以“神韵”为核心,推崇司空图“咸酸之外”的“味外之旨”以及“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含蓄。同时发挥严羽“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兴趣”说与“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的“妙悟”说。“神韵”说提倡“兴会超妙”、“含蓄隽永”、“冲淡清远”、“自然天真”,创作诗歌只有当灵感冲动时方能为之的“伫兴而就”,不能勉强拼凑。有什么样的诗歌风格,应有什么样的选诗标准,从上述五言绝句与七言绝句的排名名单就可看出“爱屋及乌”的痕迹来,这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其五,王士祯曾赋七律《秋柳四首·其一》:“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这首以“神韵”为核心的代表作,写得含蓄朦胧,令人雾里看花,难以揣测,几乎跟李商隐的七律《锦瑟》一样,看来谁也说不清楚,只能存疑,毕竟“诗无达诂”。王士祯选李商隐七言绝句达四十一首之多的原因,后人当不难理解。

其六,绝句体裁短小、易读、易记、易学,颇受时人青睐,有唐一代,绝句擅场近三百年,高手林立,大家辈出,初唐如王勃、上官仪、杜审言、宋之问、贺知章等人;盛唐如王维、李白、王之涣、王昌龄、孟浩然、王翰、高适、岑参等人;中唐如杜甫、韦应物、钱起、李益、刘长卿等人;晚唐如李商隐、杜牧、温庭筠、韦庄、许浑、李频等人。绝句作为一种载体,在唐诗百花园中与各种诗体争奇斗艳,相互辉映,功莫大焉。入宋后,宋人的绝句创作基本学唐,同样涌现出许多大家高手,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王禹偁、黄庭坚、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姜夔等人。只是唐宋国运不同,宋人诗境内敛,不能与唐人同日而语。但从另一种审美视角来考察,未尝不是别有一番意趣,从而也可领略到唐人绝句对后世的影响。

其七,王士祯撰《唐人万首绝句选》后五十余年,孙洙(别号蘅塘退士,乾隆十六年进士)因嫌《千家诗》“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故于乾隆癸未年(1763),选编《唐诗三百首》并作《序》,取唐诗三百一十首。光绪十一年(1885)《唐诗三百首》增补杜甫《咏怀古迹》三首,合计三百一十三首,脍炙人口,风行海内,流传至今,其影响之大,堪称各种唐诗选本中的范本。

据笔者统计,《唐诗三百首》入选诗人八十二人,辑录古体诗六十一首,其中五言古诗三十三首,七言古诗二十八首,占19.49%;乐府诗三十九首,占12.46%;格律诗二百一十三首,其中七言律诗五十三首,五言律诗八十首,七言绝句五十一首,五言绝句二十九首,占68.05%。该书主要特点在于选诗体裁多备,各体醒目,编排合理,篇幅适中,使习者一目了然,循序渐进。长期以来当做家塾课本,极为适宜,因而无疑优于《唐人万首绝句选》与《千家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