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癸丑春分后雪

癸丑春分后雪

时间:2022-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得不说,从旅行的角度,苏轼是很多人的偶像,一人走遍祖国大地,也见识到了常人见不到的场景,比如这首诗中春分后的大雪。这是苏轼出任杭州通判时写的一首“感事”诗。这一年的杭州,春分之后居然落了一场大雪,苏轼有感于时令的反常而作。表面上,仅为“春分后雪”而作,但却绝不单单是因为“感时”,而更主要的则是“感事”。这个春风之后的日子,苏轼在雪地里沿河行走,由此总结出,造物操纵的阴晴冷暖,变幻无常,难以预料。

(宋)苏 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赏 析

不得不说,从旅行的角度,苏轼是很多人的偶像,一人走遍祖国大地,也见识到了常人见不到的场景,比如这首诗中春分后的大雪。

这是苏轼出任杭州通判时写的一首“感事”诗。其准确的写作时间,当是宋神宗熙宁六年即公元1073年。这一年的杭州,春分之后居然落了一场大雪,苏轼有感于时令的反常而作。

表面上,仅为“春分后雪”而作,但却绝不单单是因为“感时”,而更主要的则是“感事”。正因为是感事,所以极具哲理,值得后人玩味。

“半开桃花不胜威”,桃花开在梅花之后,而春分前后,正是将开未开的时节,所以说是“半开”。桃杏虽然争春,但却没有梅花那样耐寒傲雪的骨气,当然经不起这场雪的威猛欺凌。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和梅花相比,桃花显然应该感到自己的不足,没有预料到老天还会在春分之后落这么大的雪。看人家梅花,这时候早已开败了,花瓣儿落地了,即使雪下得再大,那能奈我何?但桃花不行,在这种突然打击之下,桃花只能漫天飘零而落了。这显然是桃花的极大不幸!

这个春风之后的日子,苏轼在雪地里沿河行走,由此总结出,造物操纵的阴晴冷暖,变幻无常,难以预料。即使是在已经很暖和了的时候,大家也必须准备好御寒的衣物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