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朝赋楷》

《历朝赋楷》

时间:2022-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朝赋楷》最终完成于康熙二十五年,有清尚德堂刻本和南京图书馆著录的康熙二十五年刻本,书末附录王氏自作赋7篇。王修玉编选《历朝赋楷》做到了“诸体兼收”,包括古赋、骚赋、律赋、骈赋、文赋,虽然收录赋体很多,但王玉修还是有自己的倾向性的,虽以古赋为正格,以俳、律为变格,沿袭以往古代的赋风,却更有融通古今的寓意。

清代王修玉辑,8卷。王修玉,字“倩修”,号“松鹤”,晚年自号“恬翁”。浙江钱塘人,经历天启崇祯、顺治、康熙4朝。《历朝赋楷》最终完成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有清尚德堂刻本和南京图书馆著录的康熙二十五年刻本,书末附录王氏自作赋7篇。

《历代赋楷》卷首收录了王修玉之子王儒旦等4人所辑赋论12则,除司马相如、扬雄、刘勰之论各一篇外,其余9则有3则来自王世贞的《艺苑卮言》,用来总论赋体;6篇来自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主要是论古赋、骚赋、两汉赋、三国六朝赋、唐赋和宋赋。

《历朝赋楷》正文收赋167篇,按年代排列,从周到清各朝代都有收录,范围很广,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以往各个时代的赋作,也可以看到清朝赋的创作状况,可以进一步考察清代赋作与以往各个朝代辞赋作品的区别与联系,这是同一时代的其他赋学总集所不具备的。而且在每篇赋作之后都有王修玉的注释。王修玉编选《历朝赋楷》做到了“诸体兼收”,包括古赋、骚赋、律赋、骈赋、文赋,虽然收录赋体很多,但王玉修还是有自己的倾向性的,虽以古赋为正格,以俳、律为变格,沿袭以往古代的赋风,却更有融通古今的寓意。他秉承元明以来“祖骚宗汉”的复古赋学观点,在所选赋中言明“赋固以楚汉为宗”,首重骚体赋和汉魏古体赋,将其视为“赋家正格”,是作赋效法的典型;对六朝的骈赋、唐代的律赋和宋代的文赋均有不同程度的批判。

书前有王修玉自序,言编修缘由。又有“选例九则”陈述选录标准,标举“情深汪藏,气厚修高”、“以文传意,以气纬文”。

该书有康熙间尚法堂刻本、文盛致和堂刻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