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观音菩萨在佛教中的身份地位

观音菩萨在佛教中的身份地位

时间:2022-1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菩萨必须修行,以达到佛的地位。观音一直处于菩萨的地位,没有成佛。一旦修成菩萨,还需依佛教的慈悲救济的宗旨和教义,救度众生。慈悲理念成为佛教弘法度生的出发点。其中观音菩萨与现实世界的无边众生联系最密切。大慈大悲的实践者观音菩萨正是大乘佛教“他力”救济者的代表。

观音在佛教中是何等地位?

观音是大乘佛教的菩萨之一,在大乘佛教中,为第二等果位。其地位高于罗汉,而次于佛。

菩萨,梵语为Bodhisattva,音译为菩提萨埵、菩提索埵、质帝萨埵,菩提意为“觉悟”,萨埵意为“众生”或“有情”,“有情”是有情识、有情感的众生,主要指娑婆世界之人。菩提萨埵全译为“觉悟众生”,即:使有情众生觉悟。菩萨不但自己求觉悟真理,解脱痛苦,同时自己还要求最高的圆满的觉悟,以成佛为目标。《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菩萨品》谓:“菩提不生,萨埵非有,萨埵者,他施之意,言以善施为事。”所以菩萨是自觉、觉他,但还没有达到觉行圆满的觉者,以上求佛果,下济众生,自度度人为目标。菩萨必须修行,以达到佛的地位。观音一直处于菩萨的地位,没有成佛。

大乘佛教以菩萨信仰为理论和实践体系的核心,故又名“菩萨乘”。大乘佛教认为无论出家僧人或在家居士,凡具有宏大心愿以上求佛果,下济众生,以自度度人为目标的修行者或成道者,均是菩萨。成道者为“觉悟了的众生”,称之为果地菩萨;修行者力求“使众生觉悟”,称之为因地菩萨。此二者皆是大乘佛教“普度一切众生”教义的承担者。日常所说的菩萨多指果地菩萨。

菩萨果位是通往成佛的涅槃境界的必经之路。要修成菩萨果位,必须以慈悲救济的思想为指导,以自我牺牲的精神为前提,慈济万物,广积福德,这是其必备的基本品德。一旦修成菩萨,还需依佛教的慈悲救济的宗旨和教义,救度众生。可见慈悲救济也是菩萨成佛的必要基础。《大智度论》云:“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萨见众生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后世苦等诸苦所恼,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后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2]。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祗[3]世生死中,心不厌没。以大慈悲力故,久应得涅槃而不取证。以是故,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4]一切修行从慈悲心开始,一切功德依于慈悲行而得成就。慈悲理念成为佛教弘法度生的出发点。

从慈悲理念出发,大乘佛教集中塑造了体现大慈大悲精神的三大神格形象: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分别于净土、人间、地狱各司其职: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观音菩萨解救众生现世之苦,地藏菩萨拯救地狱恶道众生。

其中观音菩萨与现实世界的无边众生联系最密切。祂的全称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祂在因地发菩提心,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证得圆通,达到与诸佛及众生同体,而发起慈悲、利他的菩萨行,祂是佛教慈悲的典型神格化身。

《坛经》云:“慈悲是观音,喜舍是势至。”慈悲是观音法门的基本前提,这种以慈悲统摄一切修持法门的思想,为观音教义提供了坚实的依据。而观音菩萨的慈悲更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本可成佛却不欲成佛,倒驾慈航,入此秽土显具佛之大慈大悲,在藏语中祂被还称为“图杰钦波”,意即“大悲心”!《观无量寿经》云:“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5]佛的大悲是六时中观察世间众生的善根与苦难,用各种方便之法来救济,故特称为大慈大悲。此系佛独具之大悲,非凡夫与二乘(声闻、缘觉)等所能起,其中具足了真诚、清净、平等、正觉。佛虽有大慈大悲但高高在上遥不可及,且佛的教法建立在众生通经明理,转识成智(或明心见性),靠自证觉悟而得解脱的“自力”基础上,以彻底解脱生死,往生佛国净土为根本,是觉悟的榜样但非救主,不许诺解除其现世中的苦难。因此需要一“他力”救济者的角色以佛法接引而令众生超脱因果轮回、救护众生现世的苦难,通过这种方便,“令诸众生离怖畏已,复教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永不退转”。大慈大悲的实践者观音菩萨正是大乘佛教“他力”救济者的代表。

救济一切众生是观音的神职与使命,因而祂不像远居天上的佛陀,既不可望又不可及,而是斡旋于天国与人间,从利乐众生出发,忧百姓之所忧,解百姓于倒悬。观音以无畏施于众生,无所取亦无所求,完全出于一种慈悲喜舍心、清净菩提心、广大平等心的道德行为,出于一种不掺杂个人功利的献身精神。祂志宏心坚、孜孜不悔的度脱众人的精神比佛来得亲切、来得实在、来得动人。

从大多数观音类经典记述中,可以看到观音是一位佛弟子,其神通之力远远不及如来佛。由于这位弟子的宿世之因及过人的智慧,所以深受老师的赏识,被委以传法教化众生的重任。观音菩萨不仅以佛法接引信众死后往生净土而得解脱,更重要的在于有六根互用[6]之神通,能以目观尘世苦难众生的呼救声,兴慈运悲,拔苦与乐,解除现实生活中迫在眉睫的实际苦难。祂于生死苦海为作船筏,于无明长夜为作明灯,自然而然成为对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最深刻诠释。这使得观音无论在影响范围的广泛性还是影响力的深入程度上都超过了诸多的佛菩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