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眼中无灰尘,胸中无渣滓

眼中无灰尘,胸中无渣滓

时间:2022-1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佛教传说中,佛陀出生即能行走,每走一步,脚下便涌现出朵朵金莲。莲花在佛教中有其特殊的意义,“佛祖慈悲怀,莲花朵朵开”。莲花以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深受文人雅客的喜爱。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朵圣洁的莲花,因此,每个人也都有品性洁净的内心。只有心如水般清澈,如月光般轻盈,如莲花般纯净,才能拥有快乐的心境,拥有单纯的幸福。

【原文】

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书千卷;胸中没些渣滓,才能处世一番。

【意译】

眼中没有一点成见,才可以广涉众籍;胸怀中对人对事能不生不满或执情,处世方能圆融。

【解读】

佛教传说中,佛陀出生即能行走,每走一步,脚下便涌现出朵朵金莲。莲花在佛教中有其特殊的意义,“佛祖慈悲怀,莲花朵朵开”。莲花以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深受文人雅客的喜爱。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朵圣洁的莲花,因此,每个人也都有品性洁净的内心。把握这份心,就有机会争取幸福的关照,从而永远脱离世间的痛苦,得到永恒的阳光。

有位信徒问无德禅师说:“同样一颗心,为什么心量有大小的分别呢?”禅师并未直接作答,告诉信徒说:“请你将眼睛闭起来,默造一座城垣。”于是信徒闭目冥思,心中构想了一座城垣。信徒说:“城垣造完了。”禅师说:“请你再闭眼默造一根毫毛。”信徒又照样在心中造了一根毫毛。信徒说:“毫毛造完了。”禅师问:“当你造城垣时,是只用你一个人的心去造,还是借用别人的心共同去造呢?”信徒回答:“只用我一个人的心去造。”禅师问:“当你造毫毛时,是用你全部的心去造?还是只用了一部分的心去造呢?”信徒回答:“用全部的心去造。”于是禅师就对信徒开示道:“你造一座大的城垣,只用一个心;造一根小的毫毛,还是用一个心,可见你的心是可大可小。”

其实人的心何止能大能小,也可净可浊,由此既能生快乐,又能生烦恼。人生的痛苦和悲哀都是源于自己的心态。一个人心中若太过执着,自然会迷失在欲望的丛林中,分辨不出正确的方向。只有心如水般清澈,如月光般轻盈,如莲花般纯净,才能拥有快乐的心境,拥有单纯的幸福。既然人生的痛苦大多来自于人的心态,那么,为何人的心总是不能保持一种平衡稳定的状态,而注定要为尘事所扰呢?

一位禅学大师有一个总是爱抱怨的弟子。有一天,大师派这个弟子去集市买了一袋盐。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他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然后喝一口。“味道如何?”大师问道。“咸得发苦。”弟子皱着眉头答道。

随后,大师又带着弟子来到湖边,吩咐他把剩下的盐撒进湖里,然后说道:“再尝尝湖水。”弟子弯腰捧起湖水尝了尝。大师问道:“什么味道?”“纯净甜美。”弟子答道。“尝到咸味了吗?”大师又问。“没有。”弟子答道。大师点了点头,微笑着对弟子说道:“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

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有人说,人生像是一个苦瓜,即使在圣水中浸泡,在圣殿中供养,放入口中,苦味依然不减,这是人生苦的本质。其实人生更像是一杯白水,放入蜂蜜就是甜的,放入盐粒就是咸的,放入茶叶有些苦涩,放入咖啡就有醇香。心是苦的,人生便如苦海无边;心是甜的,人生处处都是曼妙风景。

纷乱的俗世,有权的将权力为己所用,有钱的花天酒地纵情挥霍,有色的卖弄青春不知老之将至。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法生则种种心生”,既然境由心造,何不在自己的内心掘一座莲池,青莲开则净土在;也可造一座花园,满园玫瑰芬芳之时,于己赏心悦目,送人则手留余香。

人心就像一汪水,人心如果散乱,就如同被搅浑的水。这样人会因为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常常随着别人的意见而走,会受别人评价的影响,会活得很累,这样的人,怎么能感受得到幸福呢?相反,内心清净的人才能真正认清自己,遇到顺境不动,遇到逆境也不动,不受任何外在的影响。这样的人才能认准自己的幸福,才能朝着幸福迈出坚定的步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