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傅相力持和局

李傅相力持和局

时间:2022-0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举国之民以事关军国,只得勉从。中国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接了倭国回书,即行奏知皇上,并述倭廷无礼,有启兵衅之意。傅相此奏,实有自知之明。乃聚会于贤良寺前,商议联名封章入奏,力请与日本开仗。皇上领了太后懿旨,翌日早朝出谕兴师伐倭之事,李傅相闻言出班启奏曰:“圣上既欲开仗,臣有一计可以敌倭。”

第三回 李傅相力持和局 倭政府横索兵资

却说傅相自奉了圣谕,于是回署写成哀的美敦书,交发总署,邮寄倭廷。倭政府接了是书,即行照奏倭主。倭主闻奏,乃大集群臣,问当以何言回覆中国。佥曰:“我朝未兴救韩之兵,久有侵吞中土之意,奈师出无名,难逃公论耳。今东学之乱,我兵得藉此生端,此天赐之机会,千载一时也。按中国哀的美敦书之来意欲逞干戈,若论战,则我国以整整之军容、素练之士卒,而挡中国乌合之众,尚何患其不胜哉!”倭主曰:“明欺大国,得毋见罪欧洲之雄邦?”佥曰:“目下依臣愚见,不如先礼后兵。回答中国,谓我军不惮千里而来讨平韩乱,实无别情,欲保护商民起见。而我费尽兵饷以助朝鲜,劳师远出,平匪之功理当懋赏。请中朝代韩赔我兵费五十万两,我兵自退等语。如中国肯赔我款,则实受其利,日后再作良图;若不允时,我国在韩之兵便可乘机生事,侵犯韩疆则师出有名矣。”倭主闻奏,绝口称善,谕令依计而行。

倭官领了廷谕之后,一面照计回答中朝,一面令各部院商议,筹集军需以便开仗。武备院深惧兵士太少,不敷调用,乃设下新例,张贴告示,令富者捐助巨款以应军需,贫者每户必须出丁一口以充兵数,倘查得匿而不出者,必按律治罪。无论从军之人是否孤儿独子,亦一体冲锋陷阵。各行生理,皆要厚征军费。举国之民以事关军国,只得勉从。

中国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接了倭国回书,即行奏知皇上,并述倭廷无礼,有启兵衅之意。皇上闻言大怒,立欲发兵伐倭。傅相李鸿章奏曰:“知彼知己,百战百胜。如我国与倭交战,臣不知藉何策以取胜于人?我国虽地大物博人多,所不宜战者有五。”皇上问:“何谓五不宜战?”李傅相奏曰:“中国兵勇虽多而素不操练,临事合而成军,不知阵法,所以不宜战者一也。枪炮药弹平日储备不多,一旦有事,必从外洋购取,道途远隔,接应恐不相继,至误大事,所以不宜战者二也。中国地大港多,防不胜防,守不胜守,倭客我主,又不知其攻击何处,战舰太少,调用不敷,首尾不能相顾,所以不宜战者三也。倭人商务极小,我国商务极大,倘一旦用兵,商务必有阻碍。泰西之国所以与我修好者,皆念在通商起见,倘一旦构兵起衅,商情或有阻碍,西人或从中生端,且绿林匪类从而四起,内外难防,所以不宜战者四也。现数年来,中国时事多艰,国用不敷用度,况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六旬庆典将届,巨款待需,所以不宜战者五也。依臣之见,到不如权且赔款,然后将国政大修,训练士卒,以为后图,方是妙策。”傅相此奏,实有自知之明。圣上方欲息拒倭之心,而京中大小臣僚早已探闻傅相劝皇上赔款请和之议,有翰林院百余名咸抱不平,皆谓傅相心怀私见,自保身家,日本蕞尔小邦,财薄民稀,何得任其欺我上国耶?乃聚会于贤良寺前,商议联名封章入奏,力请与日本开仗。

皇上览过奏本,圣心犹疑未决,即日命驾至南海宫,见过慈禧皇太后,奏知此事。慈禧皇太后闻奏大怒曰:“倭本小国,藐视上邦,岂可以赔款请成,以失国体?自当兴兵问罪。倘患军饷不敷,可将六旬万寿举行庆典之款拨出一半,以资用度。”皇上领了太后懿旨,翌日早朝出谕兴师伐倭之事,李傅相闻言出班启奏曰:“圣上既欲开仗,臣有一计可以敌倭。”不知所献何计,且听下回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