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以孝为至道之宗

佛以孝为至道之宗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宗法社会的古代中国,家是国之缩影,国为一家一姓之国。明代禅僧亦著有《孝闻说》、《广孝说》等,认为:“世、出世法,皆以孝顺为宗”,“儒以孝为百行之首,佛以孝为至道之宗”。宋明时期,一时社会上竞相出现了许多节衣缩食、赡养父母的“孝僧”,佛教已完全接纳了儒家的孝道。南北期时王明广为佛图澄的弟子,与道士卫元嵩辩论佛法。外道攻击佛教“脱略父母,遗蔑帝王,捐六亲,舍礼义”。

佛以孝为至道之宗

中国儒家的人格集中地体现在忠孝二字上。作为宗法社会的古代中国,家是国之缩影,国为一家一姓之国。故儒家强调孝为百行之首,万德之源:“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有孝道才能有巩固的家庭,家固才能国安。可以说是自一身而全天下。故孔子著有《孝经》、曹操“以孝治天下”、唐明皇亲为《孝经》作注,而自汉代以来,历朝又多以“孝”举士,民间亦有“二十四孝图”等等。而佛教以世界为虚幻,以人生为假象,以妻子为冤孽,本无孝悌之说,有云:“识体轮回,六趣无非父母;生死变易,三界孰辨怨亲”,今世之为人子女者,说不定前生反是父母。故出家人六亲不认,恩断义绝。这种思想是与中国的传统道德格格不入的,故佛教传人后,一度面临儒、道的激烈抨击:“脱略父母,遗蔑帝王,捐六亲、舍礼义”,“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不妻不娶,名为奉法,唯事早逝,号得涅槃”,“入国而破国,入家而破家,入身而破身。”[1]

对于上述指责,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佛教亦作出了相应的反应。本来大乘佛教从追求个人解脱上升到普度众生的因果圆满,这其中已隐含了人世的可能性。佛云:“我不入地狱,谁人地狱。”地藏王曰:“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表现在孝道方面,最早的敦煌写本《坛经》中说慧能卖柴于客店时偶闻《金刚经》而得悟,“便即辞亲,往黄梅冯墓山,礼拜五祖”,这似乎是置老母于不顾,拔脚就走,有违孝道。故中唐惠昕改写的《六祖坛经》则补正曰:“惠能闻说,宿业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惠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礼拜五祖”。然而区区十两银子,又能充得几时衣粮。故而,更晚出的修订本《祖堂集》又改为:“遂与惠能银一百两,以充老母衣食”,至此,慧能终于能够求法、孝道两全了。在唐代,百丈禅师所创的《百丈清规》中专列有“报本”、“尊祖”二节,把孝立为禅宗的规章制度。宋代的禅师契嵩著有《孝论》:“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驿人之善,以孝为端”,父母者“天下之三大本也”,“佛子,必减其衣盂之资,以养父母”。明代禅僧亦著有《孝闻说》、《广孝说》等,认为:“世、出世法,皆以孝顺为宗”,“儒以孝为百行之首,佛以孝为至道之宗”。在《佛本行集经变文》中又塑造了一个“大目犍连冥间救母”的故事,改编为民间广泛流传的《目连救母》戏剧,每年七月十五复有“盂兰盆会”,专供三宝以救度七世父母。按儒家礼制,父母故世,须守丧三年,不可出仕为官,和尚本无官可做,又不便还俗守灵。故禅宗又提出了“三年必心丧”的说法。宋明时期,一时社会上竞相出现了许多节衣缩食、赡养父母的“孝僧”,佛教已完全接纳了儒家的孝道。

南北期时王明广为佛图澄的弟子,与道士卫元嵩辩论佛法。外道攻击佛教“脱略父母,遗蔑帝王,捐六亲,舍礼义”。王明广为“孝”而辩:“孝子义有多途,何必躬耕租丁为上,礼云: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沙门之为孝也,上顺诸佛,中报四恩,下为含识(指众生),三者不匮,大孝一也。”[2]

这是说,按孔子的《礼记》所说,孝有三种,出力为小孝,用劳为中孝,不匮(不缺乏,即使充分的供养)为大孝,不一定事事躬亲侍候为孝。由此佛家也有孝,对上皈依诸佛,居中报四种恩,对下善待众生,只要这三者不缺,也就是大孝了。说明佛家之孝更为广泛,某种意义上说是泛爱天地万物。

佛教的中国化在崇孝的伦理观上最为突出,其中又求调和在家奉孝和出家持法间的矛盾,颇有意味。

(姚南强)

【注释】

[1]道宣:《广弘明集》。

[2]道宣:《广弘明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