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39]毛泽东在这里所说的矛盾的斗争形式问题,实际上就是解决矛盾的方法问题。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即表现为激烈冲突的矛盾斗争形式。无可否认,毛泽东在他整个的革命生涯中,一贯重视对抗在矛盾转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毛泽东同时又注意到,在人类历史中,阶级的对抗只是矛盾斗争的一种特殊的表现,而不是它的全部表现形式。所谓对抗性矛盾,指的是自然界和社会领域中具有对抗性质的矛盾。

要研究和掌握矛盾斗争形式的特殊性,考察矛盾斗争性问题,不仅要了解它的理论含义,在逻辑上对它加以界定,还要考察它的不同表现形式,这对我们的社会实践,尤其是政治实践活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矛盾论》以第六节一节的篇幅,专门就这一问题进行论述。这一节一开始就说:

在矛盾的斗争性的问题中,包含着对抗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回答道: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139]

毛泽东在这里所说的矛盾的斗争形式问题,实际上就是解决矛盾的方法问题。在他看来,我们必须具体地研究各种矛盾斗争的情况和特点,而不能生搬硬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学说。

矛盾和斗争是普遍的、绝对的,但是解决矛盾的方法,即斗争的形式,则因矛盾的性质不同而不相同。有些矛盾具有公开的对抗性,有些矛盾则不是这样。根据事物的具体发展,有些矛盾是由原来还非对抗性的,而发展成为对抗性的;也有些矛盾则由原来是对抗性的,而发展成为非对抗性的。[140]

什么是对抗呢?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即表现为激烈冲突的矛盾斗争形式。自然现象中的弹药爆炸、火山爆发,阶级社会中阶级对立发展到一定阶段,表现为直接冲突,都是对抗的表现。

无可否认,毛泽东在他整个的革命生涯中,一贯重视对抗在矛盾转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当他论述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时,从理论上论证了革命战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革命战争的目的在于消灭战争。这同右倾机会主义者害怕革命战争,害怕建立工农武装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用毛泽东本人的话来说,那就是“在阶级社会中,革命和革命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舍此不能完成社会发展的飞跃,不能推翻反动的统治阶级,而使人民获得政权”[141]。但是,毛泽东同时又注意到,在人类历史中,阶级的对抗只是矛盾斗争的一种特殊的表现,而不是它的全部表现形式。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同样表现出了自觉的辩证矛盾意识和牢牢地把握具体情况具体地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和基本原则。

《矛盾论》不仅指出不应当将对抗这一公式“不适当地套在一切事物的身上”[142],同时又指出矛盾的“斗争的形式,则因矛盾的性质不同而不相同。有些矛盾具有公开的对抗性,有些矛盾则不是这样。根据事物的具体发展,有些矛盾是由原来还非对抗性的,而发展成为对抗性的;也有些矛盾则由原来是对抗性的,而发展成为非对抗性的”[143]。这里显然孕育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思想: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具有本质的区别,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所谓对抗性矛盾,指的是自然界和社会领域中具有对抗性质的矛盾。解决这类矛盾往往采取外部对抗的形式。所谓非对抗性矛盾,特指自然界和社会领域中不具有对抗性质的矛盾,解决这类矛盾不采取外部对抗的形式。由于在阶级社会中,对抗性矛盾是最基本的社会矛盾,贯穿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因此较为人们所重视,《矛盾论》也特意把“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专门列出,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以深刻论述。

因此,党一方面必须对于错误思想进行严肃的斗争,另方面又必须充分地给犯错误的同志留有自己觉悟的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过火的斗争,显然是不适当的。但如果犯错误的人坚持错误,并扩大下去,这种矛盾也就存在着发展为对抗性的东西的可能性。[144]

在论述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互相转化的原理时,毛泽东以中国共产党党内斗争的历史经验加以说明:共产党内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的矛盾,在阶级存在的时候,是阶级矛盾在党内的反映。这种矛盾在开始的时候,或在个别的问题上不一定马上表现为对抗性的。但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这种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发展为对抗性的。因此,党内斗争必须极其谨慎、慎重,不能不顾一切地采取对抗的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