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章太炎的法相唯识哲学

章太炎的法相唯识哲学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活在清末佛学伏流中的章太炎,并不像其他人那样随波逐浪,很自然地把佛学作为经世致用的武器,而是由视佛学为“阻塞人之智虑”的“上古野人之说”,渐渐转向佛教的圣殿而做哲学沉思的。可以这样说,20世纪初,研究法相唯识的人虽然不在少数,对佛教专作哲学研究的人在学者居士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但以法相唯识的思想资料自成完备的理论体系者,仅章太炎及其后的熊十力而已。

二、章太炎的法相唯识哲学

生活在清末佛学伏流中的章太炎,并不像其他人那样随波逐浪,很自然地把佛学作为经世致用的武器,而是由视佛学为“阻塞人之智虑”的“上古野人之说”,(26)渐渐转向佛教的圣殿而做哲学沉思的。他说:“余素以先秦经法教,步骤不出荀卿、贾生。中遭忧患,而好治心之言。始窥大乘,终以慈氏、无著为主。”(27)可见,他是在1903年,因苏报案囚系上海狱中,才开始沉浸在繁难艰涩的佛典和无边无际的玄想之中,一场哲学革命便在阴暗的牢房中孕育起来了。他在一篇演说稿中指出:

佛法只与哲学家为同聚,不与宗教家为同聚……一切大乘的目的,无非是“断而知障”,“成就一切智者”,分明是求智的意思,断不是要立一个宗教,劝人信仰……佛法的高处,一方在理论极成,一方在圣智内证,岂但不为宗教起见,也并不为解脱生死起见,不为提倡道德起见,只是发明真如的见解,必要实证真如。发明如来藏的见解,必要实证如来藏。与其称为宗教,不如称为“哲学的实证者”。至于布施、持戒、忍辱等法,不过对治妄心。妄心不起,自然随顺真如,这原是几种方法,并不是他的旨趣。(28)

这段话不仅说明了佛学非宗教而系哲学,其修行方法在于对治妄心,随顺真如,而且鲜明地表现了他在佛法中求是、致用的哲学革命的强烈愿望,也奠定了真如本体论的思想基础。在这一场哲学革命的整个过程中,他先后发表了《建立宗教论》、《答铁铮》、《国故论衡》、《诸子略说》、《俱分进化论》、《人无我论》、《五无论》以及他自诩为“千六百年未有等匹”的“一字千金之作”——《齐物论释》等一系列哲学论文,系统地阐述了真如本体论、万法唯识论、齐物观以及回真向俗的应用哲学。上述三论和求是、致用两个方向,构成了章氏法相唯识哲学的理论大厦,这是一个围绕“识”自体形成的多重关系的、半开放式的认识论的圆圈。可以这样说,20世纪初,研究法相唯识的人虽然不在少数,对佛教专作哲学研究的人在学者居士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但以法相唯识的思想资料自成完备的理论体系者,仅章太炎及其后的熊十力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