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命与运动

生命与运动

时间:2022-1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早在数千年前,我们的先人就提出了“生命在于运动”的观点,如《易经》·系辞》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由此可见运动的重要性。运动可促使脑血循环,改善大脑细胞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延缓中枢神经细胞的衰老过程,提高其工作效率。开阖运动影响着人体与外界环境气机升降出入的交换。《黄帝内经》曰:“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根于中者,命曰神机。 ”开阖运动一旦失常就会对人的生命造成危害。

《易经》曰:“生生之谓易。”就类似于我们今天说的“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既是宝贵的,又是脆弱的。养生自然离不开运动。经常运动可以保持体力不衰,适当用脑可以保持脑力不减。

无论是西方社会还是东方社会,要想身体好,现代人都应注意,合理饮食,健康运动与和谐自然。

一、动静结合

早在数千年前,我们的先人就提出了“生命在于运动”的观点,如《易经》·系辞》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所说的运动包含了健身运动和养生修炼。 健身运动为阳动,养生修炼为阴静。 这成为了中国养生的两大原则。

《易经》的伟大就在于,它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找到人怎样生活得更加美好的智慧。《易经》提出的健身运动和养身修炼在当下更具有现实意义。如《易·系辞》说:“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xī)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说的就是天地万物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相间的。动与静、刚与柔是一对立统一体,乾卦虽主动,但也有静的一面;坤卦虽主静,也有动的一面。 因此乾坤二卦是动静有时的,养生的原则也应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刚柔相济,总之要运动变化才有生气。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吕氏春秋》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用流水和户枢为例,说明运动的好处,并从形、气的关系上,明确指出了不运动的危害。《黄帝内经》也很重视运动养生,提倡“形劳而不倦”,反对“久坐”、“久卧”,强调应“和于术数”。所谓“术数”,即指各种养生之道,也包括各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在内。

后来,名医华佗创编了“五禽戏”,中国武术有数百个流派都是为了强身健体。

“动则不衰”是我们中华民族养生、健身的传统观点,这同现代医学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现代医学认为,运动对身体有很重要的作用:

①加强心脏功能

关于运动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有关专家做了一项试验:将20名20~30岁的健康男子分成两组,每组1O名。一为实验组,一为对照组。要求实验组连续20个昼夜躺在床上,不能坐起、站立或在床上运动。 对照组也连续20个昼夜躺在床上,但允许每天在床上设置的专门器械上锻炼4次。

实验的结果是:试验组的人肌肉开始萎缩,肌力极度衰退,心跳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到危险程度,有的竟处于昏厥状态,与试验前对比,心脏功能平均下降70%。但对照组的情况全然不同,他们仍保持了试验前的工作能力与机能水平。 由此可见,运动能加强心脏功能。

②增强肺的功能

一般人的肺活量大概是3500毫升左右,而经常锻炼的人,由于其肺脏弹性大大增加,其呼吸肌力量也增大了,所以其肺活量能达到4500毫升左右。

此外,经常运动能使呼吸加深,提高呼吸效率,常锻炼的人每分钟可减为8~12次,而一般人为12~16次,其好处在于能使呼吸肌有较多的休息时间。 一般人由于呼吸浅,每次呼吸量只有300毫升左右,而运动员则可达600毫升。还有,经常运动锻炼,又可增强卫外功能,从而适应气候变化,达到预防呼吸道疾病的目的。

③增强脾胃功能

一代名医华佗指出:“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这说明运动有强健脾胃的功能。而脾胃健旺,血气生化之源充足,才能健康长寿。由此可见运动的重要性。

④提高肾脏的功能

运动能加强机体的新陈代谢,而代谢废物大部分通过肾脏排泄活动,这样就能锻炼肾脏的功能。

⑤延缓中枢神经细胞的衰老

运动可促使脑血循环,改善大脑细胞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延缓中枢神经细胞的衰老过程,提高其工作效率。尤其是轻松的运动,可以缓和神经肌肉的紧张,收到放松镇静的效果,对神经官能症、情绪抑郁、失眠高血压等,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正如美国医生怀特所说:“运动是世界上最好的安定剂。”

总之,运动能够促进气血畅达,增强抗病御邪能力和提高生命力。因此,无论我们有多忙,为了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我们理应拿出一部分时间来进行锻炼,这对于你自身,及你家庭都是有益的。就像储蓄金钱一样,人锻炼身体也是在储蓄健康,一定要做到有意识地找出时间来锻炼身体,只要循序渐进,身体就会越来越健康。

二、健身养生两相宜

一个健康的人,首先要有精、气、神,怎样拥有精、气、神,我们已经从《易经》中找到了答案。

《易经》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即强调宇宙万事万物的运动关系皆为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具体为阴阳的动静刚柔关系。养生修炼也应以阴阳协调、刚柔相济、动静相兼为指导。

《易经》乾卦和坤卦,乾卦主阳动,坤卦主阴静,乾坤两卦也成了我国养生的两大原则,对儒家和道家的养生观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易经》强调养生应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刚柔相济,开阖升降。

《易经》曰:“分阴分阳,迭用柔刚。 ”即指出阳为刚,阴为柔,刚柔相济才能阴阳和调。健身与养生也是刚柔相济的关系。此外《易经》更是强调:“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因此说,刚性运动又必须与柔性运动相配合,才能起到更好的健身作用。 即是说,健身运动和养生修炼相结合,对身体会有更大的好处。

《易经》曰:“一阖一辟谓之变。 ”指宇宙间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是升降出入运动。一阖一辟可以解释为一开一合、一出一入、一升一降;其目的在于沟通内外环境使其发生交流。 《易经》认为,宇宙间万物的运动都不是孤立进行的,而必然是一个运动引发另一个运动,换句话说就是运动是相互联系的,开阖运动便是事物相互交流的运动。开阖运动的规律是阳主开,阴主阖,动则开,开则主出,静则阖,阖则司入。 开阖运动影响着人体与外界环境气机升降出入的交换。 《黄帝内经》曰:“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根于中者,命曰神机。 ”开阖运动一旦失常就会对人的生命造成危害。人体内外环境的气机交换全靠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这一运动如果失常就非常容易导致活动障碍,所谓“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通过运动来健身,还要通过养生修炼来健身,这两种方式缺一不可,互相补充。 尤其是在当下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想拥有健康的体魄。但是,由于遗传和其他因素,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有好的身体基础,所以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健身的方式。有的人适合剧烈的运动,有的人适合安静地做简单的锻炼,不能一刀切。除了健身运动以外,我们还要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人才会更好地思考与行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