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蜀吴连和拒曹魏

蜀吴连和拒曹魏

时间:2022-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邓芝等了两天,吴王还不肯接见他。吴王只好跟他相见,对他说:“我不是不愿意跟蜀连和,就怕蜀主幼弱,国家小,现在又有困难,没有势力,一旦被魏攻打,就保不住了。”蜀吴两国重新连和,可就恼了魏文帝曹丕。曹丕召集大臣,对他们说:“蜀吴连和,必然要来侵犯中原,还不如我先去征伐。”警报传到武昌,吴王孙权吓了一大跳。吴王孙权召集大臣们商议发兵抵抗,首先得决定谁为大将。

益州郡有个大族叫雍闿,听说刘备死在永安,就杀了益州郡的太守,结交了东吴南方的太守士燮,通过他投靠了东吴。孙权让雍闿做了永昌太守(在云南省保山市北)。士燮做了东吴的大官,拉拢南中酋长孟获,叫他去联络西南各部族起来反抗蜀汉。牂牁(在贵州省遵义县一带)太守朱褒、越嶲(在四川省西昌市北)部族的首领高定,都响应了雍闿,同时反对蜀汉。诸葛亮因为刚遭了大丧,不便用兵,而且他决定要联吴抗魏,不愿意跟东吴作对,就好言好语地安抚各部族,把他们反抗的事暂时搁一边。

当时就有人反对诸葛亮,说他胆小,不敢出兵。有的人说:“益州、永昌、牂牁、越嶲四个郡同时叛变,这情况多么严重,应当严肃处理,怎么可以马虎?”诸葛亮向这些人耐心解说,他说:“正因为要对边疆上部族的反抗必须严肃处理,我们才决不能在这个时候出兵。”诸葛亮仅仅封锁了越嶲的灵关,不让敌对的人打进来。诸葛亮专心一意地发展农业,多种粮食,不兴土木,不派官差,让老百姓有个休养的时期。他首先要把老百姓安抚一下,让他们有足够的粮食,然后才能用兵。

广汉太守邓芝做了尚书,他认为抗魏必须连吴,就向诸葛亮献计,说:“主上刚即位,年纪又轻,国内还没平静。我们是不是应该派个使者去跟东吴重新和好?”诸葛亮说:“我早就想派人去,可就是找不到合适的人,今天才找到了。”邓芝急切地说:“那太好了,谁呀?”诸葛亮说:“就是您呐。您明白连吴的道理,一定能够完成这个使命。”

十月,邓芝到了东吴。吴王孙权已经向曹丕赔了不是,表示愿意和好,这会儿又来了蜀汉的使者,他怕得罪洛阳,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邓芝等了两天,吴王还不肯接见他。邓芝上书,说:“我这次来,不单是为了蜀汉,也是为了东吴。”吴王只好跟他相见,对他说:“我不是不愿意跟蜀连和,就怕蜀主幼弱,国家小,现在又有困难,没有势力,一旦被魏攻打,就保不住了。”

邓芝马上把他的话驳回,说:“话不能这么说。大王,请您想想,东吴、蜀汉两个国家,占领了四个州的土地(指荆州、扬州、梁州、益州),大王是当世的英雄,诸葛亮也是当世的俊杰。蜀汉有高山和险要的关口作为巩固的屏障,东吴有大江、大河作为阻挡敌人的城池,两个国家联合起来,唇齿相依,进可以兼并四海,退可以三分天下。如果大王甘心做魏的臣下,那么魏必然首先要求大王入朝,其次要求太子去做内侍。要是大王不服从命令,曹魏就可以拿征伐叛逆的名义打过来,到那时候,蜀汉也可以趁着机会顺流而下。这么一来,江南地方可就不再是大王的了。”

吴王闭着嘴不作声,过了好一会儿,才说:“先生的话对,我应当跟蜀连和。请先生回去,随后我就派使者去订盟约。”过了半年多,直到公元224年夏天,孙权才派中郎将张温为使者到成都去回聘。刘禅亲自接见,诸葛亮更把他当作贵宾招待。蜀吴两国重新连和,可就恼了魏文帝曹丕。

曹丕召集大臣,对他们说:“蜀吴连和,必然要来侵犯中原,还不如我先去征伐。”侍中辛毗起来反对,说:“目前天下刚刚安定一些,土地多,人民少,在这个时候就动刀兵,我看没有好处。以前先帝(指曹操)屡次三番地征发精锐的军队去征伐东吴,每次到了江边,只好回来。现在的军队并没比过去强,现在的东吴也没比过去弱,要是再像过去那样出兵,恐怕未必能够成功。照今天的情形来看,还不如努力屯田,好好准备,十年之后,兵多粮足,然后出兵,一定能够马到成功,统一天下。”

曹丕正雄心勃勃,十个月都等不及,哪儿能再等十年?他皱了皱眉头,说:“照你这么慢吞吞地去做,难道还要把这些叛乱的人留给子孙后代吗?”辛毗马上回答说:“那怕什么?从前周文王把纣王留给武王,他就是能知道时机。时机未到,是勉强不了的。”

曹丕觉得辛毗毕竟年老了,说出话来未免有些迂腐。他当时就决定进攻东吴。

尚书仆射司马懿献计,说:“东吴仗着长江作防御,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战船,长江也就可以为我们所用了。”

曹丕完全同意司马懿的话,造了不少大小战船。他要亲自出征,特地造了一只龙船,又高又大,简直像一座水上的皇宫。公元224年8月,他亲自带领曹真、曹休、张辽、张郃、文聘、徐晃、许褚、吕虔等得力将军,水陆并进,浩浩荡荡地向东吴进军。曹丕御驾亲征,家里留下尚书仆射司马懿镇守许昌。

曹丕领大小战船几千只,从蔡水和颍水两条河进入淮河,到了寿春。9月,大军到了广陵。

警报传到武昌,吴王孙权吓了一大跳。探子接连报告,说曹丕拜曹真为大将,自己坐着大龙船已经到了寿春,又往东去了。吴王孙权召集大臣们商议发兵抵抗,首先得决定谁为大将。有人建议要打败魏兵,非把陆逊调来不可。孙权知道陆逊的能耐,关羽、刘备都败在他手里,还怕曹真吗?太常(九卿之一,管宗庙礼仪的大官)顾雍说:“陆伯言(陆逊字伯言)镇守荆州,不可轻易调动。”孙权点点头,接着又说:‘你们看谁最合适?”大伙儿你瞧瞧我,我瞧瞧你,一时说不上来。安东将军徐盛说:“我愿意去!”孙权很高兴地说:“有你去守江南,我就不担心了。”

安东将军徐盛暗地里布置兵马,防守南岸,把战船都藏在港口里。曹丕上了龙船上层,远远地望了望江南,没见到一只船,也没见到一面旗子和一个人影。他不由得纳闷,问这是怎么回事。谋士们都说:“兵法虚虚实实,实实虚虚。东吴知道大军过来,绝没有不准备的道理。我们刚到这儿,情况不熟悉,万万不可大意。”

曹丕知道孙权的厉害,处处小心,怕中了敌人的埋伏,说:“是啊,且等一两天看看动静。”魏军战船在北岸扎了水寨,准备明天派人到南岸去侦察一下。

当天晚上,江面上起了大雾,船上尽管烧着火把,点着灯烛,可是一闪一闪的火光就像萤火虫那样只能照着自己的后面,前面迷迷糊糊,什么都看不见。第二天,江水高涨,还刮起风来。太阳从云端里硬钻出来,慢慢地把大雾冲散。曹丕站在龙船上刚一抬头,一阵狂风,差点把他帽子刮去。他整了整帽子,拉紧衣袍,冲着对岸望去,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对江出现了一座长城,城上旗子飘扬,士兵拿着的刀枪在太阳光下闪闪发光。龙船上的将军和谋士见了,不由得睁大了眼睛,吐出舌头来。探子一个个连着上来报告,说:“从石头(故城在南京市西石头山后)到江乗(县名,属丹阳郡)连接几百里都有城墙,城上的旗子和士兵多得没法数。”

曹丕叹了一口气,说:“魏虽然有一千队骑兵,到这儿也都用不上。江南人物本领这么大,恐怕没法把它拿下来了。”

哪儿知道徐盛趁着晚上起雾,命令停在各港口的大小战船全都划出来,沿江排列着,船上搭成假的城墙和城门楼子,插满旗子。城上的士兵全用芦苇扎成,穿上军衣,拿着刀枪。接连几百里的假城,就在一个晚上完成。连城外面浮在江面上的全是大战船。曹丕亲眼看到江南这么威风,不由得泄了气,说没法把江南拿下来。没想到话刚说完,风越来越大,白花花的浪头越掀越高,太阳又躲到云端里去了。不一会工夫,只见对面白茫茫的一片,大战船后面隐隐约约还露出城头和大旗。

曹丕坐的那只龙船比一般的战船大,它不大怕浪,可是因为船面太高,一阵暴风刮来,险些把龙船掀翻。大臣们慌忙扶着曹丕下了船舱,接着又是一个大浪泼得船舱里全是水。龙船在风浪中晃晃荡荡,像快要停下来的陀螺似的。大臣们赶快帮着曹丕进了小船逃命。大小战船跟着都撤回去了。真所谓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东吴守住江南,没跟魏兵交锋,就把他们顶回去了。第二年,曹丕率领水军又来了一次,到了长江,正赶上大风大浪。他只好叹息着说:“唉!这真是天把南北分隔开来呀!”

述评

从孙刘联盟于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到刘备占荆州,三分天下的形势已初步形成,随后刘备又取得益州作为根基。曹丕篡位称帝,接着刘备和孙权相继称帝,形成魏、蜀、吴三国。

国人有“魏占天时、吴占地利、蜀占人和”的说法,这并非无稽之谈。当时全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地盘和人口属魏国,三分之一左右的地盘和人口属蜀、吴两国。魏在国力上占有很大优势,蜀吴随时有被魏吞并的可能。要想三国鼎立,最好是蜀吴连和,结成联盟关系,共同抗拒曹魏。

诸葛亮和鲁肃在蜀、吴两国的决策层中,是最具影响力也最坚定地主张连和拒魏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