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電腦千年蟲與人腦千年蟲

電腦千年蟲與人腦千年蟲

时间:2022-1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這當是希望之所在。前段時間閲報,見一篇文章,題稱《臺港澳文學學科尚未建立》。並指出,臺港澳文學研究發展到今天,已有不少一流學者參與,而古典文學、現代文學研究中也不乏三流學者在濫竽充數。即非尚未建立,亦非三流學者;而且還以若干事例加以證實。但所用乃問號,而非句號。内地於五十年前已曾有,此間五十年來尚未曾有。

進入新千年,兩岸四地之電腦病毒未見引爆,而人腦則有點難以估計。但願老祖宗留下的資源,不致遭到侵害。

這是世紀末撰文所用的一個小標題。因時候未到,心裏頗有些恐慌。但倒數日子,越數越少,却反而覺得很平静。世界亦如此,簡直平静得出奇。

所不同者,可能是著眼點與視野。例如:當第一道曙光出現之時,人們所全神貫注者,乃同一目標,而非此外種種相互關係、限制之處。這當是希望之所在。

但願舊世紀所有造成千年蟲之病菌,都隨著地面上的垃圾,被清掃乾浄。

一 朝菌蟪蛄與過江之鯽

遠一點的情事暫不説,亦非本人所能説,只説眼前聞見。先説見,後説聞。前段時間閲報,見一篇文章,題稱《臺港澳文學學科尚未建立》。以爲有關評論或研究,不具備經典性質,只是對於探索者最早留下足迹之初步描述,未能走向教壇。但對於「一流學者治古典文學,二流學者治現代文學,三流學者治臺港澳文學」之戲言,則不以爲然。認爲這是一種傳統偏見。並指出,臺港澳文學研究發展到今天,已有不少一流學者參與,而古典文學、現代文學研究中也不乏三流學者在濫竽充數。因而似有些不平。這是一位以研究「風景綫」出名之内地學者,經常在臺港澳各種江面上出現。相信乃體會有得之言。爲了增加識見,我曾就此求證於某專門家,其答案乃「非也」。即非尚未建立,亦非三流學者;而且還以若干事例加以證實。這位專門家堪稱開山祖師,臺港澳無人不知,而早在幾年前即已「轉型」———由儒生轉爲儒商。這是聞。一見一聞,一反一正,似已將事情説得很清楚。不過,一接觸到具體問題,却往往被弄得不清不楚。

二十世紀最後一日,香港某報刊載《百年回顧,邁向新世紀》文章。一位大學教授稱:以往香港被視爲「文化沙漠」。時移世易,現在「文化沙漠」之惡謚大概再没有什麽人提起。但以爲:「遊目四顧,那些一年生、一月生、半月生甚至旋生旋滅之枯蓬雜草,『不知晦朔』的『朝菌』,『不知春秋』的『蟪蛄』式的『沙漠文化』,尚斑斑可睹;十年喬木已不易得,敝地擎天的大樹便更爲罕見。」朝菌,或作朝蜏,與蟪蛄,皆爲蟲名。《莊子·逍遥遊》云:「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謂其乃朝生暮死之蟲,生命甚短促。亦正亦反,既肯定,又否定,相信局外人不一定能清楚。

此外,在一次有關傳記文學之研討會上,一位學者於所提交論文稱:「有一句時髦的話,談香港必稱『文化沙漠』,非如此不顯出自己博學高深。」這是否定之否定,應當爲「風景綫」論者及開山祖師引爲同調,但其將香港文學劃分爲新文學與舊文學二類,却似乎不同調。如謂:「大陸上研究香港幾個流行文學作家的學者多如過江之鯽,光是爲研究一個意識流作家的作品而以公費來港考察的學者就多達數十人次。『舊文學』則相反,儘管王韜、胡禮桓、潘飛聲、鄭貫公、黄世仲等人對香港文學乃至中國文學作出過傑出的貢獻,但至今極少有學者投入研究。」不知有關論者是否考慮於此?

二 尋根與刨根

千禧新歲,有記者撰文,提出「中華文化返老還童」。但所用乃問號,而非句號。不知何故。文章稱:「西方以上帝填補科學遺留的人類精神空間,但隨著科學的發展,兩者之間的裂縫越來越難以彌合;在中國,儒家的人本思想、道德倫理思想恰恰可以提供豐富的精神資源、與科學相適應協調。」看起來,電腦與人腦都可能出現問題。不過,我也相信,古老中國,人腦可能特别發達,可能已有更優勝於電腦之處。正如記者所引用李約瑟之斷言———中國傳統文化中保存著「内在而未誕生的最充分意義上的科學」。這是正待開發之資源。

又,據載:中國科學院院士、原華中理工大學校長楊叔子教授近日表示,今届機械專業博士生,必先背誦《老子》及至少半部《論語》,否則不能參加博士論文答辯。楊氏認爲:博士生作爲國家高層次人才,不能不了解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並稱,要求背誦,有三個好處:培育民族責任感、鍛煉形象思維能力及學會如何做人。這是中國通訊社於新歲後一日所發布的消息。題稱《想要戴博士帽,先過「老子」關》。頗有些别出心裁,却不能不爲之一振。

中國人如何對待傳統文化?老生常談。至少整整談了一個世紀。萬千情事,今又從頭説起,實在很有意思。但是,亦不知何故,中國人總喜歡如此折騰。記得十二年前,我答某報記者問,曾揭示這麽個現象:一邊廂紛紛前來尋根,一邊廂却大力刨根,乃至掘祖墳。當時在北國,未見楊叔子,頗有些孤獨;今時居南蠻,獲知消息,慶幸有鄰,説句老實話,還是無法不孤獨。

以下説具體事證。亦來自於華中。某教授以學術交流來澳迎千禧,順道見訪。謂所在學校,原爲一間科技學府,爲著適應時勢,已特别創建人文學院。問:「何以達致這種適應?」主要是實用性,包括技能與技巧。不説也能獲知,當是如何揾快錢(廣東話,快速賺錢),創造高效益。我感到十分驚訝。既然講究快,何必另立名目,於科技中再來個人文呢?因告之:此間以傳習、推揚中國傳統文化爲宗旨。將於經學與詩學兩方面,增進東西文化之交流與融合。謂教書育人,推窮究遠,起碼是一百年。此間有《論語》、孟子、莊子以及《詩經》、楚辭、唐詩、宋詞等科目,文、理科學生都可修讀。内地於五十年前已曾有,此間五十年來尚未曾有。不知以爲如何?答:「目前恐怕尚未能有。」與十二年前之兩邊廂相比,此現象與彼現象不知有無不同。

因此,我擔心:楊叔子之博士帽,不知是否賣得出去?中華文化不知是否重現光輝?而且亦擔心:回歸後各種式樣之掘金者與日俱增,加入過江行列,江面上是否容納得了?因此間堆填工程仍在進行中,江面恐越來越小。雖帶旺旅遊,對於「風景綫」,却未必有利。

步入新世紀,兩岸四地之電腦病毒未見引爆,而人腦則有點難以算計。但願老祖宗所留下的資源,不致遭到侵害。

己卯小寒後一日於濠上之赤豹書屋

原載香港《鏡報》月刊二〇〇〇年二月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