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新体诗”

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新体诗”

时间:2022-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力较大的约20人。西南部分的刘备,本在陶谦部下,谦卒,备继领徐州牧。三国的局面正式成立。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诗歌,实指三国时代文学。在这一时期的诗人中,首先应提到“建安七子”。在诗歌方面,最大的变化是以民歌主体的诗歌,发展以文人为创作主体,并成为文学领域的重要角色。北方的胡族趁机骚扰。自公元304年起,至公元439年止,共纷乱了100余年,方统一于拓跋氏,是为北魏。

一、三国诗

有人把三国时期的半个世纪称为中代诗史的第一段落。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在东汉这个外戚与宦官冲突的时代,最后一次公元189年,灵帝后兄何近与张让、赵忠等十常侍的斗争两败俱伤,董卓乘机窃得政权后,便图谋废少帝,立献帝,杀太后,掘帝陵,成为众矢之的而败灭。同时汉代元气大伤,人人知其必亡。州牧太守各为自立计,霸占本郡的财富甲兵来相互攻伐。实力较大的约20人。居于挟天子以令诸侯地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曹操,把他们次第消灭。当他并吞群雄的时候,东南的孙策之弟孙权,袭父兄之荫,蔚为一方重镇。西南部分的刘备,本在陶谦部下,谦卒,备继领徐州牧。由是而荆州,又得诸葛亮为辅,遂不愿居于人下。公元208年,权、备并力破曹于赤壁,从此曹操的兵力不能越过长江,遂成三分之势。公元216年,曹操自晋为魏王;公元220年,操子丕称帝,国号为魏。公元219年,刘备自称汉中王;公元221年,即帝位,国号蜀。同年,孙权自称吴王;公元229年,即帝位,国号吴。三国的局面正式成立。但吴、蜀自刘备、诸葛亮、陆逊、孙权相继逝世后,便无一流人才。而魏自公元249年曹爽被诛后,国政便统一于司马懿之手。后其子师、昭相继执政,于公元263年率师入蜀,刘备子禅出降,蜀遂亡。翌年,司马昭自称晋王;再过一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自立国号晋。公元280年,晋师入吴,孙皓出降,吴亦亡。

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诗歌,实指三国时代文学。只不过曹魏地盘最广,文治武功最盛,“三曹”“建安七子”和杨修、蔡琰等人又是当时文坛的主要代表人物。东吴地域较小,且政局欠稳定,蜀汉地方偏僻,国力不够充实,所以吴、蜀两国文人较少,影响不大。建安是汉献帝年号,从公元196年至公元219年,但同三国的关系很密切。在这一时期的诗人中,首先应提到“建安七子”。“七子”之称始见于曹丕《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广陵陈琳,山阳王粲,北海徐幹,陈留阮瑀,汝南应玚,东平刘祯;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骐骥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30]从此,“建安七子”便成为文学史上的习语了。当时曹氏父子才华出众,雅好诗歌,并且大力网罗天下著名文人,互相唱和,因而他们所作的诗歌、辞赋、散文盛极一时。本阶段的文学,辞赋正向属对工整、音调和谐、内容较短的小赋、排赋和唐宋律赋转化,并且已失去在文坛的统治地位。散文一度受曹氏父子的影响,重实用而弃浮华。他们的尺牍和文告,写得活泼清新、流畅生动,并且长于抒情。在诗歌方面,最大的变化是以民歌主体的诗歌,发展以文人为创作主体,并成为文学领域的重要角色。当时的政治家和士大夫都长于文学并留下了卓越的诗篇。曹丕作为政治家兼文人,把文学分为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四科,而诗赋实际上是当时文学的主流。“建安风骨”虽让后人称道,其实是建安文学的重要方面。尽管当时世乱年荒,但文人摆脱了汉赋讲求排场、崇尚华丽的歪风,而以忧国忧民、拯世济物、“建功立业”为己任,于是便“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建安文学不仅主题健康,在表现形式上也朴实刚健,活泼清新,注重修饰而又不流于片面的形式。在语言方面,巩固了五言诗的地位,七言诗也有进一步的发展。至于四言诗,虽偶有佳作,如曹操的《短歌行》《龟虽寿》等都很有名,但这类的作品并不多;在艺术技巧特别是遣词造句上有了很大进步,语言流畅、辞藻优美、语言铿锵和声调的平仄,已开始使用在对偶句中。这是由古典诗向唐代格律体诗进行艺术大跨步的准备,许多专门著作都列举了很多的实例。

二、六朝诗歌

公元265年,司马炎即帝位,渐渐打破了三国相分的局面。然后不久有贾后之乱(名南风,惠帝后,贾充女)及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长沙王乂、成都王颖、河南王颙、东海王越发动的动乱,使国家片刻不得安宁。北方的胡族趁机骚扰。淮怀帝、愍帝相继被虏,西晋遂亡。公元317年,琅琊王睿即位建康,是为东晋。中经王敦、苏峻、桓氏之乱,动乱者都是藩镇,结果酿成刘裕的称帝,东晋亦亡,时为公元420年。刘裕建国曰宋,历八帝,凡六十年。公元479年,萧道成杀顺帝而自立,是为南齐。齐历七帝,凡二十四年。公元502年,箫衍杀和帝而自立,是为梁。梁历四帝,凡五十六年。公元557年,陈霸先杀敬帝而自立,是为陈。梁亡时,昭明子詧以正嫡不得立,攻元帝,得宇文泰之助,于公元555年自立为帝,是为后梁(或称西梁)。到了公元558年,陈后主及后梁帝琮均降于隋,江南偏安的局面宣告结束。此时,江北落入外族之手。从“五胡十六国”开始,属于匈奴的,有前赵刘氏、北凉沮渠氏及夏赫连氏;属于鲜卑族的,有前燕慕容氏、南燕慕容氏、南凉秃发氏及西秦乞伏氏;属于羯的,有后赵石氏;属于氐的,有前秦苻氏、后凉吕氏及成汉李氏;属于羌的有后秦姚氏;余如前凉张氏,西凉李氏及北燕冯氏,则为汉族。自公元304年起,至公元439年止,共纷乱了100余年,方统一于拓跋氏,是为北魏。公元534年,魏将高欢、宇文泰二人各拥魏主李静、孝武而分为东、西二魏。公元550年,高洋称帝,东魏变为北齐。公元557年,宇文觉也称帝,西魏变为北周。公元576年北齐灭于北周。公元581年,杨坚灭了北周,建国为隋。隋统一大江南北不久,荒淫无度的炀帝即位,又引起群雄起义。公元618年,唐高祖即位于长安,方把300余年的分裂历史结束。

这300年,文人的生活可分为两个阶段。晋宋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大量著名文人被杀,一部分文人便不肯露头角,同时,任意歌唱《挽歌》的风气便起来了。这些诗歌的思想大都是不健康的。齐梁以后为第二阶段。此时,文人的生活近于建安。《北史·文苑传序》说:“太和在远,锐情文学……明皇御历,文雅大盛。……有齐自霸业云启,广延俊髦。……后主虽溺于群小,然颇好咏诗。……周氏创业,属远陵夷,纂遗文于既丧,聘奇士如弗及。”[31]《南史·文苑传序》也说:“‘自中原沸腾,五马南渡,缀文人之士无乏于时。降及梁朝,其流弥甚。盖由时主儒雅,笃好文章,故才秀之士焕乎俱集’。所以,文学书籍作为独立的一类,也从这时起。”[32]刘师培说:“考之史籍,则宋文帝时于儒学、玄学、史学三馆外,别立文学馆。……而文章志诸书亦以当时为最盛。”[33]以上可以看出当时文学环境的变化。

两晋时期,在诗歌方面,盛行一时的玄言诗,因大谈玄理和宣传教条而索然寡味,成就甚少。此后山水诗兴起,虽偶有佳作,因醉心于客观主义的景物描写,而缺少寄托,失去建安风骨。两晋虽然也有一些较为有名的诗人,如“三张、一陆、两潘一左”等,但在我国诗歌史上没有产生大的影响。创下诗歌史上不朽业绩的,是东晋或者晋宋之际的陶渊明,他留下了诗歌120多首,大都是描写田园风光、赞美耕种、寄情诗酒的诗歌。他的诗风清新,语言流畅,一洗玄言诗的枯涩,继承了建安文学的许多优点,被后人称为田园诗人、隐逸诗人。在南方,从东晋到陈朝,政治经济情况相似,当时君臣大多过着苟且偏安、醉生梦死的生活。在文学方面,追求华丽,讲求形式。辞赋进一步律化,追求句式整齐和平仄相对。骈文在当时占据绝对优势,并有佳作出现。在诗歌方面,比较注重形式,内容空洞,即嫌荒秽。较有成就的是谢灵运、谢朓的山水诗。谢朓的诗,文笔清丽,景物细致,情景交融,为李白称道。其他有成就的作家有如鲍照、江淹、庾信等人。南北朝在乐府诗和民歌方面也有不少委婉言情和豪迈抒情的作品,如南朝的《子夜歌》、北朝的《木兰诗(辞)》《敕勒歌》等。从诗歌发展源流的角度看,齐梁在体裁和技巧方面的讲求,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四声”的发现和永明体诗歌的成长值得大书一笔。经过永明体诗人提倡后,我国的诗歌在语言上变得句式整齐,平仄协调。这一运动兴起于齐永明年间,所以,称这种体裁为“永明体”,又称“新体诗”。

【注释】

[1]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3.

[2]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4.

[3]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5.

[4]李方.诗词曲格律新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

[5]章太炎.章太炎讲国学[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14.

[6]周振甫.文心雕龙今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6:56.

[7]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9:131.

[8]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2013:114.

[9]本社编.中国诗词精典[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175.

[10]本社编.中国诗词精典[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94.

[11]本社编.中国诗词精典[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278.

[12]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6.

[13]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8.

[1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9:329.

[15]〔南朝梁〕钟嵘.诗品[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7.

[16]周振甫.文心雕龙今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6:76.

[17]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59.

[18]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71.

[19]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9:505.

[20]周振甫.文心雕龙今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6:46.

[2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9:507.

[22]周振甫.文心雕龙今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6:77.

[23]李炳海.辞赋研究的视角转换[J].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24]周振甫.文心雕龙今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6:398.

[25]周振甫.文心雕龙今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6:46.

[26]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9:82.

[27]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101.

[28]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104.

[29]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105.

[30]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177.

[31]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210.

[32]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211.

[33]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2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