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红灯笼高高挂

大红灯笼高高挂

时间:2022-1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初二晚上,龙龙回家哭着告诉妈妈:“刚才和丁娃碰灯笼,我的大灯笼把他的红橘灯碰烂了。丁娃哭着回去了,他说他再也不跟我玩了,还要我赔一个灯笼给他。妈妈,你说咋办?”中午,龙龙就把买来的红橘灯赔给了丁娃。说罢就给了丁娃一记耳光,并夺过丁娃手中的红橘灯,径自给龙家送了回去。然而事情并不就这样完结:这天中午丁娃妈退还灯笼给龙厂长家,去去来来,院子里的人几乎都看见了。

大红灯笼高高挂

我们这一带有个乡俗:春节期间,舅家都要给小外甥送灯笼;元宵节前,每天晚上都得把送来的灯笼点着。

新调到我们厂的龙厂长,带着夫人和八岁的儿子龙龙,搬入厂区家属三院不久,就逢上了春节。

初一晚上,龙龙妈见院子里的小孩都提着灯笼嬉戏,于是吩咐小保姆上街给龙龙买一个大灯笼回来。

初二晚上,龙龙回家哭着告诉妈妈:“刚才和丁娃碰灯笼,我的大灯笼把他的红橘灯碰烂了。丁娃哭着回去了,他说他再也不跟我玩了,还要我赔一个灯笼给他。妈妈,你说咋办?”

龙龙妈说:“别哭,别哭。妈妈叫人上街买一个红橘灯赔给他,不就没事了?”

初三上午,龙厂长和夫人回老家去了。走之前,把买红橘灯的钱给了小保姆。中午,龙龙就把买来的红橘灯赔给了丁娃。

丁娃兴冲冲地提着崭新的红橘灯回到家中,对他妈妈说:“新来的那家人的孩子龙龙把红橘灯赔给我了。”

丁娃妈吃惊地说:“你说什么?你知道那个龙龙娃是谁吗?他是龙厂长的小少爷!你他娘的吃了豹子胆——竟敢叫人家赔灯笼!”

“他碰烂了我的灯笼,为啥不赔?该赔该赔就该赔!”

“你立即把这个灯笼给龙家送回去!”

“不送不送就不送!”

丁娃妈吼道:“你敢犟,看我咋收拾你!”说罢就给了丁娃一记耳光,并夺过丁娃手中的红橘灯,径自给龙家送了回去。

丁娃妈对龙厂长家的小保姆说:“孩子与孩子碰灯笼,是咱这儿欢度新春的习俗,灯笼被碰烂了就烂了,是不用赔的。所以我把这个红橘灯送回来,请你给龙厂长说一说,原谅咱家丁娃吧。”

小保姆想:既然这儿的风俗是这样,不必赔就不赔了。入乡随俗嘛。于是她把退回来的红橘灯收下了。

然而事情并不就这样完结:这天中午丁娃妈退还灯笼给龙厂长家,去去来来,院子里的人几乎都看见了。大家心里嘀咕:龙厂长是外乡人,在这儿没有舅家。工于心计的丁娃妈竟捷足先登瞅准了这个送灯笼攀亲的绝好机会,仅仅花了几元钱就与龙厂长家套上了近乎。大家不禁愤愤然:你姓丁的这样做,在龙厂长眼里倒是显得有情有义了,可是我们呢——我们不就因此显得薄情寡义了?你姓丁的叫我们把脸面往哪儿放?这些不甘心沦为“薄情寡义者”的住户们,不仅懂得“临渊羡鱼”,而且还懂得“退而结网”:这天下午,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出了补救措施,争先恐后地上街买灯笼,而且后来居上——买的灯笼档次一个比一个高:什么“缎面绣”呀,“荧光红”呀,“十里明”呀……一个接一个地送到了龙厂长家中。小保姆见送灯笼的人多了,怎么也不肯收下。

送灯笼的人说:“什么礼品都可以不收,而灯笼不可不收。你看灯笼上不都有词儿吗?咱送灯笼的同时就送来了‘大吉大利’、‘福星高照’、‘长命富贵’……你要是把左邻右舍的祝福给退了回去,厂长回来能高兴吗?”

于是小保姆只得依从了大家,把送来的灯笼一一收下,并且把送灯笼的客人的姓名都作了登记。

入夜,小保姆依照这儿的乡俗,把送来的大红灯笼一一点着,高高地挂满了龙厂长家的阳台。

不知情的过往行人远远看着这一排排亮堂堂的大红灯笼,都频频称道:“这一家子人气真旺,居然有这么多舅舅送灯笼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