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方文艺思潮的输入与选择

西方文艺思潮的输入与选择

时间:2022-1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在介绍西方思潮用力最多、最有成绩的是沈雁冰。他对于西方的东西,不论你是主义、思潮、学说,都用“公平”的眼光去审视它,用“合用”的标准去选择它。把写实主义作为我国新文学必须做的一件“很急切”的事提出来,其理由是极其充分的。西方文学思潮最初介绍到国内的时候,似乎对某几种思潮的认识并不是明确的,譬如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就是。

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经历了17世纪的古典主义,18世纪的启蒙运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19世纪30年代开始的批判现实主义。欧洲的现实主义在“五四”时期介绍到国内文坛时,称写实主义,这样的叫法一直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五四”时期,写实主义自然主义有时偶尔混用,有时连用,自然主义大体上发生在批判现实主义期间,代表作家是法国的左拉。写实主义用语介绍到国内来的第一人是陈独秀,他于1915年12月15日《青年杂志》第1卷第3、4号合刊上,发表了《现代欧洲文艺史谭》一文,首次引用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称左拉、易卜生、托尔斯泰为世界“三大文豪”,左拉是“自然主义之魁杰”。在同一期上,还发表了陈独秀和张永言的《通信》。张在给陈独秀的信中说:贵杂志论欧洲文艺,谓今日乃“自然主义最盛时代……而今后之自然主义,当以何法提倡之,贵杂志亦有意提倡此种主义否?”陈独秀在答信中说:“吾国文艺,犹在古典主义理想主义时代,今后当趋向写实主义。文章以记事为重,绘画以写生为重,庶足挽今日浮华颓败之恶风。”1916年2月15日,陈独秀又在回答张永言关于写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界别”时说:“自然主义尤趋现实,始于左拉时代,最近数十年来事耳。虽极淫鄙,亦所不讳,意在彻底暴露人生之真相,视写实主义更进一步。”1917年2月 ,陈独秀作《文学革命论》(载《新青年》2卷6号),提出“三大主义”,其二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他豪情地呼吁,“吾国文学界豪杰之士,有自负为中国之虞歌(雨果),左喇(左拉),桂特郝(歌德),卜特曼(霍普特曼),狄铿士(狄更斯),王尔德者乎?”陈独秀的文章并非是自然主义和写实主义的专论,那时,他似乎还没有条件做这方面的专论,只能引进名词并作可能的介绍。他没有回答张永言关于二者之间区别的提问。而他推崇的那些西方作家,并非仅仅是法国的自然主义的左拉、英国的写实主义的狄更斯,而是把积极浪漫主义的雨果、德国古典主义的歌德、英国唯美主义的王尔德等一并加以介绍,这应该是早期我国对西方各国文学发展的情况了解不多的缘故。

随着“五四”文学革命的深入,西方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文艺思潮,越来越多地为从事文学艺术的国人所了解,特别是西方各种文学思潮,对那些受新思潮影响的知识分子影响更大,他们“如饥似渴地吞咽外国传来的各种新东西,纷纷介绍外国的各种主义、思想和学说。大家的想法是:中国的封建主义是彻底要打倒了,替代的东西只要到外国找,‘向西方寻找真理’。所以,当时‘拿来主义’十分盛行”。(茅盾《我走过的道路》)这段文字把那时的先进的知识分子急切地向西方学习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极其真实。周作人、鲁迅、沈雁冰、郑振铎、瞿秋白、胡愈之、陈望道、耿济之、李达等在介绍西方文艺思想方面都用过力,都发表过很好的意见。而在介绍西方思潮用力最多、最有成绩的是沈雁冰。他对于西方的东西,不论你是主义、思潮、学说,都用“公平”的眼光去审视它,用“合用”的标准去选择它。而他最终选择了写实主义。这时的他像个布道者一样,不遗余力地作文介绍、宣传写实主义。在几年中,他在从事各种文学活动的同时,写了多篇文章,全面介绍西方文学思潮。其中有影响的重点文章是:

1919年2月,发表《萧伯纳》,《学生杂志》第6卷第2、3期;4、5月,发表《托尔斯泰和今日之俄罗斯》,《学生杂志》第6卷第4、5号;7月,发表《近代戏剧家传》,《学生杂志》第6卷第7号至第12号。

1920年1月,发表《“小说新潮栏”宣言》,载《小说月报》11卷1号;9月,发表《〈欧美新文学最近之趋势〉书后》,载《东方杂志》17卷第18号;9月,发表《文学上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载《学生杂志》7卷9号。

1921年1月,发表《〈小说月报〉改革宣言》,载《小说月报》12卷1号;2月,发表《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载《小说月报》12卷第2号;2月,发表《波兰近代文学泰斗显克微支》,载《小说月报》12卷第2号。

1922年4月,发表《语体文欧化问题和文学主义问题的讨论——复徐秋冲》,载《小说月报》13卷4号;7月,发表《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载《小说月报》13卷7号;9月,发表(署郎损)《“曹拉主义”的危险性》,载《文学旬刊》50期。

 在这些文章中,他发表了这样几个观点:

一、西方文学思潮引进的急切性

沈雁冰在审视了西方文学的发展后,指出:西洋已经“由浪漫主义进而为写实主义,表象主义,新浪漫主义,我国还停留在写实以前”,我们于今即使在步人后尘,也是“很急切”的事,就是“先从写实派、自然派介绍起”。(《“小说新潮栏”宣言》,《小说月报》11卷1号)就国内文学界的情况而言,“写实主义真精神与写实主义真杰作实未尝有其一二”,因此则更“有切实介绍之必要”。(《〈小说月报〉改革宣言》,《小说月报》12卷1号)不但这样,对于中国的旧派小说,特别是“礼拜六”派小说,必先从根本上“铲除这股黑暗势力”,能够担当这一重任的只有自然主义文学。(《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小说月报》13卷7号)把写实主义作为我国新文学必须做的一件“很急切”的事提出来,其理由是极其充分的。无论是写实主义的“真精神”对我国新文学的意义,还是对鸳鸯蝴蝶文艺的“铲除”,都是重要的事。

二、西洋文学的进化是趋向于“为人生”的

西洋文学的进化路线是“古典—浪漫—写实—新浪漫”,这样的变迁,每进一步“便把文学的定义修改一下,便把文学和人生的关系束紧了一些,并且把文学重新估定了一个价值”。(《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小说月报》12卷2号)在向国内文坛介绍波兰的显克微支时,说他兼有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的精神,但他确确实实是“很有理想地很有主张地表现人类的生活,喊出人类的吁求”。(《波兰近代文学泰斗显克微支》,《小说月报》12卷2号)这是说:文学“为人生”不是谁的主张,也不是靠谁的倡导,是文学历史进化的必然,即每次的进化,就把文学和人生的关系“束紧了一些”。而一些世界性的大作家都是在用文学去表现人生,反映人类的生活。

三、自然主义与写实主义是同一用语

西方文学思潮最初介绍到国内的时候,似乎对某几种思潮的认识并不是明确的,譬如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就是。有时说:写实主义就是写实主义,不是自然主义;有时说:我们说的写实主义就是自然主义;有时说:我们说的自然主义就是写实主义,不能同左拉的自然主义混为一谈等。

在西方,写实主义文学思潮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称现实主义或批判现实主义,“五四”时期,译为写实主义,一直沿用至20世纪30年代。自然主义是与现实主义有着不可割舍的渊源关系,这个流派最早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中叶的法国,较写实主义大约晚30年,左拉是其文艺理论的奠基人。这两个思潮用语最先同时被介绍到国内来的时候,张永言就问陈独秀,如何区别,陈独秀没有能回答。后来人们虽然在用着,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没有去特别对它们加以界定,而是混同起来,视为一物。沈雁冰就认为:自然主义即写实主义。1922年9月,他用郎损的笔名在《文学旬刊》第50期上发表《“曹拉主义”的危险性》,指出:现在有人把自然主义同左拉的自然主义混为一谈,然而,我们所说的自然主义,也就是写实主义,同左拉那种“专在人间看出兽性”的自然主义“毫不相干”。文章说:

把左拉所做的自然主义的作品称为“自然派”,却把其他各国文学家的自然主义作品称为‘写实派’。为便于区别彼此的特殊面目起见,这样的分法自然也有一部分的理由……我们若要把许多作家分起类来,还是依着他们的荦荦大端的共通精神以为标准,而略去小小的不同,似乎较为妥当些。这么看来,法国的福楼拜、左拉等人和德国的霍普特曼,西班牙的柴玛萨斯,意大利的塞拉哇,俄国的契诃夫,英国的华滋华斯,美国的德莱塞等人,究竟还是可以拉在一起的。请他们同住在“自然主义”——或者称它是写实主义也可以,但只能有一,不能同时有二——的大厅里,我想他们未必竟不高兴吧。

这里说了两个问题:一是我们所说的自然主义即写实主义,是对西欧大部分作家的基本倾向的一种归纳;二是左拉的自然主义往往表现出的是“兽性”,那是他的个人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偏见,这与我们所说的写实主义毫不相干。

四、自然主义的“真精神是科学的描写法”

自然主义或是写实主义的科学的描写法,是“经过近代科学的洗礼”的写作态度和方法。沈雁冰对此有一大段的文字阐发:

事事必先实地观察便是自然主义者共同信仰的主张。实地观察后以怎样的态度去描写呢?左拉等人主张把所观察的照实描写出来……左拉这种描写法,最大的好处是真实与细致。一个动作,可以分析的描写出来,细腻严密,没有丝毫不合情理之处……自然派的先驱巴尔扎克和福楼拜等人,更注意于实地观察,描写的社会至少是亲身经历过的,描写的人物一定是实有其人的。这种实地观察的精神,到自然派便达到极点。他们不但对于全书的大背景,一个社会,要实地观察一下,即使是讲到一爿巴黎城里的小咖啡馆,他们也要亲身观察全巴黎的咖啡馆,比较其房屋的建筑,内部的陈设,及其空气(就是馆内一般的情状),取其最普通的可为代表的,描写入书里。(《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

“科学的描写法”是自然主义和写实主义的共同的主张,具体说来就是:实地观察,照实描写。见什么写什么,不在丑恶的东西上面加套子。

这是沈雁冰非常赞同的,这时的他,在学习、译介西方文学的过程中,已经明显地感到科学对于文学的影响,他把这种影响的关系归纳为“科学的描写法”。上面引用的一段是从作家的创作实践活动的过程来谈问题的,他觉得还不够,又进一步从理论上对“科学描写法”加以阐述:“近代西洋的文学是写实的,就因为近代的时代精神是科学的。科学的精神重在求真,故文艺亦以求真为唯一目的。科学家的态度重客观的观察,故文学也重客观的描写。因为求真,因为重客观的描写,故眼睛里看见的是怎样一个样子,就怎样写。”(《文学与人生》,1922年7月的一次讲演,载《松江第一次暑期学术讲演会演讲录》第一期)

他把“科学”二字实实在在运用到文学的领域里来了,不但指示着怎样像西方的大作家去实地观察,照实描写,而且指示着作家们要用“科学的眼光去体察人生的各方面”,“用科学的方法整理、布局和描写”,“根据科学(广义)的原理,做这篇文字的背景”。

西方的文艺思潮被输入后,国内的文学艺术家们结合自己的文艺实践活动,对各种思潮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并作出他自己的选择,沈雁冰也有这样的一个选择的过程。

他于1920年9月在《改造》3卷1号上发表《为新文学研究者进一解》,提出中国今后的新文学运动应该是新浪漫主义,而不是自然主义,因为自然主义“见的都是罪恶,其结果是使人失望,悲闷,正和浪漫文学(按:指19世纪消极浪漫主义)的空想虚无使人失望一般,都不能引导健全的人生观”。今天,“浪漫的精神常是革命的解放创新的……这种精神,无论在思想界在文学界都是得之则有进步的生气”,“把我的意思总结一句,便是:能帮助新思潮的文学该是新浪漫的文学,能引我们到正确人生观的文学该是新浪漫的文学,不是自然主义的文学,所以今后的新文学运动该是新浪漫主义的文学”。新浪漫主义,我们今天称之为积极的浪漫主义,它是欧洲18世纪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民主革命思想、民族解放斗争的历史条件下酝酿产生的一种思潮,在文学上,一般而言,作家们既敢于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敢于批判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又常寄理想于未来。年轻时的沈雁冰接受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称它是革命的解放的创新的,能引导人们走上“健全的人生观”。因此他最初的主张是新浪漫主义的文学。

当他于1921年1月接编《小说月报》后,就积极倡导“为人生”的文学。出现两个方面的变化:他在谈俄国文学时,常被作家们笔下描绘的“被践踏者与被损害者”的纯洁的灵魂所感动,他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描写了“在湿漉漉的抹布生活中的人们的不断的向上努力”,这让我们“兴奋”,“感动”。这改变了他对于自然主义写的“都是罪恶”,“使人失望,悲闷”的片面看法。但是,有时还不免重提那些看法,说写悲惨的人生,会“生出许多不良的影响”,这很正常,因为一种看法的改变,要有一个过程。另一变化是他认为自然主义的写作态度和方法是值得肯定学习的,希望“以自然主义的技术医中国现代创作的毛病”。这种变化,使他对自然主义的看法发生改变,1922年4月,他在回复徐秋冲的信中,宣布放弃新浪漫主义,接受自然主义:“照一般情况来看,中国现在还须得经过小小的浪漫主义的镜头,方配提倡自然主义……但是可惜时代太晚了些,科学方法已是我们的新金科玉律。浪漫主义里的别的元素,绝对不适宜于今日,只好让自然主义来了”。这里的科学方法,应该既指“五四”时期提倡的科学精神,也应该指自然主义的“科学的描写法”。浪漫主义里的“别的元素”,应该是指它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情感的基本特征,因此,作家们在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批判资本主义的丑恶现实时,往往将理想寄托于未来。这已不适宜当今的中国社会,只有自然主义来承担了。

沈雁冰最终认定写实主义,这就为他的“为人生”的艺术找到了理论的支持。

这期间,在介绍写实主义文学思潮方面作出过努力的还有文学研究会的:

胡愈之:1920年1月,在《东方杂志》17卷第1号,发表《近代文学上的写实主义》,这是我国第一篇系统介绍西方写实主义文艺思潮的论文。文章说:写实主义在西方勃兴的原因,一是哲学上的实证论的兴起;二是社会矛盾的加剧,人们的注意力由理想偏向实在。与浪漫主义比较,写实主义重理智、重现实,求真,以研究人生为目的,态度是客观的,写日常生活。写实主义的特色是:(一)科学的态度;(二)作者的人生观是机械的唯物的,平凡的一个,丑恶的描写;(三)注重人生的描写,是为人生的艺术。文章还指出:象征主义神秘主义和我国文艺思想相隔甚远,唯有写实文学可以纠正以前的形式文学、空想文学、非人的文学的弊病。(转引自马良春、张大明著《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

郑振铎:1920年7月,为《俄罗斯名家短篇小说集》作序说,俄罗斯文学是世界近代文学的真价,它是国民性格、社会情况的写真,是人的文学,是切于人生关系的文学,是人类的个性表现的文学。 1921年3月,在《小说月报》12卷第3号“文艺丛谈”栏中发文,谈写实主义文学,指出它的“特质,实在于科学的描写法与谨慎的、有意义的描写对象之裁取”。它虽然“是忠实的写社会或人生的断片的,而其裁取此断片时,至少必融化有作者的最高理想在中间”。

瞿秋白:1920年7月,作《俄罗斯名家短篇小说集》序。

陈望道:1920年10月,译日本加藤朝鸟作《文学上各种主义》,载《民国日报·觉悟》。

耿济之:1921年8月,为译著俄罗斯小说《前夜》作序。

李达:1921年6月,为《民国日报·觉悟》上的文学小辞典栏“写实主义”定义:“注重现实,排斥理想,把观察和分析做基础,直接描写客观的自然和人生,不加作者私意的,称为写实主义。”(转引自《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