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甲申读两篇文章

甲申读两篇文章

时间:2022-1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讲的“两篇文章”,一是唐初名相魏征写的《谏太宗十思疏》,一是现代名人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郭文一发表,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将其列为延安整风运动必读文件,而且在他当时的报告中一再提及。今天,党中央强调要保持“两个务必”,要“为民,务实,清廉”,这同历史教训,同郭文告诫,不但十分一致,而且更为实际。甲申年,读一读魏文,比一比郭文,想一想党中央之强调,真大有裨益。

甲申读两篇文章

我讲的“两篇文章”,一是唐初名相魏征写的《谏太宗十思疏》(下称魏文),一是现代名人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下称郭文)。

1999年2月21日,我国各主要报纸头版头条报道:江泽民等中央领导20日夜晚同首都群众一起出席了“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名篇多为诗词,唯有三篇散文,其一是杜牧的《阿房宫赋》。《阿房宫赋》以史为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前车已覆,后车当鉴。

今年,甲申年。60年前的甲申1944年,郭沫若同志写了史论文章《甲申三百年祭》,纪念距那时300年即甲申1644年李自成的失败。郭文的中心是告诫来者要“知人心”,“收民心”,而决不能居功自傲,忘乎所以,不能贪图享乐,丧失民心;关键在于干部。郭文一发表,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将其列为延安整风运动必读文件,而且在他当时的报告中一再提及。今天,党中央强调要保持“两个务必”,要“为民,务实,清廉”,这同历史教训,同郭文告诫,不但十分一致,而且更为实际。

甲申年,读一读魏文,比一比郭文,想一想党中央之强调,真大有裨益。魏文的主题是要务“德之厚”以求“国之安”。如何实现“德之厚”?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居安思危”,二是“戒奢以俭”。不然,就成为“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了。高度概括!你信不信?有史为证:一个政权,“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为什么?为什么能善始?善始繁?因能“竭诚待下”,因必须“竭诚待下”,而非“取之易”,此即孟子所强调的“生于忧患”。为什么不能善终?克终寡?因溺“纵情傲物”,因敢“纵情傲物”,而非“守之难”,此即孟子强调的“死于安乐”。郭文总结出的经验与教训同这两个原则一模一样。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同志在离开西柏坡赴京时告诫党的干部:“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与此大有关系,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正是凝聚了我国历史的智慧。

对一个政权而言,能坚持这两个原则,就能积德厚、德积厚了,就能得民心,取政权也易,安国家也易;反之,亦然。魏文讲得十分清楚,“可畏唯人”,关键是人心向背。为什么?人心犹水,政权犹舟,人心向则水载舟,人心背则水覆舟,“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如何坚持这两个原则?魏文提出了十条具体措施,即“十思”,从思想、组织、政策上,从政治、工作、生活上,提得非常明确。这“十思”体现在两大方面:“简能而用”,即用人,选拔与任用干部,建设干部队伍,要选能,要选拔有为民服务之能的干部;“择善而从”,即施政,听取意见,制定方针政策,要择善,要选取能造福于民的意见。总之,要为民。“为民,务实,清廉”,也正是凝聚了我国历史的智慧。还可以说,没有“两个务必”,就一定不会有“为民,务实,清廉”。而且,不是为了“两个务必”而务必,而是为了“为民,务实,清廉”而务必,核心是为了“为民”而务必。

中国共产党诞生在神州大地,扎根在中华优良传统之中,与中华民族血肉相依,历经巨大的成功与沉重的失败后,懂得中国历史,懂得求真务实,懂得与时俱进。胡锦涛同志的“七一讲话”,深刻地体现了我们民族的睿智。他告诫党员,告诫干部:“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这是一块试金石。我们要“做到心里想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群众利益无小事”。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根本的就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两句话,八个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历史的总结。谓予不信,远者不论,请看最近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一切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而企图以各种损害人民利益的卑劣手段一心谋求个人享乐乃至腐化堕落者必遭严厉惩罚,“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原载《华中科技大学周报》,2004年4月2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