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般涅槃经》(节选)

《大般涅槃经》(节选)

时间:2022-1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迦叶,世间众生颠倒覆心,贪著生相,厌患老死。迦叶,菩萨不尔,观其初生,已见过患。[3]迦叶,如有女人,入于他舍,是女端正,颜貌瑰丽,以好璎珞,庄严其身。主人见已,即便问言:“汝字何等?系属于谁?”女人答言:“我身即是功德大天。”主人问言:“汝所至处,为何所作?”女人答言:“我所至处,能与种种金银、琉璃、颇梨、真珠、珊瑚、虎珀、砗磲、马瑙、象马、车乘、奴婢、仆使。”主人闻已,心生欢喜,踊跃无量。“

[北凉]昙无谶[2] 译

“迦叶,世间众生颠倒覆心,贪著生相,厌患老死。迦叶,菩萨不尔,观其初生,已见过患。[3]迦叶,如有女人,入于他舍,是女端正,颜貌瑰丽,以好璎珞,庄严其身。主人见已,即便问言:“汝字何等?系属于谁?”女人答言:“我身即是功德大天。”主人问言:“汝所至处,为何所作?”女人答言:“我所至处,能与种种金银、琉璃、颇梨、真珠、珊瑚、虎珀、砗磲、马瑙、象马、车乘、奴婢、仆使。”主人闻已,心生欢喜,踊跃无量。“我今福德,故令汝来至我舍宅。”即便烧香、散花,供养,恭敬礼拜。复于门外更见一女,其形丑陋,衣裳弊坏,多诸垢腻,皮肤皴裂,其色艾白。见已问言:“汝字何等?系属谁家?”女人答言:“我字黑闇。”复问:“何故名为黑闇?”女人答言:“我所行处,能令其家所有财宝,一切衰秏。”主人闻已,即持利刀,作如是言:“汝若不去,当断汝命。”女人答言:“汝甚愚痴,无有智慧!”主人问言:“何故名我痴无智慧?”女人答言:“汝舍中者,即是我姊。我常与姊,进止共俱。汝若驱我,亦当驱彼。”主人还入,问功德天:“外有一女,云是汝妹,实为是不?”功德天言:“实是我妹。我与此妹,行住共俱,未曾相离。随所住处,我常作好,彼常作恶。我常利益,彼常作衰。若爱我者,亦应爱彼。若见恭敬,亦应敬彼。”主人即言:“若有如是好恶事者,我俱不用,各随意去。”是时二女,俱共相将,还其所止。尔时主人见其还去,心生欢喜,踊跃无量。是时二女,复共相随,至一贫家。贫人见已,心生欢喜,即请之言:“从今已去,愿汝二人,常住我家。”功德天言:“我等先以为他所驱,汝复何缘,俱请我住?”贫人答言:“汝今念我,我以汝故,复当敬彼,是故俱请,令住我家。”迦叶,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不愿生天,以生当有老、病、死故,是以俱弃,曾无爱心。凡夫愚人,不知老、病、死等过患,是故贪受生死二法。(卷十二《圣行品》节选)

【注释】

[1]《大般涅槃经》:凡四十卷,北凉昙无谶译。又作《大涅槃经》《涅槃经》等,收入《大正藏》第十二册。系宣说如来常住、众生悉有佛性、阐提成佛等之根本教义,属大乘涅槃经。本经由昙无谶译出后,传于南方宋地,经慧严、慧观、谢灵运等人,对照法显所译之六卷《泥洹经》,增加品数,重修而成二十五品三十六卷,称之为南本《涅槃经》,而将昙无谶译本称为北本《涅槃经》。

[2]昙无谶(385~433):东晋僧人。为中印度人,幼年出家,初学小乘佛教,后改学大乘,主要在西域一带游学。翻译《大般涅槃经》40卷、《大方等大集经》29卷、《菩萨地持经》8卷、《金光明经》4卷、《优婆塞戒经》7卷等。其翻译的《大般涅槃经》中“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说,对中国佛教思想的发展影响很大。

[3]这一节经文用一个精妙的比喻说明:生老病死如同两个一美一丑的孪生姐妹一样,是相伴而行、“进止共俱”的,不可能将其分开。有生必有死,有美必有丑,有善必有恶等等……莫不如是。如果不想要后者,那么也要将前者舍去,这就是“观其初生,已见过患”,也即所谓“众生畏果,菩萨畏因”。两者皆舍,“我俱不用”,才是真正的大解脱、大智慧,亦即涅槃境界。

师子吼菩萨言:“世尊,若一切业不定得果,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应当修习八圣道者,何因缘故,一切众生悉不得是大般涅槃?世尊,若一切众生有佛性者,即当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1],何须修习八圣道[2]耶?世尊,如此经中,说有病人若得医药,及瞻病人,随病饮食,若使不得皆悉除差,一切众生亦复如是。若遇声闻及辟支佛,诸佛菩萨、诸善知识,若闻说法,修习圣道,若不遇不闻不修习道,悉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以佛性故。世尊,譬如日月,无有能遮,令不得至多山边,四大河水不至大海,一阐提[3]等不至地狱。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无有能遮,令不得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以佛性故。世尊,以是义故,一切众生不须修道,以佛性力故,应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以修习圣道力故。世尊,若一阐提犯四重禁、五逆罪[4]等,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须修习,以因佛性定当得故,非因修习然后得也。世尊,譬如磁石,去铁虽远,以其力故,铁则随著,众生佛性亦复如是,是故不须勤修习道。”[5]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恒河边有七种人,若为洗浴、恐畏寇贼,或为采花,则入河中。第一人者,入水则沈,何以故?羸无势力,不习浮故。第二人者,虽没还出,出已复没,何以故?身力大故,则能还出,不习浮故,出已还没。第三人者,没已即出,出更不没,何以故?身重故没,力大故出,先习浮故,出已即住。第四人者,入已便没,没已还出,出已即住,遍观四方,何以故?重故则沈,力大故还出,习浮则住,不知出处,故观四方。第五人者,入已即沉,沉已便出,出已即住,住已观方,观已即去,何以故?为怖畏故。第六人者,入已即去,浅处则住,何以故?观贼近远故。第七人者,既至彼岸,登上大山,无复恐怖,离诸怨贼,受大快乐。”[6]

“善男子,生死大河,亦复如是。有七种人,畏烦恼贼故,发意欲渡生死大河,出家剃发,身被法服。既出家已,亲近恶友,随顺其教,听受邪法:所谓众生身者,即是五荫[7],五荫者,即名五大,众生若死,永断五大。断五大故,何须修习善恶诸业?是故当知,无有善恶及善恶报,如是则名一阐提也。一阐提者,名断善根。断善根故,没生死河不能得出。何以故?恶业重故,无信力故,如恒河边第一人也。……第二人者,发意欲渡生死大河,断善根故,没不能出。所言出者,亲近善友,则得信心,是信心者,信施施果,信善善果,信恶恶果,信生死苦、无常败坏,是名为信。以得信心,修习净戒,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常乐惠施,善修智慧。以钝根故,复遇恶友,不能修习身戒心慧,听受邪法,或值恶时,处恶国土,断诸善根,断善根故,常没生死,如恒河边第二人也。[8]第三人者,发意欲渡生死大河,断善根故,于中沉没,亲近善友,得名为出,信于如来,是一切智,常恒无变,为众生故说无上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非灭,法僧亦尔,无有灭坏,一阐提等不断其法,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要当远离,然后乃得。以信心故,修习净戒,修习戒已,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9],为诸众生广宣流布,乐于惠施,修习智慧。以利根故,坚住信慧,心无退转,如恒河边第三人也。第四人者,发意欲渡生死大河,断善根故,于中沉没,亲近善友,故得信心,是名为出。得信心故,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为众生故,广宣流布,乐于惠施,修习智慧。以利根故,坚住信慧,心无退转,遍观四方。观四方者,四沙门果,如恒河边第四人也。第五人者,发意欲渡生死大河,断善根故,于中沉没,亲近善友,故得信心,是名为出。以信心故,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为众生故,广宣流布,乐于慧施,修习智慧。以利根故,坚住信慧,心无退转,无退转已,即便前进,前进者谓辟支佛,虽能自渡,不及众生,是名为去,如恒河边第五人也。第六人者,发意欲渡生死大河,断善根故,于中沉没,亲近善友,获得信心,得信心故,名之为出,以信心故,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为众生故,广宣流布,乐于惠施,修习智慧。以利根故,坚住信慧,心无退转,无退转已,即复前进,遂到浅处,到浅处已,即住不去,住不去者,所谓菩萨,为欲度脱诸众生故,住观烦恼,如恒河边第六人也。第七人者,发意欲渡生死大河,断善根故,于中沉没,亲近善友,获得信心,得信心已,是名为出,以信心故,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为众生故,广宣流布,乐于惠施,修习智慧,以利根故,坚住信慧心无退转,无退转已,即便前进,既前进已,得到彼岸,登大高山,离诸恐怖,多受安乐。善男子,彼岸山者,喻于如来,受安乐者,喻佛常住,大高山者,喻大涅槃。”

“善男子,是恒河边如是诸人,悉具手足,而不能渡,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实有佛宝、法宝、僧宝,如来常说诸法要义,有八圣道、大般涅槃,而诸众生悉不能得,此非我咎,亦非圣道、众生等过,当知悉是烦恼过恶,以是义故,一切众生不得涅槃。善男子。譬如良医知病说药。病者不服非医咎也。善男子。如有施主以其所有施一切人。有不受者非施主咎。善男子,譬如日出,幽冥皆明,盲瞽之人不见道路,非日过也。善男子,如恒河水,能除渴乏,渴者不饮,非水咎也。善男子,譬如大地,普生果实,平等无二,农夫不种,非地过也。善男子,如来普为一切众生,广开分别十二部经,众生不受,非如来咎。善男子,若修道者,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汝言众生悉有佛性,应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磁石者,善哉善哉!以有佛性因缘力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言不须修圣道者,是义不然。善男子,譬如有人行于旷野,渴乏遇井,其井幽深,虽不见水,当知必有。是人方便,求觅罐绠,汲取则见。佛性亦尔,一切众生,虽复有之,要须修习无漏圣道,然后得见。善男子,如有胡麻,则得见油,离诸方便,则不得见,甘蔗亦尔。善男子,如三十三天、北郁单越,虽是有法,若无善业、神通道力则不能见。地中草根及地下水,以地覆故,众生不见。佛性亦尔,不修圣道,故不得见。善男子,如汝所说,世有病人,若遇瞻病,良医好药,随病饮食,及以不遇,悉得差者。善男子,我为六住诸菩萨等说如是义。善男子,譬如虚空,于诸众生,非内非外,非内外故,亦无挂碍,众生佛性亦复如是。善男子,譬如有人,财在异方,虽不现前,随意受用,有人问之,则言我许。何以故?以定有故,众生佛性亦复如是。非此非彼,以定得故,言一切有。善男子,譬如众生,造作诸业,若善若恶,非内非外,如是业性,非有非无,亦复非是,本无今有,非无因出,非此作此受,此作彼受,彼作彼受,无作无受,时节和合,而得果报,众生佛性亦复如是,亦复非是本无今有,非内非外,非有非无,非此非彼,非余处来,非无因缘,亦非一切众生不见,有诸菩萨时节因缘和合,得见时节者,所谓十住菩萨摩诃萨,修八圣道,于诸众生,得平等心,尔时得见,不名为作。”[10]

“善男子,若言佛性住众生中者,善男子,常法无住,若有住处,即是无常。善男子,如十二因缘无定住处,若有住处,十二因缘不得名常。如来法身亦无住处,法界、法入、法阴、虚空,悉无住处,佛性亦尔,都无住处。善男子,譬如四大,力虽均等,有坚、有热、有湿、有动,有重、有轻、有赤、有白、有黄、有黑,而是四大,亦无有业,异法界故,各不相似。佛性亦尔,异法界故,时至则现。善男子,一切众生不退佛性故,名之为有。阿毗跋致[11]故,以当有故,决定得故,定当见故,是故名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善男子,譬如有王,告一大臣:‘汝牵一象,以示盲者。’尔时大臣,受王敕已,多集众盲,以象示之。时彼众盲,各以手触,大臣即还,而白王言:‘臣已示竟。’尔时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王言:‘象为何类?’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善男子,如彼众盲,不说象体,亦非不说,若是众相悉非象者,离是之外,更无别象。善男子,王喻如来正遍知也,臣喻方等《大涅槃经》,象喻佛性,盲喻一切无明众生。……善男子,佛性不可思议,佛法僧宝亦不可思议,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而不能知,是亦不可思议,如来常乐我净之法,亦不可思议,一切众生能信如是《大涅槃经》亦不可思议。”[12]

师子吼菩萨言:“世尊,如佛所说一切众生能信如是《大涅槃经》不可思议者,世尊,是大众中有八万五千亿人,于是经中不生信心,是故有能信是经者,名不可思议。善男子,如是诸人,于未来世,亦当定得信是经典,见于佛性,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卷三十二《师子吼菩萨品》节选)

【注释】

[1]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译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知,乃佛陀所觉悟之智慧,含有平等、圆满之意。以其所悟之道为至高,故称无上;以其道周遍而无所不包,故称正遍知。大乘菩萨行之全部内容,即在成就此种觉悟。

[2]八圣道:又称“八正道”,最能代表佛教之实践法门,即八种通向涅槃解脱之正确方法或途径,包括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3]一阐提:梵语音译,意译为“不具信”,或称“断善根”。佛教用以称呼不具信心、断了成佛善根的人。根据本经,那种认为人死如灯灭,没有善恶果报的认识即为一阐提。

[4]四重禁:又称四重禁戒、四重罪、四波罗夷罪。即:(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妄语。五逆罪指罪大恶极,极逆于理的五种重罪,包括:(一)害母(二)害父(三)害阿罗汉(四)出佛身血(五)破坏僧团。

[5]这一节文字借狮子吼菩萨之口,提出疑问:既然众生皆有佛性,那么理当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什么还需要修行呢?下面的文字,佛陀用种种善巧比喻来解释这些疑问。

[6]本段列举七种入水之人为比喻,说明众生根基不同,因此结果也不同,下一段即说众生面对“生死大河”,亦复如是,与上一节文字一一对应。

[7]五荫:又作“五阴”“五蕴”,即色、受、想、行、识。有人认为人死则五蕴永断,故没有善恶及善恶果报,这便是一阐提人的见解,如恒河边上的第一类人。

[8]第二类人即世俗常人,他们也有一定善根,但受环境影响,善恶皆为,故长劫出没于生死苦海中,不能出离。再以下的五种人,则为自小乘佛教乃至佛的不同修道境界,一一皆用比喻说明。

[9]十二部经: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经,指全部佛教经典,包括契经、应颂、记别、讽颂、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等各种类别的经典。

[10]这一节文字,连用十几个比喻,说明佛性与众生之间的关系。佛性虽有,但如果不修行,便不能显现的道理。这种“博喻”的方式是大乘佛教经典中经常出现的,之所以不用一个比喻而连用多喻,一是为了将道理说得更明白,二是为了防止众生因一喻而产生文字上的执著。

[11]阿毗跋致:意译为“不退转”,即功德善根不再退失之意。这里是说,众生的佛性尽管有时不能显现,但永远不会失去。

[12]这一节即著名的“盲人摸象”故事,用来说明:尽管众生见不到自身的佛性(象体),但他们也没有离开自身的佛性。“盲人摸象”的譬喻具有极为深厚的内涵,比如它说明:真理只有一个,将所有盲人的全部见解综合起来,也就是完整的大象。故大乘佛教不排斥任何思想,因为所有思想见解都是象体的一部分。但盲人们各执所见,互相攻击,此即人类社会各种争端之所由。这也显示着大乘佛教因为证得“如来正遍知”,因此对一切道理都能够清晰明了地觉察而没有偏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