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送天台陈庭学序(宋濂)

送天台陈庭学序(宋濂)

时间:2022-0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3〕。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庭学其试归而求焉。明代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有《宋学士全集》。这是宋濂写给天台陈庭学的一篇赠序。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2〕,水有瞿唐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掉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3〕。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

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4〕。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5〕,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注释】

〔1〕宋濂:浦江(今浙江金华)人,元代被荐为翰林院编修,辞不就职。明代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有《宋学士全集》。天台:县名,今属浙江。

〔2〕栈道:在峭壁上凿孔架木接连而成的道路,极为艰险。古代川陕间交通,多依赖栈道。剑阁:县名,在今四川省北部。

〔3〕掾:政府机关的属员。擢:提升。都指挥司:掌一方军政。照磨:主管文书的小官。

〔4〕耄:年老,七十岁以上。

〔5〕颜回、原宪:皆孔子学生。

美文共赏

这是宋濂写给天台陈庭学的一篇赠序。文章先叙川蜀山水之奇,接着历叙陆路、水路之奇险,以引出“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以便衬托出陈庭学为“仕有力者”“材有文者”和“壮强者”,由此下文写陈庭学在四川的游宦就值得赞扬了。然后写宋濂的夙愿和感受以及古圣贤的典故,以此来表明他对陈庭学的勉励和期望,外出游历固然重要,但是也更应该注重学识和修养的提高。

文章运用了衬托和对比的手法,行文起伏变化,文意层层递进,序次有条不紊,语言简洁不繁缛,不啻为古代赠序中的典范。

本篇名句

“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

他既经游览,就必定写诗抒发感受,来记写那景物时世的变迁。于是他的诗歌愈加工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