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林则徐三游焦山

林则徐三游焦山

时间:2022-12-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1984年中华书局版《林则徐集·日记》,林则徐前后三次游过镇江焦山,是否还有第四、第五次,我不知道,这里仅就该集所收日记来说。林则徐的三游焦山,两次是主动游了焦山,一次是“辞不获已”而去,有点勉强。林则徐这次登焦山,似乎是纯为看杨继盛手迹而来,到的地方只是松寥阁和仰止轩而已。林则徐到镇江,金山、北固也去的,不过只有焦山去了三次,且还记得详细,可见他对于焦山的好感。

根据1984年中华书局版《林则徐集·日记》,林则徐前后三次游过镇江焦山,是否还有第四、第五次,我不知道,这里仅就该集所收日记来说。林则徐的三游焦山,两次是主动游了焦山,一次是“辞不获已”而去,有点勉强。作为道光间的名臣,林则徐到过的地方不少,大都是公务,上京考试、出京支持地方考务、做地方官,他总是忠心耿耿、风尘仆仆。他也曾为了贯彻皇帝的禁烟,做了道光的替罪羔羊,被充军新疆,辛苦备尝。他的一生,除了东三省、蒙古、西藏外,别的地方均多有涉足,但日记中记载最详细的游览地却是焦山。买《林则徐集·日记》原想看看他在吴中山水间的行迹,孰料这方面颇令人失望,譬如他到苏州,仅记“(道光二年闰三月初九)晚乘扁舟往虎丘,即回”寥寥数字,无一言提到虎丘的景致。然而,镇江焦山在林则徐笔下,似乎就多了很多内容。

同样是道光二年(1821年)闰三月,四天后的十三日:

晨起答拜袁介庵,遂作焦山之游。从象山脚登舟,瞬息至定慧寺。周回十六庵寮,皆抱山为屋,就中水晶庵、自然庵、松寥阁、焦隐士祠(隐士或云焦先,或云焦光,汉、魏间人也)四处最善。焦祠之后供杨忠愍(继盛)公像,并藏忠愍墨迹数事,阮芸台宫保物也。惜主者他适,未得借观,为怅然者久之。其东南御书楼,楼下庋周鼎一,即世所传焦山鼎也。《瘗鹤铭》原石破碎,嵌以他石,立于定慧寺门之旁,翼亭其上。又水晶庵前之竹间,亦有《瘗鹤铭》石刻,即乾隆间陈恪勤(名鹏年,湖南湘潭人,漕督)所钩摹者也。水晶庵中有张文贞(玉书)诗翰一幅,书殊遒劲。此外匾对石刻多王梦楼太守(文治)所书,又有一联:“山月不随江水去;天风时送海涛来”,为陈恪勤所书,跋云:“不知何人句,闻山僧常诵之。余记原句乃朱子游鼓山涌泉寺诗: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后人曷可僭易其字。拟他时更书一联正之。”……

前不久,正好有镇江一行,特地看了看焦山。镇江的山,与南通一般,都是沿江突起,有山有水,风景不错,且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很值得一看。不过所不同于吴中者,乃在粗,譬如对山石、泉水的经营不够,或者说,就是山上少有奇石清泉,不像虎丘、天平那样满山奇石飞流,数不胜数,镇江的山,胜在看人文景观。譬如北固之甘露寺,焦山之《瘗鹤铭》,金山之法海传说,等等。林则徐看的也是人文遗存,多关注墨迹、古物、摩崖、联语。清道光年间,人们赴焦山是从象山脚登舟,如今也是。不过那个林则徐笔下的象山,如今在山腰的石上镌刻了“永象”两字,问当地人,告诉我说:“书上说永象山,我们都叫它象山。”看来,道光时也是称象山吧。在象山脚下乘渡船,到定慧寺,这条线路大概一直没变,如今不过换了轮渡。奇的是,焦山轮渡开得勤,它是一刻不停的,来来去去。我想,要是苏州人,大概不会这样,一定会规定十分钟或二十分钟一班,中间有个停顿。焦山轮渡,在我看,简直是一个奇迹,简直就是一座水上的桥。

我到焦山,也是瞬息到了定慧寺,看放生池的乌龟,看钟楼、鼓楼,看定慧寺的大雄宝殿、罗汉洞、三诏殿、茗山堂等,三诏殿大概就是过去的焦隐士祠,而水晶庵、自然庵等十六庵寮,好像被定慧寺一家独大,吞没了。林则徐去的时候,大概还没有抗英炮台,当然山顶的宝塔也是没有的,山东边的度假区也没有,那里大概是近百年冲积而成,现在成了公园。山下还有面积硕大的焦山碑刻博物馆、乾隆行宫、桂庭和书画苑,所谓乾隆行宫,大概就是林则徐笔下的御书楼吧。山的西边是木栈道,用来看摩崖的,只是这边的摩崖总感觉有坠落的危险,江边三块大石头就是,令人惴惴不安。

林则徐第二次到焦山,仍是道光二年(1821年)六月初一:

茅松坪中翰、袁介庵太守邀游焦山,辞不获已,遂由救生会之小三山馆前登舟,不数刻已达山门。登松寥阁小坐,遇蒋太守(廷瓒),胡刺史(培)、茅八世兄皆在此,即同至仰止轩观杨忠愍公墨迹。其一卷为扬州丁氏家物,节临云麾将军碑,尚系公早岁之作。又一卷《开煤山记》一首,诗三首:一《谪所苦雨寄继津》,一《哀商中丞》,一《元旦有感》。《寄凤洲》札一通,亦寄继津者。继津,都御史霸州王遴,与公为婚姻者也。……阅毕仍至松寥阁小饮,日已西斜,同理归棹,由象山登岸循麓而回。……

林则徐这次登焦山,似乎是纯为看杨继盛手迹而来,到的地方只是松寥阁和仰止轩而已。不知救生会之小三山馆在何处,不过很明显是没有在象山的码头赴焦山,我判断很可能是在如今北固山下的长江宝鼎处吧,当然只是猜想耳。焦山其实由两山组成,后面西北,尚有一座松寥山(现在写作松廖山,甚误)。这里原可以从焦山后山过去,现在似乎成了原始人遗迹的展览处,正在维护不开放。那么这个松寥阁在焦山还是松寥山呢?我想不明白。杨继盛号椒山,与焦山倒是同音,他的手迹放在焦山,也有深意。

道光十五年(1835年)四月初九,林则徐又路过镇江,去了焦山。

陶泉招与兰卿偕游焦山,赴之。陆行至象山脚,登舟对渡,历游自然庵、松寥阁、海西庵、水晶庵、海云庵、海门庵诸胜。退院老僧巨超,号借庵,年七十九矣,壬午岁曾见之,今其健如旧,出诗钞相质,诗亦清隽。又遇僧觉阿,即苏州秀才张莲明也,常住金山,偶来此与借庵论诗。余谓陶泉、兰卿,文字之乐当让若辈矣。饮松寥阁,上灯后始散归。

附录焦山十六房头:海田庵(巨超住)、自然庵、松寥阁、水昌庵(有张文贞字)(恽按:此处整理者误,当为水晶庵)、香林庵(有宝相花)、石壁庵(有张樗寮《金刚经》石刻)、海门庵(竹多而胜)、海若庵、海云庵、观音崖(山后)、别峰庵(山顶)、友竹庵、文殊阁、碧山庵、云深庵、玉峰庵(以上五处俱坍塌无僧)。

这次游览,林则徐到了焦山很多寺院,我这个刚游过的人也目瞪口呆,百五十年前焦山之盛,与现在迥异。现在五十元门票到得焦山,肚子饿了,居然只有方便面,除此以外就是水和冷饮,林则徐两次去松寥阁小饮,真是羡煞旁人。苏州秀才张莲明,在苏州并不知名,不知何以出家而成了觉阿,还是个诗僧。焦山碑刻博物馆里面收有很多碑刻,不知有没有张莲明的份,我走马观花,看到很多明清名人手迹,出来后则一概忘了,只记得大字之祖《瘗鹤铭》如今搞得阴沉沉的,放在光线不好的一个黑屋子里,不知是原件还是放在竹间的陈鹏年钩摹本?

林则徐到镇江,金山、北固也去的,不过只有焦山去了三次,且还记得详细,可见他对于焦山的好感。如今的焦山,还有没有诗僧、名宦的印迹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