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关雎鸠在河洲

关关雎鸠在河洲

时间:2022-0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在劳动过程中产生语言,然后逐步产生文字。于是,他便认为这是一种药,捡上到中药店里去卖。这个人是金石学家,正在研究金文。他有一次生病,抓了中药。汉字把所有的华人紧紧地联结在一起,它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而且我认为中国的文字,不但实用,而且艺术。从文学来说,任何民族,不光是中国,英国,最早、最发达的文学样式是诗歌,中华民族也是这样。最早的中国文学是原始歌谣。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周南·关雎》


中华民族历史非常悠久,这是凡炎黄子孙皆引以为自豪的。我们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但是从文学上讲,并没有那么长的时间,因为人类先有语言,后有文字,任何民族都是这样。在劳动过程中产生语言,然后逐步产生文字。有了文字以后,用文字把流传的历史写下来,就成为历史文献记录。我们中国夏、商、周三代,夏是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商是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大约公元前15世纪与14世纪之交,也就是公元前1400年左右,中华民族的文字已经产生了。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字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文字是人类社会从蒙昧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文字比较早的是甲骨文,是在殷商的中后期产生的。在殷商时期,文字有两种,一种叫金文,是刻在铜器上面的文字;一种叫甲骨文,是刻在甲骨上的文字。甲骨文从公元前1400年开始产生,一直到公元1899年才被重新发现。

甲骨文的发现很有传奇性,我稍微讲一点。在河南安阳有一个小村子,曾经是殷朝的首都,后来衰落了,变成了一片废墟,叫殷墟。在这个地方,明清时期老百姓在耕地的时候,经常捡到一些甲骨。地里有它,庄稼不好长,老百姓就把它捡出来当垃圾扔掉。有个姓李的理发剃头匠,身上生了脓疮,找医生怎么看也没有用。有一次在地里捡了甲骨,甲骨比较松软,他无意识地用甲骨的粉朝自己的疮上抹弄,结果奇迹出现了:脓水干了,不长时间就开始愈合了。他觉得这东西非常神奇,他有意将手划破,用了它以后也很快好了。于是,他便认为这是一种药,捡上到中药店里去卖。人家不相信,他就把手一拉一个口子,果然抹上它以后伤口很快就愈合好了。中药店一看这样,立马就把它买下来了。当时是论斤,一斤没多少钱,很便宜。这个理发师傅无意中的一个发现,使得记载着中华古代文化的宝贵甲骨源源不断地流到中药铺里。

开始的时候这也并没有引起注意。1899年,原首都图书馆先前所在的安定门那个地方,是国子监。国子监的校长,叫王懿荣,是山东烟台人。这个人是金石学家,正在研究金文。对于金文,即刻在铜鼎上的文字,早在明朝就有人进行研究。他有一次生病,抓了中药。这个人懂中医,有个习惯,每次煎药前先把抓的中药倒出来,一味一味地检看。这次一看,有骨头;骨头上面好像有人工刻的痕迹;再看看笔画,与他正在研究的金文很相像,便大吃一惊。就问这药是哪家药铺买的,并让人去把这些骨头全买回来研究。这一下子,石破天惊,就发现了甲骨文。

20世纪一开头的时候,人类文化史上有两件伟大的事情,一件就是甲骨文被发现,另一件就是敦煌石窟被打开,一个道士王圆箓在敦煌第16窟和第17窟发现了经卷。谁也不知道这石窟里面藏有这些宝贵的东西。有一次,偶尔发现墙壁有一个方形裂缝,他感到很奇怪,弄开一看,哇,原来是个洞口。里面有很多经卷,他怕别人去窃取,把墙重新砌起来。这样一个偶尔的发现,就打开了敦煌石窟经卷的宝库。敦煌石窟被打开也是石破天惊的事情。后来,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日本人把大批经卷给弄走了,我们就不说它了。甲骨文的发现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王懿荣去世以后,中国研究甲骨文最有名的人,我简单地介绍一下。一个是刘鹗,字铁云,除了是文字学家,他还是小说《老残游记》的作者。他也非常喜欢甲骨文,收集了很多甲骨。甲骨开始是一斤一斤地卖,后来变贵,就一块一块地卖。再后来一个字一个字地卖。国人有这个不好的习惯,什么东西一值钱,什么东西就有造假。老百姓看到甲骨卖给洋鬼子价钱挺好的,就在猪骨头上仿刻,然后埋在地下,然后挖出来说发现甲骨了。老外也不知道,买了很多假的回去。这是我们很不好的一种习气。有个法国人到河南收甲骨,收到几万片甲骨,但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运不出去。这位法国人就将这些甲骨埋在山东大学的校园里,可是等战争结束他再挖出来时,已经全都腐烂了,非常可惜。若能运出去,就能保存下来;不管存在哪,反正存在人世间。现在对保存在国外的甲骨,我们都用录像录下来,加以研究。在甲骨研究上很有成就的第一个人就是刘鹗,他把收集的甲骨分类整理,出了一本书,叫做《铁云藏龟》。再后来的著名研究者就是王国维。他留学日本回来后喜欢古文字,可是他当时没有甲骨。有一个外国人,记不清叫什么名字了,就请他(王国维)来研究,开始发表文章都是以这个外国人的名字来发表,后来人们才知道,文章不是那个外国人写的,而是王国维写的。

文字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认为中华民族之所以几千年能够凝聚在一起,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有汉字。汉字把所有的华人紧紧地联结在一起,它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而且我认为中国的文字,不但实用,而且艺术。

从文学来说,任何民族,不光是中国,英国,最早、最发达的文学样式是诗歌,中华民族也是这样。因为诗歌与劳动生活紧密相连。我是很赞成马克思这个基本观点的,即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起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就像鲁迅先生所说,人类最早的诗歌起源于一起干活,在一起抬木头,木头很重,为了协调动作,便打号子:“杭育!杭育!”这就是最早的诗歌。它本来是用来协调劳动动作,后来在“杭育——杭育”这种节奏里加上文字,这就变成诗歌了。鲁迅说,如果说我们中国诗歌最早的流派的话,那就是“杭育派”。诗歌起源于劳动,这是应该明确的一个基本观点。

最早的中国文学是原始歌谣。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原始歌谣是文字产生以后记载下来的。例如殷商时期的歌,其中很有名的一个歌,叫“弹歌”,它是《吴越春秋》中记载的: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

这是最早的原始诗歌,写的是打猎生活。人类最早的生产方式是狩猎,然后才转向农耕、养殖。“断竹”就是折下竹子;“续竹”,有一种说法是把竹子接上,我认为没准儿是在制作小工具;“飞土”有一种观点认为是拿土块砸,我理解是先断竹,后续竹,然后把土块放在上面弹射出去。“逐宍”这个“宍”代表野兽的意思。这个“逐”,古代“追逐”本来是两个意思,追人叫做“追”,追野兽叫做“逐”。现代汉语文字许多文字,本来意思不一样,现在意思都一样了。我举个例子,像“学习”,在古代“学”是针对还不知道的知识,而针对已经知道的知识叫“习”,复习复习,温习温习。可是现代,“学习”是一样的了。又例如,“行走”,“行”是这样行(示范“走”的动作),“走”是跑的意思。但是现代的“行走”是一个意思。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的一个原始歌谣,它是最幼稚的,最初步的。两个字是一个节奏,这是最基本的节奏。以后的诗歌,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那是四个字一句;再后来,如“白日依山尽”是五个字一句,是“二二一”或“二三”;“无边落木萧萧下”可以“无边——落木——萧萧下”,也可以“无边落木——萧萧下”。

另外,原始歌谣还记录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神化和崇拜。当时生产力非常低,人们战胜不了自然,就相信语言的力量,相信咒语的力量可以改变自然,于是把自己的理想和愿望用咒语的形式说出来。例如发洪水了,就希望“水归其壑”:水呀,回到你的地方去吧!

第二方面是上古神话。神话产生于什么时期,已经很难准确地说了。因为《山海经》啦,《淮南子》啦,都是春秋战国以后才编成的典籍,但记载的故事并不是这个时候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神话是人们用一种幻想的形式战胜自然。上古神话,如大家都知道的“女娲补天”,这是中国的创世神话。天的东南角突然塌下来了,女娲炼五色石,把它熔化了,用勺子舀上往天上补,凝固后天就补起来了。这个神话在中国文学上影响是很大的。唐代诗人李贺曾写诗说,“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就是说艺人李凭箜篌弹得非常非常好,弹箜篌的清脆声把女娲补天的地方都震裂了,天上的雨水漏下来了。另外还有创人神话——“女娲造人”。世界上原本没有人,她便用黄泥巴捏成一个男的,捏成一个女的。后来说,捏人太费劲了,得抟到什么时候!后来就把土放到水里搅和搅和,搅成泥浆稠稠的,用一根绳子放在里面一浸,拿出来一抖,一个泥珠子就变成一个人。往后又传说,女娲用手捏的人,都是做官的人;用绳子抖了出来的人都是老百姓。这种说法显然是阶级社会产生以后的产物。这样的神话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例如,明代的民歌唱年轻男女相爱,爱得不得了,女的就唱:“傻俊角,我的哥!和块黄泥儿捏咱两个。捏一个儿你,捏一个儿我,捏的来一似活托;捏的来同在床上歇卧。将泥人儿摔破,着水儿重和过,再捏一个你,再捏一个我;哥哥身上也有妹妹,妹妹身上也有哥哥。”(《汴省时曲·锁南枝》,见《南宫词纪》卷六)

再如“夸父追日”,这也是有名的神话。夸父追赶太阳,追赶不上,天气非常炎热;他口渴了,到大河里饮水,把整条大河都喝干了。但这也不解渴,就渴死了。临死时把他的拐杖一扔,化作一片桃林。这是古代人对理想的一种追求,对战胜自然的追求。

另外说一下“嫦娥奔月”,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是射太阳的英雄。天上曾经有十个太阳,十个太阳出来以后,天下大旱,禾木都枯焦了。这不行,后羿就去射太阳,射下九个太阳,而最后一个太阳就躲起来。后来人们沿着这个神话续讲,说太阳躲起来了,天下一片黑暗,冰天雪地。没有太阳就没有温暖,大家说,得赶紧把剩下的那个太阳找回来。太阳说,我不回去,一回去就会被射掉。那么,咱们约好,每天雄鸡叫三声你再出来,这样就平安无事了。这是后人加上的神话。后羿的妻子嫦娥,吃了不死药,身体飘起来,奔月去了。这是我们中国一个非常美丽的故事。在荒凉的月亮上,一个人孤苦伶仃,多寂寞——“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这是中国古人对宇宙自然的看法。现代人类有飞机、火箭和飞船,而且1969年登上了月球。后人写诗歌,如果写到嫦娥就会代指明月。苏东坡脍炙人口的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最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就是美人,就是指嫦娥;嫦娥又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赏美丽的明月。我在北京,你在广州,这不要紧,可以用月光来传达我们相思之情,传达我们的思念。所以“嫦娥奔月”也是一个非常美的神话。

另外如“精卫填海”,它写炎帝的女儿女娃到东海游泳,水很大,把她淹死了。她死以后,灵魂就化为一只鸟,叫精卫鸟。她每天从西山衔一块块小小的石头,或者一块块小小的木头,飞到东海扔下去,她发誓要把大海填平,因为海把她淹死了。这种复仇精神,也是非常可贵的,一个民族应该有这种精神。每当中华民族到了危难时刻,都有人弘扬这种精卫填海精神。如陶渊明写的诗:“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是了不起的。顾炎武在明朝快灭亡的时候,也写诗歌颂精卫精神。

这些神话故事,都是古人愿望的反映。当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还非常幼稚,但人总是生活在一种希望之中;一个人要是没有希望,他一天也活不下去。神话就是把希望理想化,所以神话是非常宝贵的。神话是后来文学的丰富宝藏,很多成了小说、诗歌的题材。

我们开始讲的原始歌谣,后来发展成灿烂的诗歌。而上古神话则后来发展成散文、小说。这是我讲的第一个内容。

第二个内容,讲先秦的诗歌。秦代以前中国的文学,除了上面讲的原始歌谣和上古神话之外,主要的形式一个是诗歌,一个是散文。而在诗歌方面又主要是两个:一个是《诗经》,一个是《楚辞》。从时间上说,《诗经》是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大约公元前600年前后。当中哪一首诗产生于哪一代,这已经不可考了。《楚辞》到什么时候呢?是到战国的中期,作者是屈原,他生在公元前340年,生年大体是没有疑问的,可以从《离骚》得到考证;但他的卒年公元前277年是有疑问的。您不要记这么细,只要记住一个大历史坐标,就是公元前300年。另一个大历史坐标请您记住,这就是公元前500年。从公元前551年到公元前479年,这是孔子的生卒年。孔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第一伟人,最伟大的人,没有一个人的影响像他那样深远,那样丰富。他的《论语》一共是20篇,511条,以后讲散文时再细讲。有一种说法,说《诗经》是由孔子整理的,从文献的研究来说,这种说法是不可靠的。因为在孔子8岁时,就是公元前544年左右,已经有“诗三百”这样的文献记载了,“诗三百”就是《诗经》,因为到汉代把“诗三百”捧到经典的地位才渐渐被称为《诗经》的。虽然孔子编纂删改《诗经》是不可信的,但是孔子非常推崇《诗经》,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他还说“不学诗,无以言”——如果不学诗,一个人就没法开口说话。我在给大学生讲课时说,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不管走到哪里,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和最突出的事情都应该记住。像公元前500年,中国有个孔子在那里,公元前300年有个屈原在那里。反过来说,《楚辞》的时间是战国的中期,就是公元前300年。战国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与屈原同时代的还有孟子,有庄子、荀子,都是生在公元前300年之前,去世在公元前300年之后。《诗经》是公元前600年,《楚辞》是公元前300年,这个之间相差多少年?大约300年。这300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低谷,又正好是散文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中国散文有四大高峰,第一个便是先秦散文。从春秋的后期到战国的前期,中国的社会发展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社会形态也要求文学艺术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时候的诗歌几乎是一张白纸,散文却应运而生。

从地域方面说,《诗经》主要是黄河流域中原文化的结晶,它一共有305篇,国风是160篇,雅是105篇,颂是40篇,内容涉及当时的15个诸侯国,地理位置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山西、河南、陕西、河北、山东等省份,即黄河中下游地区。而屈原是楚国人,楚国在现在的湖南、湖北等一带,所以《楚辞》是长江流域南方文化的结晶。这是第二个概念。第一个概念是时间方面,第二个概念是地域方面。

第三个概念,《诗经》主要是民歌,是集体歌唱。哪一首诗的作者是谁,现在已经无从知道了。而屈原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留下姓名的伟大诗人。从《诗经》到屈原,中国诗歌发生了一个伟大的飞跃。什么飞跃呢?就是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歌唱,独自抒发自己的心胸、自己的理想,对祖国、对家乡的爱。

《诗经》一共305篇,早先取其概数称为“诗三百”。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到了汉代,董仲舒把其他“百家”都排斥了,独尊儒家,把“诗三百”捧为《诗经》,“经”就是经典。我们知道,经是不能改变的,只能认识它,不能篡改它、修正它。汉代不仅把“诗三百”捧为《诗经》,而且摆在“五经”之首,所谓“五经”就是诗、书、礼、易、春秋;诗就是《诗经》,书就是《尚书》,礼就是《礼记》,易就是《周易》,春秋就是孔子写的第一部历史著作《春秋》。而屈原的作品《楚辞》保留下来是25篇,其中有3篇是伪作。其中最有名的作品是《离骚》。而《诗经》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国风》,因此中国有个词,叫“风骚”。风骚并称表示文采才华。这本来是个很好的词,但在流变过程中就变味了,如说一个人“你挺风骚的”,他会很生气的。毛泽东诗词中有“风骚”表示正面意思:“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诗经》的主要精神是什么呢?是反映社会现实,男女爱情的歌唱。大而言之,世界就是两个世界,一个是人以外的客观世界,一个是人以内的主观世界。人以外的客观世界,社会、战争、自然灾害都是客观世界。人以内的主观世界,喜怒哀乐、人的悲哀、理想、快乐、慰藉等等都是人的内在世界。《诗经》在反映客观世界方面有很多好的诗篇,例如像《伐檀》反映的劳动生活:“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你春天不播种,秋天不收获,怎么拿走别人这么多的粮食?“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你不去打猎,你们家里怎么挂了这么多野兽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有一种解释是,你们不干活却得到好吃的,不是白吃饭吗!尽管有不同理解,但有一条,这首诗反映了阶级社会开始产生了,这是一个劳而不食、食而不劳,劳而不获、获而不劳的不平等的社会。

《诗经》的内容除了对客观社会的描写以外,就是对爱情的歌唱。它的第一篇是什么?就是《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丽的女子是男子的好配偶。然后就写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写得非常非常生动。在《诗经》中对爱情的歌唱,就像早晨的露珠一样晶莹剔透。另外有一篇《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写男女约会,男的已经来了,女的故意躲起来,小伙子急得不得了:“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然后女的出来了,送给男的一个彤管,小伙子特别特别高兴,看得非常非常宝贵。有一种说法,彤管是笔,而有人说是茅草。但不管怎么说,它表明一件普通的东西,一旦染上爱情,就变成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信物。而信物在相爱的人的眼中,比什么都宝贵。所以诗最后说:“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不是因为彤管美,而是因为它是美人赠送的。另外,《蒹葭》也很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它写出了人的一种追求,心爱的人可望而不可即,可求而不可得,那样一种朦胧的状态。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在哪里?在追求的过程中。一旦得到,再美好的心态也会发生变化。

《诗经》的形式,我想讲两个方面。我刚才说,原始歌谣《弹歌》是两个字一句,而《诗经》基本句型是四个字一句,即所谓的四言诗。而从《诗经》以后,四言诗就不是主流了。汉代的《乐府》诗是五言诗。写四言诗,只有个别人写得很好,例如,曹操,他写《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杜康”是什么?是最早造酒的人,代指酒。在中国诗歌发展的长河中,诗歌的句式,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两言,到四言,到五言,到七言。另外,《诗经》在章节方面有一个特色,每一段结构上完全一样,只在关键的地方有几个不同字词。这种重复形式叫“复沓”。例如写一个失恋人:“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你看,只改变了四个字。在以后的民歌中,经常有这种“复沓”形式。这种“复沓”形式表明了一种情感,在一次歌唱之后,还可以反复歌唱。它的缺点是比较呆板,是简单重复。所以后来的文人,很少这样写。

在艺术表现方面,《诗经》最大的特色,最多的手法是“比兴”。所谓“比”,以此物比彼物,如说,她的脸像苹果一样;所谓“兴”,是先描写一件事物作为开头,但下面写的并不是这件东西,而是别的。我举一个例子,你就知道了。如“山丹丹开花那个红艳艳,革命人民跟着毛泽东”,“山丹丹开花”与“跟着毛泽东”是没关系的,它是一种兴起,不能一张嘴就唱“跟着毛泽东”。在《诗经》当中有“比”,有“兴”,有“比兼兴”,例如像“关关雎鸠”就是“比兼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雎鸠鸟和鸣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永久、纯洁,这是“比”。先写“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然后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叫“兴”,所以叫“比兼兴”。“比兴”的手法是《诗经》最常用的一种手法,对后来的影响很大。

再谈《楚辞》。《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从内容上说,其中最重要的是《离骚》。《离骚》是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中国古典诗歌中最长的诗歌,一共有2470多个字。像《孔雀东南飞》也才1785个字。它是最长的、最伟大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屈原抒发自己理想和抱负的政治抒情诗,非常非常之了不起。屈原的其他作品,如《九歌》,一共11篇。《九章》一共9篇,都是写神话传说中的神,山神、河神、湖水之神等等。“九章”是后人给的概念。把屈原的9篇东西放在一起,叫《九章》。还有《天问》。

屈原的作品以《离骚》为代表,它最大的特色,我认为是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祖国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求真理,百折不挠;“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只要我认为心中美好的东西,美好的德行,美好的理想,哪怕是九死也不后悔,这样一种九死不悔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方面,或者重要的核心。屈原对自己祖国、自己家乡有着深厚的情感。当自己祖国的首都郢都被攻破以后,他写了著名的诗歌《哀郢》,郢就是郢都,“哀郢”就是为郢都而悲哀。其中最后说:“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鸟不管飞到哪里都要回到自己的故乡,狐狸不管在什么地方,临死的时候都让自己的头朝着自己出生的山丘。鸟者,禽也;狐者,兽也。禽兽尚且有故土之恋,有故土之思,何况人乎?这种热爱故乡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在后来的古诗十九首中有“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也是这种意思,北方的马依恋北方吹来的风,南方的鸟筑巢时总要筑在朝南的树枝上。我们中国是个农耕为主的社会,农村是很多很多人的家乡。一个人对于生养自己的那方热土,一定要有真诚执着的爱。我曾对大学生讲,一个人对生我养我的那方热土没有真诚的爱,他绝对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说他爱国,很可能是假的!是骗人的!连家乡都不爱,还爱什么祖国。因此,热爱家乡的感情决不是狭隘的感情,而是值得珍惜的感情。从屈原开始,就把这种精神融化到中国人的血液中了。

除此以外,屈原还有一种精神,就是“好修为常”,即喜欢自我修养,洁身自好,不管别人怎样,我一定要保住自己纯洁的心灵。在《离骚》中有一名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早晨我饮着木兰花坠落下来的露珠,晚上我吃秋菊落下来的花,这说明他内心纯洁,饮的是纯洁的露,吃的是纯洁的花,这样一种追求,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屈原的25首诗歌中,有一首诗歌叫《渔父》,是后人伪托在屈原的名上,实际上不是他写的。楚怀王本来很喜欢屈原的,后来因为令尹子兰挑拨离间,楚怀王就疏远了他,而且把他流放了。屈原被流放以后形容枯槁,颜色憔悴,孤独飘零,认为自己的好心,楚怀王不明白,自己提出的主张楚怀王不采用,满腔悲愤,在河边徘徊。一个老渔翁见到他,便说,哎哟,你不是三闾大夫屈原吗?怎么落到这种地步?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整个人世都很浑浊,就我一个人很清白;众人都喝醉酒,就数我清醒。“是以见放”,因为这一点所以我被流放了。有一个笑话说,有一个国家人都疯了,就是国王没有疯,但是全国的人都认为国王是疯的。渔父听后就对屈原说:“举世皆浊”,你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你也把那泥水搅起来,把自己身上也搅脏了,和大家一样嘛,一起浊!“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歠其醨”:和大家一起醉不就行了吗!这不挺好吗?屈原回答说:“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古代洗头叫做“沐”,洗身上叫“浴”。我听说,刚刚洗干净头,要拿起帽子戴的时候,要弹弹帽子才戴上去,要是帽子脏不就把头弄脏了?新洗完澡的,要把衣服抖一下才穿上,因为身上刚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脏的话不就把身上弄脏了?后来晋朝有个诗人左思写过“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人要有这样一种高尚胸怀:在千仞的高冈上,把衣服抖一抖;在万里清流里,把脚洗得干干净净。因此有一个成语叫“振衣千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屈原说“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为什么这样呢?“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哪能以干净的身体去遭受不干净的外物的污染呢!所以“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埃乎?”——宁可跳到汨罗江里死掉,葬身在江鱼之腹。这首诗有很多学者认为不是屈原写的,是有人事后记录这样一件事情,混杂到屈原的诗歌中来。25首诗包括了这一首,表现了屈原“好修为常”、“洁身自好”的精神。

屈原农历五月五日投身到汨罗江里,老百姓知道后赶紧划船去救他,所以留下了个“龙舟竞渡”的习俗,说明人民对屈原非常热爱。人们一看没有把屈原的遗体找到,就用河边芦苇叶子包上食物扔到江中,给鱼吃,希望江鱼不要吃我们伟大诗人的遗体,因此有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2300多年来,我们中华民族还是祖祖辈辈端午节包粽子,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一个人真正爱人民,那么人民会一代一代永远爱戴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三个伟大诗人,深得人民喜爱。第一个就是屈原,第二个是李白,第三个是苏东坡。当然杜甫也是深受人民喜爱的诗人,但他流传的故事不如这三个人多。这三个人都是浪漫主义诗人。

再说一点,屈原的诗歌也有四言诗,像《橘颂》。这是他早年写的一首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咏物诗。所谓咏物诗,是把一个事物作为歌咏的对象,如歌咏枇杷,歌咏菊花,歌咏珠穆朗玛峰等等。这首诗歌颂什么精神呢?歌颂橘树“受命不迁”、“深固难徙”。橘树有一种不迁徙的本性。当写咏物诗的时候要记住两条:第一要紧扣住这个事物,看它有什么特点;第二又要脱离这个事物,在歌颂当中要寄托自己的感情,树立一个道理。我们经常说“不即不离”,不完全靠在上面,但又不完全离开。一定要在咏物当中寄托人生的哲理,有情感在里面。屈原的《橘颂》就是这样一首好的咏物诗。《橘颂》歌颂了“受命不迁,生南国兮”这样一种精神,“苏世独立”就是在人世间,头脑要非常清醒,不随波逐流,有独立的想法;“横而不流”就是中流砥柱。屈原这首诗是四言诗,是他年轻时写的,从这里可以看到他诗歌从四言向杂言过渡的一个痕迹。他后来再写诗歌的时候,有五言、六言、七言,杂言为主。中国诗歌从二言到杂言的发展过程中,《楚辞》这个阶段是个不规则的时期,还没有定型。到了汉代,再向前发展,又从不定型逐步走向定型,以五言诗为主。到南北朝的时候,开始有七言组诗。

今天讲的是诗歌,下一讲讲先秦的散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