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依六道轮回证有如来藏

依六道轮回证有如来藏

时间:2023-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覆者,覆蔽真实如来藏心,障碍圣道现前。不论定中或定外之能知心,一旦有知,即有分别,分别心即非真心如来藏。若此心不通三世,而世间现有六道有情,应知定有另一无分别性之如来藏,能持一切善恶业种及等流习气种而三世轮转。末那在十八界内,名为意根,因如来藏而有,非能自在故,有覆性故;必须有另一无覆无记性心,方能来往三世,遍三界六道受生,当知此心即是如来藏。

第四章 依六道轮回证有如来藏

有情众生之能知能觉妄心有两种体性:

一、六转识系有覆有记性;所为善恶业之运作,皆由六识思惟六尘所起,欣乐厌苦,分别苦乐而起诸心行,故能知应喜应乐、应憎应爱、应行善应造恶乃至应睡眠等,是有覆有记性。

二、末那识妄心,恒内执我,是有覆无记性;因触五根五识所对五尘境而生意识,与意识同起心行,能因意识之分别而自思量决定造恶行善等。此心虽不缘过去未来,恒缘现境,但恒内执我而造诸善不善业,处处作主、时时作主,睡熟及梦中皆亦如是,故是有覆性。有覆者,覆蔽真实如来藏心,障碍圣道现前。

此七转识之前五——眼耳鼻舌身识,其体性、境界、现量,皆通三性——善、恶、无记性。意识为有覆有记性,众生之见闻觉知心及定中之觉知心,乃至四禅八定之根本定中微细观心,皆是有覆有记性,故皆有分别。是故外道修定而得非非想定者虽多,无有一人能出三界;以不见道,不知非非想定之心依旧是意识心故,弥勒菩萨说此乃“意识相应地”。

众生不能解了“知即分别”,故有许多人错认“无思惟时之灵知或明觉心为无分别心”,亦有人错认“定中微细之寂照能知心为无分别心”,便执此心非从缘有,以为此心能由过去世来至今生,误以为此心能由今生往至来世。

若此心能由过去世来至今生,则一切有情应皆能忆过去无量生事;犹如吾人懂事后,搬家多次,一一能记。然有情所有“定中能知之心及无思惟时之明觉灵知心”多不能自忆宿命,故知能知能觉之心唯一世耳。

不论定中或定外之能知心,一旦有知,即有分别,分别心即非真心如来藏。若人于此有疑,质问于我,我能当场实验,使其自行体验“知即分别”之理,使彼心服口服。若此能知之心(不论定中、定外、死后中阴之能知心)能至未来世,则一切有情应皆能忆无量世之宿命,而实不能,故知此心非真。

能知之心能缘现在、过去、未来境。弥勒菩萨说意识与欲、胜解、念相应。欲者于现在及未来之所乐境有希望故。胜解者于现在决定境能印证执持故。念者于过去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能知之心是意识心,既能缘此生之过去、现在、未来境,因何不能缘过去世之一切境?既不能缘过去世之境,亦定不能缘未来生之境,故知此心不能由过去世来至今生,亦不能往至未来世。

此能知之心若能往至未来世,则一切人皆愿生天界,不乐余五道,应无余五道有情。此能知之心,有分别性故,有拣择性故。若此心不通三世,而世间现有六道有情,应知定有另一无分别性之如来藏,能持一切善恶业种及等流习气种而三世轮转。

质疑:六转识之见闻觉知妄心,既不能流转三世,然末那识无始劫来不曾间断,能流转三世,云何必须有如来藏方能流转三世?

答:末那心恒审思量,行相微细,唯证悟如来藏者方能体验其身中之末那识(今读者读此书后亦能了知,不必悟后),然末那识乃有覆无记性,虽能配合意识等而造善恶业,然彼自身恒缘现境现量,不念过去、不思未来,故属无记性。末那识若离开意识思惟观照等作用,于中阴时唯依习气而行,虽能作主,然不能分别善恶美丑,故因业风所飘,携同如来藏随业受生六道。

末那识乃有覆无记性,在十八界之内,故非如来藏,佛于《阿含》四部中多处说为意根故。如来藏不在十八界之内,乃无覆无记性,于外六尘相分不生分别,于苦乐受不生分别,于美丑、善恶、缚脱,皆不生分别,凡于善恶业之一切运作,皆秉末那之意而为,等流业则依自身种子而为。异熟识则唯依末那识而随业风飘转,流转六道,一向皆不作主,亦不分别。

若能知之心(六转识)能至来世,则末那识依意识之分别,必不生余五道,唯选择天道,或唯选择十方佛国净土,则十方世界不应有三界六道有情,遍一切处受生。

以如来藏系无分别性,不受苦乐,无有思忆,不缘内外六尘起分别;而末那一向依习气而行,不缘过去未来,恒缘现境,故须依能知心——意识能缘此世过去现在未来境,方能住于世间而井然有序。若在中阴身,末那因无人间之完整意识作完整之分别思惟,只能依中阴身所生之微细意识作简单之分别判断,因此必随业风飘转,轮回六道。待出生已,意识方生,正报已成,或苦或乐,皆无能转易也。然如来藏虽随业生天,彼亦不受乐;虽随业生地狱,彼亦不受苦,不受六尘境苦乐故。受苦乐者乃见闻觉知及定中能知明觉之心——意识,以及末那识也。是故,若意识等见闻觉知心能往至来生,则三界便无六道有情轮回生死,应唯有天道受乐耳。此心不能往至来世,故知别有如来藏持诸业种,随业受生六道;余心间断非常,悉不能持故。

末那在十八界内,名为意根,因如来藏而有,非能自在故,有覆性故;必须有另一无覆无记性心,方能来往三世,遍三界六道受生,当知此心即是如来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