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庸的精髓在“时中”

中庸的精髓在“时中”

时间:2022-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庸是合宜适中的常行,是平常之礼,那么中庸的精髓到底是什么?事实上,中庸既非骑墙折中、模棱两可,也不是和稀泥抹光墙,不是明哲保身,又非“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好人哲学,而是“时中”。君子所遵守的中庸之道就是“时中”。可见,“文质彬彬”是中庸之道的很好体现。这个故事既是孔子因材施教的例子,又是孔子遵循“时中”的范例。

中庸是合宜适中的常行,是平常之礼,那么中庸的精髓到底是什么?事实上,中庸既非骑墙折中、模棱两可,也不是和稀泥抹光墙,不是明哲保身,又非“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好人哲学,而是“时中”。

《中庸》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君子所遵守的中庸之道就是“时中”。那什么是“时中”呢?从字面看,“时中”即“随时处中”,具体说,就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时时处处达到中正合宜的地步,故中庸之道反对偏执,反对机械的执守,追求动态的平衡。

孔子告诫人们,“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当人在修养和日常做事的时候,如果执于一偏,仅向一方用力而不顾及其余,终究是非常有害的。孔子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人可以有娱乐,但不要沉溺于娱乐;人可以有悲哀,但不要过于悲哀,悲哀以不伤害人的身心为宜。众所周知,娱乐过度和哀伤过度对人的身心都是有害的。因此,乐与哀要遵守中庸,既要宣泄情绪情感,又要以不伤害身心为宜。譬如文与质之间,事物的文饰是需要的,但一味地追求外表文饰,使得文饰过多而掩盖了实质内容便显得浮夸。相反,表现事物的实质内容是需要的,但一味地追求实质内容而文饰太少,就显得太直接朴野而无含蓄之美,最好是文与质相协调统一,这就是“文质彬彬”的意思。可见,“文质彬彬”是中庸之道的很好体现。

孔子说“过犹不及”,做事超过了“度”,与做事达不到“度”一样都不符合中庸之道,都是不好的。如一个人的性格,温和者往往显得优柔寡断,威严者往往显得刚猛而给人以压力,恭敬者往往显得拘谨不安,只有孔子“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即他温和又果断,威严又不刚猛,恭敬又安详,达到了中庸之德。

孔子说过,“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即世间之事没有什么是一定要做的,也没有什么是一定不做的,做与不做,关键看是否“因时而中”,关键看是否时时处处合于中庸之道。《论语》中记载了一次师生之间的对话,生动地体现了“时中”的精神,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次,子路问老师:“听到了就去实行吗?”孔子回答说:“你父亲哥哥还在(需要你的照顾),为何一听到就急着去做呢?”接着冉有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回答说:“是啊,听到了就去实行。”一旁的公西华听了孔子前后相反的回答大为迷惑,就问老师说:“前面子路问听到了就去实行吗,你说父兄还在,需要照顾,不要急着去做,而冉有问时你却肯定让他去做,这是为什么?”孔子说,冉有做事不积极,常打退堂鼓,因此我鼓励他积极向前,让他去做,而子路做事太积极,常常不假思索,并想着一人做两人的事,有点儿急躁,因此我让他先退一步想想再说。”

在孔子看来,做与不做,没有固定的答案,没有千篇一律的方法,关键要因人而宜,因时而宜。这个故事既是孔子因材施教的例子,又是孔子遵循“时中”的范例。总之,君子因时、因地、因事而执中,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不过也不不及,不多也不少,文与质协调,在动态中求平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