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最值得去旅游的10个地方

最值得去旅游的10个地方

时间:2022-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旅游者的分类,是根据旅游者行为、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归并或划分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类别的工作过程。对主要旅游者类型及其特点的分析,还有助于在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中,有的放矢,设计各种富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从市场分析和统计的角度,一般是根据旅游者出行的目的划分,有观光型旅游者、度假型旅游者、公务型旅游者、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文化型旅游者、宗教型旅游者、购物型旅游者、特种旅游者等。
旅游者的类型及特点_ 旅游学基础

三、旅游者的类型及特点

(一)旅游者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分类,是指根据事物的特点分别归类,是以比较为基础,通过比较识别出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然后根据其共同点归并为同一类型,并根据其差异点将事物划分为较小的类,从而将事物区分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系统。旅游者的分类,是根据旅游者行为、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归并或划分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类别的工作过程。在所划分出的每一种类别(类型)中,其属性上彼此有相似之处,不同类别(类型)之间则存在着一定差异。

科学的分类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因此,旅游者的分类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分类可以使旅游市场上众多繁杂的旅游者条理化、系统化,为进一步开发市场、科学研究提供方便。来自各国各地区的旅游者各有特点,通过比较、认识、归纳及划分,所形成的旅游者分类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关于旅游者有关资料的存取系统(即信息系统),为人们从整体上分门别类认识旅游者创造有利条件。旅游者分类系统的建立,又可为旅游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所以,旅游者分类是研究、认识旅游者及开发旅游市场的重要基础,对旅游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旅游者的分类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加深对旅游者属性认识的过程。分类总是通过分析大量旅游者的共性或差异性,分出不同级别的从属关系及其联系,通过不断补充新的资料,提出新的分类系统,或通过不同地区、不同特征的旅游者分类,从不同侧面加深对旅游者属性的认识,甚至发现、总结出某些新的规律性,从而促进有关理论水平的提高。因此旅游者分类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对主要旅游者类型及其特点的分析,还有助于在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中,有的放矢,设计各种富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因为旅游者的消费都是在其居住地以外进行的,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可以通过宣传、引导等方式指导旅游者购买合适的旅游产品。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旅游者分类的目的,在于通过各种分类系统的建立、补充,加深对旅游市场整体或区域旅游市场特征的认识,掌握其特点、规律,为进一步开发旅游市场及科学研究服务。

(二)旅游者类型的划分

旅游者类型因考虑的因素不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划分的类型也有所差异。从市场分析和统计的角度,一般是根据旅游者出行的目的划分,有观光型旅游者、度假型旅游者、公务型旅游者、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文化型旅游者、宗教型旅游者、购物型旅游者、特种旅游者等。

此外,还有以下划分标准:按旅游者地域划分,可分为国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按旅游者组织形式划分,可分为团体旅游者、家庭旅游者和散客旅游者;根据旅游者的人口统计特征划分,有少年旅游者(6~16岁)、青年旅游者(17~40岁)、中年旅游者(41~60岁)、老年旅游者(61岁以上);按旅游者性别划分,有男性旅游者和女性旅游者之分;按旅游者受教育程度划分,有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旅游者;按旅游者家庭收入划分,有高收入旅游者、中高级收入旅游者、中等收入旅游者、中低收入旅游者和低收入旅游者;按旅游者消费来源划分,包括公费旅游者、自费旅游者和奖励旅游者等。

(三)不同类型旅游者的主要特点

从旅游产品设计的角度考虑,根据旅游者出行目的划分的类型较为常用。因此,下面以此分析不同类型旅游者的特点。

1.观光型旅游者的主要特点

观光型旅游者是指传统意义上以观光旅游为目的而外出旅游的旅游者。他们希望通过参观、游览异国他乡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增长见识,扩大视野,获得一些美、特、新、奇等感受。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观光型旅游者是世界各国最普遍、最常见的旅游者。

观光型旅游者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这类旅游者在全部旅游人数中所占的比例最大 大众旅游最大的特点就是旅游活动的参与者范围已经扩展到了普通的劳动大众,并以其为主体,这也是现代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人们借此缓解紧张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压力,并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不难设想以观光为目的的旅游者在世界旅游活动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2)外出旅游的季节性强 这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决定的:一方面,旅游目的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旅游资源的特点存在着季节上的差异,导致各个旅游景点在不同的季节吸引力不同。另一方面,从旅游需求方面看,观光型旅游者外出旅游主要是利用带薪假期和节假日,而世界各国节假日都相对集中,这也就客观上形成了旅游的淡旺季。

(3)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自由度较大 观光型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既要看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的大小,又要看旅游产品的质量,同时还要考虑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安全等因素。如果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质量下降,或者社会出现不稳定因素,观光型旅游者就会改变计划而选择另一个旅游目的地。对于出发时间,观光型旅游者(尤其是散客)的选择余地也较大。有的人在外出时宁肯花时间等待飞机临起飞前的廉价剩余机票,而不愿意提前预定。

(4)对产品价格较为敏感,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花费不大 由于观光型旅游者外出大多是自费旅游,一般来说,对价格较为敏感,如果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交通提高价格,超出了其承受范围,旅游者会选择其他的旅游目的地或者改乘另外的交通工具。此外,观光型旅游者外出主要的目的是观光、游览,因此,除了在食、宿、行、游等方面花费必要的开销外,在其他方面消费比较少。

(5)重游率低 观光型旅游者大都加入旅游行列时间不长,且自费旅游为主,所以,在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都不足的情况下,希望能多走一些旅游点,一般不到已去过的观光地。

2.度假型旅游者的主要特点

度假型旅游是指人们利用假期进行休养和消遣的旅游活动方式,大多是人们为了身心健康的原因,或为了改变日常生活而以海滨、山林、温泉等空气新鲜、风景优美的地方所进行的消遣休闲活动。相对于观光旅游而言,度假的地点较为固定。同时,度假者到达目的地后,一般活动范围不大,往往局限于住地及周围地区,所以,要求有更多的体育、娱乐设施,以供安排每天的消遣活动。度假型旅游者的特点主要有:

(1)停留时间较长 度假旅游的目的主要是休养身心,恢复体力,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因而在度假地停留时间长。度假旅游的消费、需求都体现出这一特点。由此还形成了消费高、活动范围小的特点。

(2)重复率高 按照传统说法就是回头客比较多。从国际上来看,很多度假旅游者一辈子就认准一个地方,每年要去多次。

(3)差异性大 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性格上的差异,度假的取向也不同。比如,德国人度假就是悠悠闲闲,他们对休闲的理解就是要闲到无所事事的程度;美国人的休闲度假就是玩,什么刺激玩什么;法国人讲究文化型的度假,喜欢参观博物馆。类似这样的在国际度假市场上比较鲜明的特点,在国内度假市场上也逐步体现出来。

(4)需求呈复合型 对多数国内旅游者来说,复合型的度假旅游需求就是观光加度假,这在中国将会是一个长期的局面。现在的特点是以观光为主,度假为辅;再进一步就会转换成度假加观光,以度假为主,观光为辅;最后发展到典型的度假型旅游阶段。

(5)对交通的便利程度要求高 度假旅游的主要目的决定了此类旅游者不愿意在路途上多花时间,在交通上最好能直接达到目的地。比如像泰国的普吉岛、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都是一站式交通,从欧洲乘飞机直接就到,不必再转机;下了飞机,客人进入客房;换上衣服,海边一躺,度假就开始了。

(6)有一定季节性 度假旅游的主要目的地是自然风景区,必然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热带海滨和岛屿能成为度假旅游者的天堂,季节性小是很重要的因素。另外,度假旅游者的假期也有一定的集中度,人为地造成了客流的季节性。

3.公务型旅游者的主要特点

公务型旅游者主要是指出于工作方面的需要而外出的旅游者,其主要目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同时,在工作之余从事一定的旅游活动。公务旅游潜力巨大,经济效益高,现已成为各国旅游部门竞相开发的对象。同时,奖励旅游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该种旅游形式的优点,现已成为工商企业扩大经营额、提高生产率、调动员工积极性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公务型旅游者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消费水平高,对价格不太敏感 一方面,公务型旅游者一般具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其本身收入较高;另一方面,这些人外出主要是公费。因此,该类旅游者不论是在基本旅游消费方面还是在非基本旅游消费方面都具有很强的支付能力。例如,在购买机票时一般不会选择附加条件太多的廉价机票。而在选择饭店时,出于维护本组织、公司、地方形象等的考虑,也会选择较高档的住宿设施。

(2)对旅游服务方面要求较高 公务旅游者注重舒适、方便、快捷。除此之外,有些旅游者还有特殊要求,例如通讯信息等,其目的旨在提高工作效率。

(3)基本没有季节性 由于公务型旅游者的出行是出于工作或业务的需要,因此不需受假期的限制和季节的影响,只要是工作需要,就会随时出行,一般都利用工作时间。在本国旅游度假的旺季,他们出差办事的可能性还会较低,因为他们自己也可能要和家人一起度假。同样,对于短途的旅行,他们的往返和动身,以及在目的地的停留还会集中于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日期间,以便于开展工作,而很少选择周末的休息时间。

(4)对目的地的选择没有多大自由 这部分旅游者的出行很多是出于固定的业务联系,常常会到一地作多次旅行。因此,虽然人数相对较少,但出行次数频繁,如果旅游企业能够与这些组织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往往会形成固定的顾客群。当然,现在不少会议和展览也设在风景区或大城市,以方便与会者从事旅游活动。

(5)带动性强 由于公务旅游者在目的地逗留时间长,有的还带有家属或随员,参加游览、娱乐、购物等活动,有效地带动了目的地经济的多方面发展。

4.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的主要特点

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指的是以探亲访友、出席婚礼、参加开学典礼等涉及处理个人家庭事务为主要目的而外出的旅游者。该类旅游者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外出季节性较弱 由于家庭事务型旅游者外出的目的是涉及处理个人家庭事务,在出游的时间上一般无法利用带薪假期和传统的节假日,主要是根据家庭事务的需要来确定出游时间,所以,外出的季节性较弱,仅表现在传统节日的亲友团聚。同时,在目的地选择上也没有自由,在这方面类似于公务型旅游者。

(2)对价格较为敏感 由于该类旅游者主要是自费,因此大多对价格比较敏感。他们所追求的是物美价廉的服务。例如,如果某一类交通工具提高价格,他们可能会改乘其他的交通工具。

(3)该类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通常不使用目的地提供的住宿以及其他服务设施,这不但影响到旅游统计的准确性,也使许多旅游经营者认为这类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价值不大。但是,对交通、娱乐等经营者来讲则是一个重游率较高、客源较稳定的重要市场。

5.文化型旅游者的主要特点

文化型旅游者指为追求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而外出旅行游览的人。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之间、民族之间、区域之间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文化型旅游群体的产生。人类总是对自己不很熟悉但又与自己有某种联系的事物怀有好奇心,这种好奇心表现为人们对过去的凭吊、对往事的缅怀、对先人的崇拜。该类旅游者外出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旅游观察社会,体验民族风情,了解异地文化,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包括历史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区域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等。该类旅游者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旅游者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例如,到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去考察、游览,就必须对中国的远古文明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因为它是中国6 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氏族村落的典型代表,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文化修养,旅游者就不大可能了解其中的精髓。相应地,此类旅游者对导游的文化知识基础有较高的要求。

(2)具有某种专长或具有特殊的兴趣 如果一个旅游者不具备一些考古方面的专长或对探险有着特殊的偏好,那他不大可能有能力和勇气去参加考古旅游团队。其他如参观博物馆、浏览艺术品等,都需一定的欣赏力。而对胡同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甚至骨头文化等的特殊兴趣,也是文化型旅游者的出游动力。

(3)对旅游线路的科学性比较敏感 此类旅游者大都已参加过不少观光旅游活动,为了能达到文化旅游的特殊要求,对旅游线路的组织安排,尤其是参观考察地点的选择要求较高。

(4)基本没有季节性 由于文化型旅游点大都在室内,旅游者要细细体验当地文化,也不大会与观光旅游者共同选择旅游旺季,所以几乎没有外出的季节性。

6.宗教型旅游者的主要特点

宗教型旅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旅游形式之一,并且一直延续到现代。宗教旅游者主要是指以朝觐、礼佛祈福、取经或在寺院做法事追悼亡灵,或宗教考察为主要目的的旅游者。各国的一些宗教信徒由于不同的目的或出自对自己信仰的各种神灵、佛祖的虔诚,或受名山古寺、教堂圣殿以及丰富多彩的古代宗教建筑形式的吸引,都热衷于这种既能达到宗教信仰目的,又能通过旅行游览活动获得乐趣的宗教旅游。该类旅游者的特点是:

(1)旅游目的地明确 一般都是各教派的宗教圣地,如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一生中必须至少到圣地麦加朝圣一次。我国的佛教四大名山每年也要接待不少虔诚的佛教徒。

(2)出行时间比较固定 一般都是根据宗教教义的规定,按时进行朝觐活动。如麦加朝圣于每年的12月初开始,12月10日宰牲节时达到高潮,之后朝觐活动即结束。因此,每年的12月,是全世界穆斯林的盛大节日,不少人在此期间涌向圣地麦加,使这个沙漠中的小城市每日游客量达50多万。我国南岳衡山的游客中,香客占总数的68%,其中1/2集中在农历七月十五至八月十五。

(3)接待要求特殊 对宗教旅游者的接待,必须根据宗教教义的规定以相应的宗教形式加以接待,使宗教旅游者在精神上和形式上获得归属感。如伊斯兰教教徒的素斋、沐浴、礼拜堂设置;印度教教徒忌牛肉等。

(4)消费较低 宗教旅游者除了对自己所信仰的神灵慷慨捐献外,一般较为节俭,这里既有不同教义的共同制约,也与信徒中大部分为普通百姓有关,其中相当部分可能尚未拥有“可自由支配的收入”。

7.购物型旅游者的主要特点

购物型旅游者是以到异地都市购物为主要目的、结合观赏都市风情的旅游者。这类旅游者的出现和形成,是社会经济发展、交通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据统计,享有“购物天堂”美誉的我国特别行政区香港,国际旅游者中有60%左右的人是为了购物,其购物费用占全部旅游费用支出的60%以上;人口不足3万的“袖珍之国”安道尔,因没有关税,物价低廉,每年接待的旅游者接近300万人次。该类旅游者的特点是:

(1)购物型旅游者不但关注目的地商品的丰富程度、特色品种和低廉价格,还关注对购物的社会支持环境,如是否有便利的交通,进出境手续的简便等,也关心目的地是否有优美的景致,以使自己在满足购物欲的同时,也能进行观光游览活动。

(2)购物型旅游者多来自经济发达或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具有一定的经济支付能力,他们在关心目的地商品价格的同时,对旅游产品本身的价格却不大敏感。

(3)季节的限制性不强,全年都可进行购物旅游活动。

(4)消费水平高,对目的地经济贡献较大。

8.特种旅游者的主要特点

这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新类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导致旅游活动更趋多样化,崇尚和追求新、奇、险,不再满足于对旅游客体的观光、游览,而是产生了强烈的主体参与的欲望。于是,随着形形色色特种旅游的产生,涌现出了一批特种旅游者——探险旅游者、生态旅游者、海底旅游者、农业旅游者、登山旅游者、甚至太空旅游者等。这类旅游者因旅游目的的特殊而鲜明,表现出很强的个性:

(1)他们选择的旅游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必须具有浓郁的原始自然性,也就是要保持“原汁原味”。通常都为边(边疆)、古(古老悠久文明)、荒(沙漠或人迹罕至之处)、奇(地形地貌奇特)、险(地势险峻)、少(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这些地区人迹罕至,交通极为不便,因此须有专门的安排和特种装备,消费相当高。

(2)旅游者往往是在运动中感知和体验外部世界,通过冒险、感官刺激或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与满足,对旅程的安排和组织都有较高的自主性、能动性和适应性。

(3)由于特种旅游是一种高层次、赋于文化内涵的旅游,对参加者的专业性要求相应较高,需有一定知识修养和良好的素质,同时必须有健壮体魄和坚强的意志与毅力。因为特种旅游者是以自己有限的生命躯壳去感受发现自然、融于自然、最后战胜自然的乐趣,要吃得起苦,经受得住各种困难的磨练、险恶环境的考验,这就与一般观光旅游者、休闲度假旅游者、商务旅游者所享受的舒适、宁静、安逸、轻松的旅游生活大相径庭。

(4)由于特种旅游者通常去的目的地多为保持原始自然和人文风貌的地区,这就要求旅游者和导游必须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规意识,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既要防止在旅行中发生破坏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行为与事件,又要使自己的旅游尽兴。同时,为了保护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在旅游者的数量上也要严格加以控制。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旅游者的出游目的与旅游动机的综合性一样,往往以一为主,其他为辅。有时甚至多种需求互相重叠,互相渗透,很难将之明确归入到某一种类型。

【小资料3-1】

入境旅游者的消费结构

所谓入境旅游者的消费结构就是指入境旅游者在中国旅游期间,各种消费内容之间的比例关系。入境旅游者的消费按照重要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基本旅游消费和非基本旅游消费。基本旅游消费包括长途交通、住宿、餐饮和市内交通,非基本旅游消费包括娱乐、邮电通讯、商品销售、游览和其他服务。例如,2003年入境旅游者共在中国旅游消费174.06亿美元,其中基本旅游消费额为88.19亿美元,非基本旅游消费额为85.87亿美元,两者基本持平。就具体消费项目而言,长途交通和商品销售所占比例较高,分别达25.5%和20.8%,这是因为中国地域广阔,入境旅游者的旅游路途较远,交通费用较高;另一方面绝大部分旅游者都对悠久的中华文化感兴趣,会购买各种纪念品和普通商品,所以购买商品的开支较多,在旅游消费中的比例也较高。居第三位的消费是住宿,占整个旅游消费额的12.4%,所占比例也比较高,而其他各项消费则比较低,还有较大的提高潜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