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墨子的政治人才观

墨子的政治人才观

时间:2022-0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君的才智和积极有为影响着人才的选拔。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作为下层人民的代表者,心忧天下,提出了尚贤的人才观。指出天子、诸侯、高位者在治理国家时,没有正确对待人才的问题。墨子认为拥有了上述三个特征就是国家的难得的人才,并且是国家社稷的辅助者。其实这里墨子强调君王选拔人才要讲求方法,抓住要害,不要让人才从自己身边溜走。

第三节 墨子的政治人才观

政治说到底是国家政务的治理,国家治理需要人才,而要在众人中发现人才和甄别人才则需要涉及国家最高统治者。国君的才智和积极有为影响着人才的选拔。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作为下层人民的代表者,心忧天下,提出了尚贤的人才观。现在就这一思想做如下思考:

一、王公大人的使命

1.墨子认为王公大人的为政任务是:“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就是说希望国家富足、人民众多、刑法和政治安定。可见,愿望是好的,对国家和对人民有较大的利处。

2.愿望与实际的不相符合:“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讲的是国家没有获得富足而陷入贫穷,人民没有获得增加相反却减少,刑法和政治没有使国家获得安定而陷入混乱,那么从根本上就会失去他们想要的东西,而得到他们所厌恶的东西。

3.墨子对上述结果的原因分析:“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这里提出观点“尚贤事能”,那么“尚贤事能”是什么意思呢?是崇尚有才德的人和让有才能的人出来做官。指出天子、诸侯、高位者在治理国家时,没有正确对待人才的问题。同时,也告诉我们人才在国家政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4.人才的重要作用: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5.得出本段的观点: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综上所述,本段通过分析王公大人失去所欲在于不能尚贤事能原因后,得出人才对于国家的作用,也从反面来论证尚贤事能的重要性。

二、如何众贤呢?需要强调的是众贤的含义为使贤能的人增多

1.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应该怎么样做为例,强调一定要“富之贵之、敬之誉之。”意思是使有贤能的人富并且使他们尊贵。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善射御之士增多。

2.贤良之士的特征为:“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墨子认为贤良之士有三个特征。一是在道德行为上纯厚;二是拥有良好的口才;三是具有很丰富的治国知识和经验。墨子认为拥有了上述三个特征就是国家的难得的人才,并且是国家社稷的辅助者。而且要使有贤能的人富并且使他们尊贵,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贤良之士增多。

三、举例来突出说明君王选取人才之法

1.古者圣王之为政的要诀:“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指的是行为不义的人就不让他富有,不让他尊贵,不让他亲密,不让他接近。可见,在圣王心中拥有正义行为的重要性。

2.四种人闻之后的言论。第一种富贵人闻之,皆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富贵也;今上举义不辟贫贱,然则我不可不为义。”第二种亲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亲也;今上举义不辟疏,然则我不可不为义。”第三种近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近也;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第四种远者闻之,亦退而谋曰:“我始以远为无恃,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辟”通“避”)

四种人闻后的言论,说明他们要行义。那为什么要行义呢?其实字里行间已经做了说明,那就是“上举义不辟贫贱,举义不辟疏,举义不辟远。”就是说君王提拔合乎道义的人不避开贫贱,不避开非亲属关系,不避开疏远。

四种人的行义影响是“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闻之,皆竟为义。”

3.为什么会出现争相行义的盛况呢?墨子认为就在于“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意思是,君上用来役使臣下的,是尚贤使能;臣下借以奉事君上的,是行义。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得出的结论,墨子打了形象的比喻。现在来看这个比喻,比喻的内容为“譬之富者有高墙深宫,宫墙既立,谨上为凿一门。有盗人入,阖其自入而求之,盗其无自出。是其故何也?则上得要也。”讲的是,就像富贵的人,有高墙、深邃的房屋,宫墙已经立好了,谨慎地在墙上开凿一道门。如果有强盗进入,关闭他所由进入的地方再去寻找盗窃者,强盗就没有逃出的通道。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君王抓住了关键。其实这里墨子强调君王选拔人才要讲求方法,抓住要害,不要让人才从自己身边溜走。

四、尚贤的具体方法

1.古者圣王尚贤的原则:“列德而尚贤。”意思是,给有德行的人安排职位并尊重有贤能的人。

2.尚贤的具体方法。

首先要有一种人才观。人才到底是那些人,人才难道就是那些高官贵人和知识分子吗?不一定,人才其实在各个阶层都有。在国君眼中人才应该是没有阶层的分别。我们的圣王就做得很好,能够认识到在社会的底层也有杰出的人才。文中写到“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即使身处农业、手工业或市集的人,只要他们有能力,具有真正的才学,就要去发现并且要举荐。

其次要重用他们。如何重用呢?我们来看墨子的认识:“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就是要给他高高的官爵,给他厚重的俸禄,使他们担负一定的工作,果断地给予他们行使政令的权力。换言之,国君要在三个方面给予,一是爵位,二是俸禄,三是行政权。同时,还指出这三个方面的给予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来看文中是如何叙述的?“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就是说爵位是使人民尊敬的条件;俸禄是使人民信任的条件;行使政令是使百姓畏惧他的条件。总之,“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做成事情。

再次讲具体如何去运用他们。墨子认为应该“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即以德行来安排职位,按功劳来评定官职,按功劳的大小决定赏赐的多少,衡量功劳的多少而分配俸禄。

3.独特认识观:关键在于是否有才能。墨子认为:“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此句的含义为所以做官的不会有永远的富贵,而百姓也不会自始至终处于贫贱之中。有才能的人就选用他,没才能的人就使他居于下位。推举人才要符合公义,避免受到私怨的影响,上面这些就是这句话所说的意思。

4.举例来论证自己人才观的正确性。

实例一:“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意思是古代尧帝在服泽这个地方的北边选拔了舜,把国家政务交给他管理,天下就安定了。(阳:山之南、水之北都称为阳)

实例二:“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意思是,禹在阴方这个地方选拔并任用伯益,把国家政务交给他管理,九州就平定了。

实例三:“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意思是商汤在厨房之中选拔并任用伊尹,把国家政务交给他管理,他的谋略得以成功运用。

实例四:“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意思是周文王从从事渔猎这一职业中推选并任用了闳天、泰颠,把国家政务交给他们管理,居住在西部的各个部落都臣服于商朝。(罝:捕鸟兽的网)

总之,“故当是时,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竞劝而尚德。”意思是所以在这个时候,即使是俸禄优厚和地位尊贵的大臣,没有谁不敬惧并且警惕和害怕的(施:通“惕”,小心谨慎);即使是在农业上从事农耕的人或者在手工业作坊里掌握技能的人,没有不争着勉力去崇尚道德的。

5.士的职责是什么?“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讲的是士这种人能用为得力助手(承嗣:承和嗣都有继承的意思)。

士人的重大作用是什么?作用就是:“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士人让君主的谋略不会穷尽,身体不必劳苦,美好的名声得以确立且功业有成,美好的事物能够显著而丑恶的却不会发生,就是由于得到了“士”的缘故。

五、中心论点: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原文为:“是故子墨子言曰: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第一个“尚”通“倘”)

因此墨子说:“治国顺利时,贤士不可不选用;治国不顺利时,贤士不可不选用。倘使效法和遵循前人的学说或行为,奉行尧舜禹汤之道,就不可以不尊崇贤人。尊崇贤人,是国家政治的根本啊。”

本篇主要探讨崇尚贤能与政治关系的问题,墨子提出尚贤是“为政之本”的方略,主张统治者要打破统治阶层的界限,不仅要从社会各阶层中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人,给他们以应有的地位和权力。同时将那些尸位素餐的人逐步撤掉。这的确对当时广大平民阶级有利,有利于他们争取属于自己的正当利益,这无疑有着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