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运动机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运动机理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复杂系统,也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现机制。现实的矛盾总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客体,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是变群众的客体性为主体性的哲学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宗旨是“改变世界”。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传播、学习和运用的主体是多元的,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手段和途径需要复合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复杂系统,也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现机制。它包含着有机联系着的四大机理:主体与客体的互动机制、内容和形式的相辅相成、手段和途径的复合创新、效果评价的动态跟进。

(一)主体与客体的互动机制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对传统哲学主体和客体形而上学二元对立观点的批判和超越。现实的矛盾总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客体,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主体。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不是形而上学的对立,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环境决定人,同时,人又改变环境。人民群众的思维和实践能力是社会现实运动的产物,同时又是解决现实矛盾的唯一力量。

历史实践的视野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可以转变的。当人民群众处于矛盾的总体之中,尚未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而处于探索之中时,他们还不能彰显解决问题、改变现实的能力,他们的“被决定性”本身就是和客观环境一样是需被改变的“客体”。而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探索发现了矛盾总体的来龙去脉,通过不断的社会实验尝试解决各种复杂难题,他们的创造能力由量变到质变,这时他们就成为改变现实、创造历史的主体。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民群众如何有效而及时地从“客体”转变为主体,充分发挥历史创造力。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进程中存在着“力的平行四边形”与“自由自觉的活动”的矛盾。“力的平行四边形”反映出历史的发展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必然性,而“自由自觉的活动”则体现出历史发展的合目的性。恩格斯指出,历史的规律必然性与合目的性,将随着人们对社会规律的掌握在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中达到一致。群众自身的客体性,反映出人在历史规律性面前的被动性,而群众的主体性则反映出历史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一致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是变群众的客体性为主体性的哲学过程。

马克思指出,社会历史规律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体现出历史塑造人的过程。人的个性发展越是不充分,他被动地被历史塑造的命运就越是难以改变。个性的发展和发挥是检验历史发展程度的一条标准。就目前而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结构向现代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变时期,群众个性的发展得到极大的激励,但是群众要认识个性的充分发展还需要度过必经的迷茫和困惑时期。越是在这样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越要发挥它的历史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宗旨是“改变世界”。就当下而言,哲学对世界的改变就体现为“细致入微”,即对群众的个性发展过程中的迷茫和困惑进行“无微不至”的关怀——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地解释和解决人民群众的思想难题。但是,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绝不是琐碎主义的,关怀之中要“立乎其大”,那就是坚定地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实现从“客体”到主体的飞跃。

(二)内容与形式的相辅相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首先是一场伟大的社会教育和哲学教育运动。教育是形式的艺术,它为思想内容的传播开辟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本身就蕴含着哲学思维和传播方式的革命。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是历史运动的规律性,它在内容上的展开就是将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化、具体化,去揭示每一个社会形态、每一个社会时代、每一个社会事件,以及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的历史规律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和传播万变不离其宗,这就是培养受众学习和演练历史唯物主义,去研究关涉自身、关涉当代的历史运动。

恩格斯、列宁、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大师。恩格斯系统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他讲述马克思学说的方式就是“讲历史”,从史入理、以理论史。例如,他论述科学社会主义科学性,就采取了论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史为线索,既系统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批判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以及同时代的非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列宁系统阐释了恩格斯总结马克思主义的著作,而他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建树展现在,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他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展是他对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和把握。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也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我们可以确定这一点是阅读毛泽东著作的一条红线。

历史是鲜活的。教育本身就是一场对话,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从鲜活的历史中找到读者与作者、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对话的共同话题,对话也就由此展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的对话,是马克思主义者与马克思、马克思主义者与非马克思主义者的对话,这场对话需要平等和自由的氛围。因为,真正的说服必须经过论辩,而论辩是在平等与自由的氛围中展开的。在平等、自由的氛围中,对话者琢磨对历史真实性的认知,砥砺认识历史的科学方法,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将不断深入人心。维护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平等与自由的氛围,我们应学习中国古代儒家书院将儒学大众化的好作风,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培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好学风。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通过哲学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革新,达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和传播平民化的效果,通过哲学的平民化打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理论和实践的分裂,将马克思主义的宏观治国思想内化成为社会主义公民微观的人生规划及社会管理能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立微观基础。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应当同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成长相同步,在愈来愈富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公民及其社会组织当中,宣讲、论辩、研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对人生的科学认识。在我国历史上,儒学在宋明城镇市民社会逐渐发达之后迎来它的平民化发展高潮,书院成为培养百姓理论思维的基地,“百姓日用之学”成为哲学革命的旗帜。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应占领和引导公民社会和民间组织的发展,创新哲学教育和传播方式,为人民群众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公民的安身立命之学创造条件。

(三)手段和途径的复合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和平民化的实现倚重于哲学教育的革新,但这还不是唯一的手段和路径。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传播、学习和运用的主体是多元的,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手段和途径需要复合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一种变革,是对闭门造车式的教科书编写及单线的自上而下的理论宣传模式的变革。这种变革的动力在于理论家、宣传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党政系统多元互动的复合作用。这种系统性的作用归根到底统一于反映群众的需要和诉求、解答和解决群众在社会实践中的疑问和困难。

对于理论家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需要大众化,反映出理论研究落后于现实发展这一事实:理论不能仅限于对基本理论作解释和抽象思索,这样产生的“理论”满足不了群众在现实中实践探索的需求,不能全面而有力地回答现实中的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和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理论家的职责在于将这一理论武器与群众的力量结合起来,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在理论与群众之间建立中介和桥梁,使“指南”成为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自觉目的,而群众的理论自觉才是理论家进行理论创新的源泉。

党的宣传工作者有这样一个不懈的追求,即探索一条有效的途径以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知、真信、真实践”。群众需要哲学和理论,不仅仅是欠发展、困难多的地区和社会群体需要理论的引导,而且在逐渐富裕起来的地区和群体中也渴望获得理论的力量寻求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群众既是哲学和理论的受众也是它的检验者,这里包含着一对矛盾:不向群众传播理论,群众难以自发地创制理论;理论不通过群众的检验,群众就不会接受理论。如果在宣传工作中,只把群众看成是理论的被动接受者,而忘记他们是理论的最终检验者,那么宣传就会流于表面,难以深入人心。相反,认识到群众作为理论的检验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那么,我们就会在群众中发现掌握理论的主观能动性,宣传工作也就能够因势利导。

在教育工作者中有一个普遍的共识,即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武装头脑的当务之急是树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变革的浪潮中,价值观的混乱是一种常有的现象。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是科学理论从灌输到内化之后的升华。教育是实践的武库,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锻炼和磨砺出从事社会实践的科学方法和人道主义精神,科学理论内化于受教育者的心智结构之中是核心价值观生成发展的必需条件。在教育工作实践中,我们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前提是培育出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氛围。受教育者只有在“用”中才懂得科学理论的方法论意义,才能克服迷信教条或迷信经验的偏颇。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教学氛围就是培养和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使之循序渐进地在教学过程中练习、演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解决科学实验、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难题。

党政系统有一个根本的目标,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难题,维护社会的有序与和谐。当前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种种复杂的矛盾,党政系统需要提高自身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对群众改变世界的活动的描述。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是解决一切矛盾和困难的根本途径。党政系统提高自身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毫不动摇地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综上所述,由理论家、宣传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党政系统多元发挥作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体系,归根到底是为了彻底地贯彻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复合创新体系。

(四)效果评价的动态跟进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创新体系复合性,包含着效果评价机制的动态性。信息和反馈是系统自我优化的资源和动力,信息和反馈越是自动化、自觉化,系统的生命力越是强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复合体系之内,群众绝不是被动的被关怀者、学习者和受众,它是在复合体系中逐渐成长起来的主体。群众掌握哲学的进步过程,是内涵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复合创新体系之中的动态效果评价机制。

就理论家与群众的关系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理论的发展水平以其内化为群众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共同理想为评价机制。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宏观的社会结构的现代化,更是微观的国民人格的现代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运动中,每一个劳动者都要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群众运用唯物辩证法认识和解决复杂问题,以小汇大,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奠定雄厚的社会基础。

就理论宣传工作者与群众的关系而言,宣传工作者是群众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难题的“辅导员”,群众运用理论的熟练程度决定着“辅导员”工作的细致程度和“放手”程度。无论是细致还是放手,宣传工作都需要有大视野,即相信群众中能够成长出理论家,因此理论宣传工作必然经历一个从“灌输”到“砥砺”的过程。

就理论教育工作者与群众的关系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教育是群众演练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群众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熟练程度,衡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学以致用的发展程度。教育的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忽视群众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就会使教育脱离实际,陷入说教的境地。

就干部与群众的关系而言,群众自身解决社会问题及社会管理的能力的提高,是衡量执政水平的根本标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主观主义是群众路线的对立物,而这些错误之所以危害至今,除了干部自身的修养问题之外,更为关键的是在干部与群众的关系中,群众的能力还没有获得充分的解放和发挥。群众管理社会能力的提高是遏止官僚主义和腐败的最强大的武器。

总之,一旦群众在哲学思维的训练中不断进步,他们又成为创新哲学大众化手段、开辟哲学大众化途径的主导力量。人民群众在哲学平民化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理论思维的水准,自觉地对实践活动进行概括和反思,必将形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效果评价的动态跟进,因而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将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点、群众观点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历史过程。群众是历史实践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归根到底是理论掌握群众、群众掌握哲学,从而使得群众发展成为代表实践检验理论之真理性的主体力量。

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理论旗帜。如果哲学只能发挥“解释世界”的功能,而不能发挥“改变世界”的功能,那么这样的哲学还只是马克思哲学革命之前的“旧哲学”,马克思早已指出,这样的哲学应当“消亡”。哲学要发挥改变世界的功能,就必须掌握群众。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将使哲学从少数人的头脑中解放出来,使理论思维成为整个民族普遍掌握的文化本领,使得哲学的大众化成为理论与实践的中介系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必将为哲学的发展引入一股活水,不断地滋润浇灌着哲学精神的发展,使哲学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发展历程绝不会是一路坦途。首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广泛传播的过程中,必须严格区分大众化与庸俗化的理论界限,务必将对庸俗论的批判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整个历史进程之中。其次,欲使群众掌握哲学,本身就需要改变传统的社会结构,鼓励个性的充分发展,逐渐缩小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没有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现就将缺乏物质基础。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发展依然符合哲学发展的规律,即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将集中解答现实的难题。能否科学解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从现实到文化,再到理论的一系列现实提问,是检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否成功的一条标准。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主体与客体的互动机制、内容与形式的相辅相成、手段与途径的复合创新、效果评价的动态跟进,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大发展不断开辟道路、积累条件、创造主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伟大历史使命,中华民族理论思维的创造性将再一次得到极大的解放。

【注释】

[1]朱哲,曾庆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化大众[J].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03).

[2]颜晓峰.关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的新问题[J].河北学刊,2008(03).

[3]林国标.大众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主体性取向[J].湖湘论坛,2009(06).

[4]林国标.多维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J].湖南社会科学,2009(04).

[5]曾志云.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问题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9(05).

[6]孙熙国.60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历程与基本经验[J].理论视野,2009(11).

[7]任新民.大众的理论与理论的大众化[J].学术探索,2010(04).

[8]肖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大众”[J].湖湘论坛,2010(05).

[9]林国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范式及其演变[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0(04).

[10]段爱菊.论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理性依据与路径选择[J].文教资料,2011(11).

[11]钱正武,齐明.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甘肃社会科学,2011(02).

[12]张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运动中“大众”之所指[J].广西社会科学,2012(05).

[13]吕世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前提性思考[J].学习与探索,2012(04).

[14]冯周卓,罗波加.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根据与旨归[J].中南大学学报,2012(04).

[15]张仲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着力点[N].云南日报,2012-01-26(03).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52.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

[19]刘伟.马克思的自由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00.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8.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

[22]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23.

[23]同上书:400.

[24][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10.

[25]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

[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4.

[28]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4.

[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