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童年安于清贫,向往幸福

童年安于清贫,向往幸福

时间:2022-1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1936年生在一个农村家庭,童年时代过着温饱生活。在农业社会时代,不会出现颗粒无收的情况。但是,村里的贫富差别很大,有五六户地主家庭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收租放高利贷,盘剥民众,横行村里。农村生活环境很差,每年流行虐疾、红眼、疥疮等疾病,人均寿命三十多岁。稻地一年种两料,活路又多又重。我帮父亲干活,也干得腰酸背痛,苦不堪言。

我1936年生在一个农村家庭,童年时代过着温饱生活。我的村子在华县高塘塬,是个大村,有三百多户人家,地处川道,常年有水,自然条件不错,有水地、竹园、旱地、梯田。在农业社会时代,不会出现颗粒无收的情况。但是,村里的贫富差别很大,有五六户地主家庭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收租放高利贷,盘剥民众,横行村里。绝大多数家庭过着在温饱线上挣扎的日子,有部分家庭吃了上顿没下顿。那时候的人每天吃饭缺少油水,盐是唯一的调味品,蔬菜很少,吃的菜多为野菜。冬天一套棉衣穿到底,夏天一身单衣穿到头,很少有换洗的衣服。平时很少赶集上会,上街主要是买点盐,买其他东西的很少。住的土坯木架房,到了雨季屋漏墙塌的比比皆是。农村生活环境很差,每年流行虐疾、红眼、疥疮等疾病,人均寿命三十多岁。

对于解放前的贫富差别社会现象,当时我认为:第一,这是正常的,我所到之处(别的村)都是一样的。第二,这是人生命里注定的,富户人家人老几辈就是这个样子,是祖先传下来的,穷户人家的穷,也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这个时候我没有产生什么理想,只是对社会家庭的现状在接受认可的同时,对富人的生活有点向往。

解放前几年,我家租种了地主三亩多稻地,每亩一年缴地租150斤大米。稻地一年种两料,活路又多又重。我帮父亲干活,也干得腰酸背痛,苦不堪言。我当时觉得为了养家糊口,只能如此,也没有认识到这其中有什么阶级剥削,认为租地交租是正常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