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漫灌与滴灌

漫灌与滴灌

时间:2022-1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滴灌相较漫灌喷灌更节水,因此能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因此,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滴灌赢得农民欢迎,应在情理之中。像滴灌一样用低成本去换取高产出,果断杜绝铺张浪费之风。由滴灌一事,我想到“细水长流”“精打细算”。那样的苦日子无从留恋,但那种“滴灌”的用钱方式倒值得我们今天的年轻人借鉴,那“滴灌精神”是值得褒扬的。“滴灌”的作用不可低估。

不久前,云南一带大旱,土地龟裂,庄稼缺水,甚至连百姓家中的饮用水也紧缺起来。人们为抗旱想方设法:人工增雨,寻找地下水,开挖新井,修建蓄水池,农田用水也改用滴灌新技术。

滴灌相较漫灌喷灌更节水,因此能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漫灌看来豪爽之至,其实浪费了很多水。据说漫灌只有十分之一的水被庄稼吸收,而十分之九的水分在烈日下被蒸发到空气中。喷灌也会节水,但远远比不上滴灌更节省水。因此,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滴灌赢得农民欢迎,应在情理之中。

由滴灌一事,我首先想到生活中必须讲求节约,节约一切能节约的东西,哪怕是一滴水一度电一块铜板,都要把它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像滴灌一样用低成本去换取高产出,果断杜绝铺张浪费之风。

由滴灌一事,我想到20世纪“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百姓食不果腹,家中的薯片是“数片下锅”,何等凄惨寒碜,并非农家吝啬,实是灾年所逼之下的无可奈何!大灾之下,再不“滴灌”,那岂不自绝生路?

由滴灌一事,我想起电视报道一支修路队,每人每天在高温下劳动,只能分到一瓶饮用水的新闻。就只这么一小瓶贵如油的饮用水,要自个分配饮用一天,简直到了高度克制自我饮水的地步,真不容易啊,不能不令人为之动容!

艰难情况下人们克服困难的意志毅力在“一瓶水”中彰显出来,大家无怨无悔地在共渡难关。即便“滴灌”,也心甘情愿。真是可敬可佩。

由滴灌一事,我想到“细水长流”“精打细算”。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在县城读书,父母每星期给我们兄弟俩的零花钱是每人3角钱。这极有限的钱要用在“刀刃”上,花在买“酱油”买文具上,生活之弦绷得紧紧的。我们点滴不敢放松,高度约束自我,才让自我得以生存下来生活下去。那样的苦日子无从留恋,但那种“滴灌”的用钱方式倒值得我们今天的年轻人借鉴,那“滴灌精神”是值得褒扬的。在历经“滴灌”而长大的我们兄弟们,都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

“滴灌”的施行要以保证生存为前提,讲节约并非越节约越好,凡事都有个度,一味求产出,不言投入,那也是不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人们在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中离不开必要的物质条件的支撑,但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

“滴灌”的作用不可低估。吃苦精神节约精神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而是要从小开始,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开始。要长年累月,持之以恒。

从滴灌一事,我想起古代齐相管仲所言:“仓廪实而知礼节”。发展生产、富国强民至关重要;但美好品德的传导灌输,要日复一日甚至时时刻刻地坚持下去,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能像漫灌一样盲目粗疏,妄图一步到位、一口吃成胖子是不现实的。培育人才要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

谈及灌溉,对于一个曾当过学生、农民和教师的我,总少不了一番亲身亲历的体验和一言难尽的感怀。

2010年4月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