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立足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状态

立足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状态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分析、批判功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内在的革命性、批判性和理论的彻底性的特征。这些特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中国国情、立足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分不开的,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每一次飞跃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实质上,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规律。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一种哲学要不断获得现实的生命力,就必须正确地反映世界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其自身内在的革命性、批判性和理论的彻底性。其革命性,即去除封闭,面向现实,不断突破自我,扬弃自身。这样,才能达到马克思主义哲学“鲜活”的状态,而其中国化的过程正是遵循这样一种逻辑,自觉地发展,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不断发展的哲学方法。其批判性,主要是指其分析、批判功能。分析、批判功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并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对矛盾做出分析和评价,防止绝对性和片面性。这种批判性思维和态度,对于正确认识我们的历史和实践经验,引领时代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理论的彻底性,在于它对问题阐释的理论的彻底性。理论的彻底,是理论能够说服群众、掌握群众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内在的革命性、批判性和理论的彻底性的特征。这些特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中国国情、立足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分不开的,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所在。

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我们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新的实践。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革命、建设和改革同步推进,促使社会主义中国由贫穷进入总体小康;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形成了既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每一次飞跃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及其成果,不仅体现了我们党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断突破所做出的理论贡献,而且也表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突破自我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把我们的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思想保证。实践永无止境,突破永无止境,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必将继续丰富和发展。我们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根据时代变化和事业发展的需要,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

不断突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永葆生机和活力的优秀品质,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时代的要求。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37]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停止了,老是那么一套,它就没有生命力。”[38]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39]一种理论,如果不需要发展,不可能发展,或者不允许发展,那么它就不是科学理论。不断突破就是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40]

不断突破要紧跟时代,面向实践,解决问题。紧跟时代,就是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理论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墨守成规,裹足不前;紧跟时代,就是要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生的重大变化,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41]面向实践,解决问题,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以新的方式、方法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面对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42]要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即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43]当然,还要坚持及时总结经验。及时总结经验就是对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及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江泽民指出:“理论创新的源泉在实践,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为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新鲜经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正确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形成的新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是理论创新的唯一正确途径。我们的理论突破,都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及时总结的结果。

不断突破需要革命家的胆略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革命家的胆略,就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是左顾右盼、缩手缩脚,不敢越雷池一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就是勇于“突破陈规、突破前人”,只有突破陈规,才能有所发展;只有突破前人,才能有所创新。江泽民指出:“创新就要不断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实质上,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规律。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新突破”[44]。其各种场合的公开讲话中,谈到“创新”不下上千次。既涉及国家治理模式的创新,提出要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必须辩证处理好党、国家、社会和公民之间的关系,具有创新性;也有涉及依靠创新发展生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45]。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46]这些,都彰显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创新思路与部署,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推到了新的发展水平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