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陈铭德宴请叶剑英

陈铭德宴请叶剑英

时间:2022-12-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新民报》还有比较密切联系的是田汉。田汉是通过徐悲鸿的介绍和陈铭德相识的。第二天,陈铭德和《新民报》当时的总编辑赵纯继一起来到了新街口林巷田汉的住处。陈铭德自然不会怠慢,听说了之后,当即在北平路40号的寓所里宴请叶剑英。《新民报》方面出席的只有陈铭德、邓季惺和赵纯继。可以说,这次宴饮聚会是陈铭德思想转变的一个关键。在《新民报》上,共产党也是一直被称为“共匪”的。

与《新民报》还有比较密切联系的是田汉。田汉是通过徐悲鸿的介绍和陈铭德相识的。1934年年底,田汉和阳翰笙被国民党逮捕,后来经徐悲鸿和中央大学教授宗白华以身家性命担保才设法将他们营救出狱。

1935年秋的某一天,南京城里的一家小饭店里,陈铭德和徐悲鸿正在那里小酌。他们的话题从《新民报》谈起,最后就不知不觉地谈起了田汉。因为徐悲鸿知道陈铭德一直求贤若渴,想要找一些文笔好的人为《新民报》写文章。而田汉、阳翰笙刚刚出狱,没有收入,生活也成问题。让田汉和阳翰笙给《新民报》写文章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徐悲鸿这样想着,自然就高兴起来,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兴奋地说:“你天天要找人写文章,田寿昌(即田汉)、华汉(即阳翰笙)都在南京,你为什么不去找他们?”

徐悲鸿的一句话提醒了陈铭德。陈铭德兴奋地问道:“他们出来了?”徐悲鸿呷了一口酒,放下手中的酒杯,炯炯有神的眼睛直直地看着陈铭德,轻轻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陈铭德和《新民报》当时的总编辑赵纯继一起来到了新街口林巷田汉的住处。双方一拍即合,在后来一年多的时间里,田汉为《新民报》写了六七万字的文章。在文字交往过程中,田汉与陈铭德也成为了要好的朋友。后来根据工作的需要,田汉去了上海,为《新民报》撰稿的事情就中断了。

1937年10月,上海沦陷,田汉又从上海回到南京。这时,《新民报》的总编辑赵纯继闻讯去看望他。那时,田汉和赵纯继已经是老朋友了,无话不谈。田汉不客气地对赵纯继说:“叶剑英参谋长在南京,叫你们老板请请客嘛。”赵纯继就将田汉的话如实地学给了老板陈铭德。陈铭德自然不会怠慢,听说了之后,当即在北平路40号的寓所里宴请叶剑英。当时任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的负责人廖承志也一同参加了宴会,还有田汉、田汉的夫人安娥、田汉的三弟田洪。《新民报》方面出席的只有陈铭德、邓季惺和赵纯继。人们在宴席上谈得非常愉快,叶剑英即兴为在座的《新民报》主要负责人讲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八一宣言》,分析了时局的变化,说明了共产党全面抗战、持久抗战的方针,一席话对陈、邓、赵都是一次非常大的触动。当时,国民党方面还没有形成持久抗日的观念,亡国论还像浓密的阴云一样笼罩在人们沉闷的心头。通过这次宴会,陈铭德和邓季惺对共产党、共产党的政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此他们对共产党高层领导人增加了信任,彼此加强了了解和友谊,为日后的成功合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在宾主双方意兴正浓的时候,热情、乐观、活泼的田汉即席赋诗一首:

原来国事尚可为,一片英气郁浓眉。

尽使大陆成军垒,直至倭寇投降时。

可以说,这次宴饮聚会是陈铭德思想转变的一个关键。虽然国民党的势力和共产党的势力比较起来仍然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陈铭德似乎从叶剑英的韬略和田汉的热情中,从身边的这些共产党人身上的勇敢中看到了国家和民族的一缕希望。而且,陈铭德是何等聪明机智的一个报人,他知道办报纸的难处,他也知道办报纸需要结交各个方面的朋友。所以,顺应时局变化的需要,陈铭德开始了他的转变。抗战爆发之前,中共和红军在重庆的报纸上一直被称为“匪”,是蒋介石“剿灭”的对象。在《新民报》上,共产党也是一直被称为“共匪”的。但是抗战爆发之后,一切都变了,蒋介石宣布解除了党禁,承认了红军和南方红军游击队的合法地位,释放了一大批共产党和政治犯,并且成立了包括中共代表在内的国防参政会……共产党已经成为了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陈铭德将眼前这一切都清晰地看在了眼里,这就是他了不起的见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