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吴二的记性

吴二的记性

时间:2022-1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吴二是我的同学,从小学到中学都是。那一年,吴二和我书信来往频繁,每当遇上苦闷的事情,他都及时向我倾诉。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吴二高兴地骑着自行车来到我家,跟我分享他的喜悦。那年暑假,吴二还是回家了,但似乎很忙,居然很少来找我。吴二在报到前回了一趟家,少说也待了半个月,可不知怎的,一次也没来找我。几天后,我通过市公安局朋友的关系,为吴二的父亲省下了一半罚款。这,应该就是我最后一次见吴二的情景了。

吴二的记性

吴二从大上海打来电话了!

屈指数来,我和吴二失去联系,已经整整十年。

吴二是我的同学,从小学到中学都是。那时,我们的关系甭提有多铁了,大家都说,咱俩比亲兄弟还亲呢。当然,也有过一点小波折,那是读小学五年级时,学校一个女教师请假生小孩,吴二的叔叔来我们学校做代课教师。没几天,吴二就不大答理我了,尽管我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不过,几个月后,吴二的叔叔代课结束,继续回村里务农,吴二又天天和我玩在一起了。

高考时,我上了省里的师范大学,吴二却不幸名落孙山,回县城中学复读一年。那一年,吴二和我书信来往频繁,每当遇上苦闷的事情,他都及时向我倾诉。为了给他加油,我几乎每周都给他写一封信。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次高考,吴二考出了好成绩,被南京一所重点大学录取。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吴二高兴地骑着自行车来到我家,跟我分享他的喜悦。

吴二也成了大学生之后,每个寒暑假回来,他都在第一时间跑到我家。有时我比他晚一两天放假,刚回到家,家里人就告诉我,吴二已经来找过你了!

寒暑假如果没别的事,我们几乎天天泡在一起。这友谊,那真是与日俱增啊。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老家的农村中学当老师。那年暑假,吴二还是回家了,但似乎很忙,居然很少来找我。我去找他,也常常见不上面。

第二年,吴二大学毕业,在南京一家企业上班。吴二在报到前回了一趟家,少说也待了半个月,可不知怎的,一次也没来找我。有一次,在镇里的街上,我远远地看到吴二,正要迎上去和他说上几句,吴二却拐进了一条小巷。那一刻,我终于感觉到,吴二已经不是我当年那个亲密无间的同窗好友了,几年的大城市生活,他已渐渐淡忘了在农村上班的我。

乡下中学的生活是单调的。为了驱逐寂寞,我不断地写作。渐渐地,随着文章越发越多,在市里也混出了些虚名。那一年,市报扩版,面向全市招考采编人员,我一举考中,从乡村教师变成了市报的编辑兼记者。

有一天,南京的吴二往报社打来长途电话,这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吴二在电话里尽情地回忆了当年咱俩同学时的深情厚谊,让我仿佛回到了少年时代。末了,吴二告诉我,他们企业转制了,南京不是他的乐土,他决定转战珠三角;另外,他那在乡下务农的父亲因为聚赌被公安派出所抓了,要罚一大笔钱,希望我以记者的身份找所长通融通融,看能否少罚一点。

几天后,我通过市公安局朋友的关系,为吴二的父亲省下了一半罚款。等我打电话到南京时,那边的人告诉我,吴二已离开这个单位另谋高就去了。

春节回乡,一个早上,门外响起熟悉的声音在喊我的小名,居然是吴二。原来,他也回来过年了。吴二说,他在珠三角一家企业做业务,问我和市里的领导关系如何,能不能从中牵线搭桥什么的。当他知道我只是一名副刊编辑,从来没有机会和高层领导打交道时,就果断地中止了这个话题。

转眼间过了两年。春节期间,我们又在家乡相遇。那天,我和几个从沿海务工回来过年的老同学在街上散步,其中一个说道,吴二现在是混出名堂来了,自己在广东开了一家公司,前不久正委托他打听一个业务信息呢。正说着,吴二就迎面来了。众人停下来,正要和吴二寒暄几句。只见吴二双手叉腰,夸张地掀开西服,大大方方地亮出皮带上系着的手机(那时,这玩意儿还不是人人都有,在乡下更是少见)。然后,就见吴二目不斜视,只和那位受他委托打听信息的同学谈事,对其他人正眼不瞧一下。

这,应该就是我最后一次见吴二的情景了。我想,俗话果然没说错,贵人多忘事,吴二是彻底想不起我了(尽管以前是那么要好的朋友,尽管我帮他父亲省了几千元罚款)。后来,当听说吴二生意越做越大、转战上海时,我也只当作是听一个无关的陌路人的闲话。

可是,现在——十年后的今天,吴二竟然真真切切地来电话了。这不,吴二又和我忆起了往昔的岁月:星期天,我们一起上山砍柴;放学后,我们一起去村外放牛;我先上大学那年,我们一共写了40多封信;读大学时的暑假,我们骑自行车走村串户与各路同学大搞“串联”……听着听着,我不禁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恍如隔世,以至没听清楚吴二话锋一转,给我说什么来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