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史上,最初的“国际贸易”早于国内贸易。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起因。当社会分工和交换对外延伸到国际之间时,社会分工就转化为国际大分工,一国内部贸易就发展成为国际之间的国际贸易。所以,机器应用及其对国际生产分工裂变的催化作用,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社会分工又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础条件,虽然交换、贸易和国际贸易可能独立发展而不完全取决于社会分工。

1.交换或贸易是社会分工、国际分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各国之间的生产分工关系对于世界各民族之间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与交流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影响最为明显。由于独立分工的经济主体需要通过交换协调分工经济关系,所以,交换和贸易是社会分工产生与存在的前提条件。

历史上,最初的“国际贸易”早于国内贸易。在远古时代,不同民族或者氏族在部落的边界地区开展的贸易活动可以说是一种国际贸易,而不是部落内部社会分工所产生的部族内部贸易。马克思说:“实际上,商品交换过程最初不是在原始公社内部出现的,而是在它的尽头,在它的边界上,在它和其他公社接触的少数地点出现的。这里开始了物物交换,由此浸入公社内部,对它起着瓦解作用。”[39]“……产品交换是在不同的家庭、氏族、公社互相接触的地方产生的,因为在文化的初期,以独立资格互相接触的不是个人,而是家庭、氏族等等。”[40]

最初,不同氏族或公社之间的外部分工和交换才慢慢导致了私有财产和私有制的出现与衍生,可以说社会分工和贸易是产生商品经济的基础。而且这种外部分工和交换最终直接导致了原始公社生产方式的瓦解。马克思指出:“私有财产在历史上的出现,决不是掠夺和暴力的结果。相反地,在一切文明民族的古代的自发的公社中,私有财产已经存在了,虽然只限于某几种物品。早在这种公社的内部,最初是在同外地人进行交换时,它就发展成商品的形式。公社产品愈是采取商品的形式,就是说,产品中为自己消费的部分愈小,为交换目的而生产的部分愈大,在公社内部,原始的自发的分工被交换排挤得愈多,公社各个社员的财产状况就愈加不平等,旧的土地公有制就被埋葬得愈深,公社也就愈加迅速地瓦解为小农的乡村。”[41] 原始氏族公社内部自然分工慢慢为了对外交换目的而让位于“国际分工”。随着不同氏族之间商品交换和“国际贸易”的扩大,为对外交换而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多,参与“国际分工”而生产产品占公社总产品的份额越来越大。不同氏族之间私的交换慢慢发展起来,氏族的内部公有的经济慢慢萎缩。由此可见,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换或者“国际贸易”是促进生产社会分工与商品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重要力量,虽然这种力量严重地受到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

正如马克思所说:“商业和商业资本的发展,到处都使生产朝着交换价值的方向发展,使生产的规模扩大,使它多样化并具有世界主义的性质,使货币发展成为世界货币。因此,商业对各种已有的、以不同的形式主要生产使用价值的生产组织,都或多或少地起着解体的作用。但是它对旧生产方式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起着解体的作用,这首先取决于这些生产方式的坚固性和内部结构。”[42]交换、贸易和商业是社会分工演进、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是摧毁旧的生产分工和生产方式,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重要力量。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然而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都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任何新的生产力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它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量的增加(例如开垦新的土地)。”[43]社会分工、国际分工发展程度决定了交换或贸易关系发展程度。

马克思说:“交换没有造成生产领域之间的差别,而是使不同的生产领域发生关系,并把它们变成社会总生产的多少互相依赖的部门。在这里,社会分工是由原来不同而又互不依赖的生产领域之间交换产生的。”[44]而且“社会内的分工以不同劳动部门的产品的买卖为媒体;……社会分工则以生产资料分散在许多互不相依赖的商品生产者中间为前提。”[45]分工主体之间只有通过交换发展才能促进社会分工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可见,交换是社会分工存在的前提,贸易使生产分工得以成立。

2.科技以及生产力发展所推动的国际分工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起因。当社会分工和交换对外延伸到国际之间时,社会分工就转化为国际大分工,一国内部贸易就发展成为国际之间的国际贸易。马克思说:“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十六世纪揭开了资本的近代生活史。”[46]资本主义大生产要求与其相适应的大商业——国际贸易,资本的产品要求超出一国范围而进入世界市场,资本的自由发展需要通过出口贸易销售产品和进口所需要的设备与原材料。马克思指出:“大工业造成的新的世界市场关系也引起产品的精致和多样化。不仅有更多的外国消费品同本国的产品相交换,而且还有更多的外国原料、材料、半成品等作为生产资料进入本国工业。”[47]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国际分工深化和世界市场的扩展,为世界贸易的发展奠定了生产与消费需求增长的基础。

马克思指出:“在英国,机器发明之后分工才有了巨大进步,这点无须再来提醒。例如,过去的织布工人和纺纱工人多半是至今我们还可以在落后国家里看到的那些农民。机器的发明完成了工场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前结合在一个家庭里的织布工人和纺纱工人被机器分开了。由于有了机器,现在纺纱工人可以住在英国,而织布工人却住在东印度。在机器发明以前,一个国家的工业主要是用本地的原料来加工。例如:英国加工的是羊毛,德国加工的是麻,法国加工的是丝和麻,东印度和列万特加工的则是棉花等等。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总之,机器对分工起着极大的影响,只要一种物品的生产中有可能用机械制造它的某一部分,生产就立即分成两个彼此独立的部门。”[48]科技发明的机器推动了分工的巨大进步,而且机器与分工的结合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的规模经济,这种机器与分工的巨大生产优势使得与之相适应的国际贸易得到空前的巨大发展。所以,机器应用及其对国际生产分工裂变的催化作用,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3.社会分工、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互为基础条件,相互依存

社会分工又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础条件,虽然交换、贸易和国际贸易可能独立发展而不完全取决于社会分工。列宁强调:“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加工工业与采掘工业分离开来,它们各自再分为一些细小的部门,各个部门生产商品形式的特种产品,并同其他一切生产部门进行交换。这样,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各个独立的工业部门的数量增加了;这种发展的趋势是:不仅把每一种产品的生产,甚至把产品的每一部分的生产都变成专门的工业部门;——不仅把产品的生产,甚至把产品制成消费品的各个工序都变成专门的工业部门。在自然经济下,社会是由许多单一的经济单位(家长制的农民家庭、原始村社、封建领地)组成的,每个这样的单位从事各种经济工作,从采掘各种原料开始,直到最后把这些原料制造成消费品。在商品经济下,各种不同的经济单位在建立起来,单独的经济部门的数量日益增多,执行同一经济职能的经济单位的数量日益减少。这种日益发展的社会分工就是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建立过程中的主要关键。……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全部发展过程的基础。”[49]因而,国际分工是国际交换、国际贸易的基础。

马克思指出:“各种使用价值或商品体的总和,表现了同样多种的、按照属、种、科、亚种、变种分类的有用劳动的总和,即表现了社会分工。这种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虽然不能反过来说商品生产是社会分工存在的条件。”[50]而且“交换和分工互为条件。因为每个人为自己劳动,而他的产品并不是为他自己使用,所以他自然要进行交换,这不仅是为了参加总的生产能力,而且是为了把自己的产品变成自己的生活资料。以交换价值和货币为媒介的交换,诚然以生产者互相间的全面依赖为前提,但同时又以生产者的私人利益完全隔离和社会分工为前提,而这种社会分工的统一和互相补充,仿佛是一种自然关系,存在于个人之外并且不以个人为转移。普遍的需求和供给互相产生的压力,促使毫不相干的人发生联系。”[51]马克思从高度抽象的层次上解析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的基础的原理,他指出:“社会分工使商品所有者的劳动成为单方面的,又使他的需要成为多方面的。正因为这样,他的产品对他来说仅仅是交换价值。这个产品只有通过货币,才取得一般的社会公认的等价形式,而货币又在别人的口袋里。为了把货币吸引出来,商品首先应当对于货币所有者是使用价值,就是说,用在商品上的劳动应当是以社会有用的形式耗费的,或者说,应当证明自己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但分工是自然形成的生产机体,它的纤维在商品生产者的背后交织在一起,而且继续交织下去。商品可能是一种新的劳动方式的产品,它声称要去满足一种新产生的需要,或者想靠它自己去唤起一种需要。一种特殊的劳动操作,昨天还是同一个商品生产者许多职能中的一种职能,今天就可能脱离这种联系,独立起来,从而把它的局部产品当作独立商品送到市场上去。”[52]这样社会分工使各个独立分工的生产者依靠市场而相互联系和相互交换他们的产品,国际分工以国际市场、国际贸易的存在与发展为前提。

4.社会分工、国际分工通过(国内或国际贸易的)市场竞争规律约束和协调资源配置

社会分工生产者的利益需要通过贸易和市场交换实现。而且分工生产者之间构成的市场竞争关系迫使他们提高效率和竞争优势。社会分工造成生产者之间独立分工需要通过市场联系构成社会整体的劳动体系,因而分工生产者需要通过市场和贸易使生产者的个别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马克思写道:“各种不同的劳动构成社会劳动的不同部分,因此,总的来说,它们表现为分工,这种分工通过交换,表现为整体,表现为互相补充的各部分,表现为社会劳动体系的各个环节。”[53]而且“分工使他们成为独立的私人生产者,同时又使社会生产过程以及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关系不受他们自己支配;人与人的互相独立为物与物的全面依赖的体系所补充。分工使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因而使它转化为货币成为必然的事情。同时,分工使这种转化能否成功成为偶然的事情。”[54]可见,社会分工使得产品变成为商品,使得商品通过贸易实现价值成为客观要求,而能否实现价值却是不确定的。各个分工主体之间争相实现价值的竞争关系构成相互依赖的社会分工体系。

社会分工所形成的市场交换关系迫使他们为了增加自身利益而相互竞争,社会竞争只要求每种产品按照社会需要只生产特定数量,社会多余的产品则不能够实现全部市场价值。这种市场约束和强制协调,将调节资源在各个分工产业生产者之间重新配置。马克思指出:“社会分工则使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互相对立,他们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只承认竞争的权威,只承认他们互相利益的压力加在他们身上的强制,正如动物界中一切反对一切的战争多少是一切物种的生存条件一样。”[55]竞争要求生产者按照社会需要的比例进行生产,“事实上价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或物品,而总是各个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独立的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因此,不仅在每个商品上只使用必要的劳动时间,而且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这是因为条件仍然是使用价值。但是,如果说个别商品的使用价值取决于该商品是否满足一种需要,那么,社会产品总量的使用价值就取决于这个总量是否适合于社会对每种特殊产品的特定数量的需要,从而劳动是否根据这种特定数量的社会需要按比例地分配在不同的生产领域”。[56]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由于缺乏社会分工的计划,各个生产者事先并不知道社会需要多少产品,他们不可能根据社会的需要有计划按比例地组织社会生产。然而,从单个私人生产者来看,要想充分实现自己产品的价值就必须要发展自己产品的竞争优势。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可以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例如成本优势、规模经济优势、质量品种优势、技术优势、品牌声誉优势等等。这些优势可以由单个企业内部发展起来,也可以由若干企业之间联合、合作协调、卡特尔化以及兼并等方式获得。利用一种或者几种优势就可以在市场上吸引顾客,扩大销售,增加市场份额和商业收入。任何交换一方都试图通过利用某种优势使得竞争对手的产品实现价值冒着较大风险或者难以实现价值,而使自己的产品实现价值具有较大的确定性以便能够顺利地实现最大化的市场价值。

5.国际贸易产业的分工独立发展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及其效能

国际贸易的发展主要是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商业资本成为整个产业资本的一部分而独立出来之后迅速成长所推动的。商业资本所进行的国际贸易专门执行产业资本的销售职能和购买职能,国际贸易上所占用的商业资本从产业资本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独立分工,它的效能发挥对于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丝毫不可轻视。马克思说:“只要处在流通过程中的资本的这种职能独立起来,成为一种特殊资本的特殊职能,并且固定下来,成为一种由分工给予特殊种类资本家的职能,商品资本就成为商品经营资本或商业资本。”[57] 这种独立分工的商业资本能够提高经济效率。“如果商人资本没有超过它的必要的比例,那就必须承认:1.由于分工,专门用于买卖的资本,小于产业资本家的必须亲自从事他的企业的全部商业活动时所需要的这种资本。2.因为商人专门从事这种业务,所以,不仅生产者可以把他的商品较早地转化为货币,而且商品资本本身也会比它处在生产者手中的时候更快地完成它的形态变化。3.就全部商人资本同产业资本的关系来看,商人资本的一次周转,不仅可以代表一个生产部门许多资本的周转,而且可以代表不同生产部门若干资本的周转。”[58] 总之,商人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分工可以节约流通领域里所占用的社会资本,加快商品价值形态转变,加快商品周转次数,因而“既然它(商业资本——作者注)有助于流通时间的缩短,它就能间接地有助于产业资本家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增加。既然它有助于市场的扩大,并对资本之间的分工起中介作用,因而使资本能够按更大的规模来经营,它的职能就会提高产业资本的生产效率和促进产业资本的积累。既然它会缩短流通时间,它就会提高剩余价值和预付资本的比率,也就是提高利润率。既然它会把资本的一个较小部分作为货币资本束缚在流通领域中,它就会扩大直接用于生产的那部分资本”。[59]虽然“商人首先要得到这种不变资本的补偿;其次要取得这种不变资本的利润。二者都会使产业资本家的利润减少。不过,由于与分工相连的集中和节约,利润的减少,比在(产业——作者注)资本家必须亲自预付这种资本的情况下要小。利润率的减少比较小,因为这样预付的资本比较小”。[60]马克思在这里关于商业理论十分精辟地论述了商业存在和发展的经济意义。只要在一国国际贸易领域占用和束缚一定合理比例的商业资本,它就有助于提高一国整体资本的经济效率。因而,一国商业资本的成长与成熟对于一国产业资本利益的实现和剩余价值的分割起着重要作用。根据马克思主义商业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大力发展国际贸易产业对于提高经济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旧的不平等国际分工关系导致不平等国际贸易利益分配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了旧的宗主国对殖民地的不平等国际分工关系对不同国家所带来的贸易利益分配差别影响,于是“正像它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61]这种不平等国际分工关系所形成的国际依附经济关系,使他们通过不平等国际贸易关系分割到不平等的贸易利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的产业发展利益和贸易利益遭受到损害,殖民地对宗主国的“这种贸易在主要出口原料的国家里却加深了群众的贫困”,[62]导致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国际收入差距的拉大。

发达工业国家从较不发达国家攫取剩余,资本主义持久统治和压迫贫穷地区。现代工业先进的交通、通讯和通用技术形式提供了资本主义迅速广泛扩张的手段。如此扩张的大规模生产,产生了寻求全球原材料资源和商品销售市场的压力。生产越有效率,远低于落后手工生产和简单制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产业资本在贫穷地区就能以大大高于其商品价值价格贸易,能够从这些地区较低生活标准和削减劳动成本中获得利益。富裕国家从不平等交换中获益,取得包含更多结晶劳动的商品,以换取那些较少结晶劳动的商品,随后剩余利润平衡了国内下降的利润。为适应现代工业,贫穷地区要发展。比如,大英帝国摧毁印度手工艺,发展棉花和其他原材料生产,满足英国产业需求。富裕工业中心统治和攫取外围地区的剩余,贫穷国家和殖民地供应核心工业国的原材料和农产品,并且是廉价大生产商品的销售市场,形成相互依赖的国际分工关系。[63]

总之,除了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发展之外,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几乎是一个事物一一对应的两个侧面。生产上的国际分工决定国际贸易,同时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对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分工起着重要的影响力量,促进国际分工发展。国际贸易既可能导致更大的产业专业化和产品差异化,也可能产生同质化。比如,文化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由于担忧贸易引起同质化,经常采取进口保护政策。[64]独立分工的国际贸易部门的存在和发展能够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