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实世界构成了人生选择的客观实际,它既影响和制约着人生的选择,又为人生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我们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才能创造和享受成功的人生。这一基本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按规律办事。格林斯潘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其中有很多是需要放弃的。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多姿多彩,彼此各不相同。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的世界之中。现实世界构成了人生选择的客观实际,它既影响和制约着人生的选择,又为人生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我们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才能创造和享受成功的人生。

引入案例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小爱读兵书,谈起用兵之道滔滔不绝,连他的父亲也难不倒他,他也以为自己天下无敌。后来秦国进攻赵国,赵王派赵括代替老将廉颇为大将军。赵括来到前线长平,先把廉颇的作战计划推翻,盲目按照兵书上的条文去做,又冒险出击秦军,结果被秦军包围了40多天,以致粮草中断,军心涣散。赵括带着一队人马想冲出重围,结果中箭而死,40万赵军也全军覆没。这一故事就是成语“纸上谈兵”的来源。

★谈谈“纸上谈兵”的故事对你采取人生行动有什么样的启发?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指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和破坏作用。这一基本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所谓从实际出发,就是根据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按规律办事。

毛泽东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对“实事求是”做出科学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根据新的实践,在“实事求是”之前加上“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实质上就是要打破精神枷锁,丢掉思想包袱,开动脑筋,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实际,从而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党和国家改革与发展的新要求,特别强调“与时俱进”,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后又加上了“与时俱进”,从而又一次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

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这是坚持唯物论。然而,一切事物都是不停地变化发展的。因此,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要反对思想僵化、因循守旧,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处理问题,这就是坚持辩证法。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求在对待事物时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

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必须从调查研究入手。要深入实际,到群众中去做调查,掌握大量的、真实的第一手的材料。材料一定要丰富,个别少量的材料不足以反映全面的情况;材料一定要真实,因为虚假的材料不仅不反映实际情况,甚至掩盖事实,使认识脱离实际;要第一手材料,因为第一手材料是从事实直接得来的,同实际最贴近。不仅如此,对于搜集得来的材料还要做认真的研究。研究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进一步确定材料的真伪和价值;二是从材料中引出路线、方针、政策、计划、方案和办法来,以便去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是我们党和国家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也是我们每个人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小阅读

大哲学家柏拉图曾带着他的七个徒弟来到一块麦田前,对他的徒弟们说:“你们现在从这块麦地里走过去,挑出一支最大的麦穗,前提是你们只能挑一支且谁也不准回头,如果谁挑到了最大的那支,这块地就归谁。”

“这还不简单!”徒弟们听了,很高兴地说。“好,我就在对面等你们。”柏拉图到麦地的对面等待结果。于是那七个徒弟就从田地里走到对面,最后他们都失败了。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都以为最大的麦穗在前头,所以一路上总是匆匆向前,结果到了尽头才发现,其实最大的麦穗自己已经错过——想追求最大却失去最大。

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象征着人的欲望永不能满足,以及缺乏明确判断的能力。“贪”是大多数人的毛病。有时候,如果我们只想抓住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放,特别是现代社会,有些人什么都不愿放弃,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犹如一头要吃草的毛驴,面对左右两边各放着的一堆青草犯了难——先吃哪一堆呢?一直犹豫不决的毛驴守着两堆青草,最后却饿死了。在生活中,人们总喜欢抓点什么,房子、金钱、名利……世界五彩缤纷,自己累得精疲力竭。可我们毕竟只是凡人,我们想抓住的太多,而实际能抓住的太少太少。

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放弃和选择的过程。当我们选择好目标时,就要锲而不舍,以求“金石可镂”,但若目标并不适合自己的发展,或者环境和各种条件不允许,与其蹉跎岁月,徒劳无功,还不如选择放弃,改投别处。班超投笔从戎,鲁迅弃医从文都是敢于放弃、重新选择的楷模。因此,如果能够审时度势、把握时机,放弃也是一种理性的表现、豁达的举动。

小阅读

有一个小孩,母亲在他玩耍的间隙,拿出一个口琴吹了一首动听的歌曲。他听见后有心要母亲手中的口琴,又舍不得放弃手中的气球。在左右为难之际,母亲停止了吹奏,笑眯眯地看着他。

这时,他做出了选择,毫不犹豫地放飞了气球,然后扑向母亲索要口琴。

这一天,他学会了吹口琴,并且获得了对他一生有深远影响的启示:当人们需要做出选择时,该放弃的就要勇敢地放弃。

之后,他发现自己对音乐的兴趣并不大,于是毅然放弃音乐,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经济学,并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经济学上,很快成为这一领域的行家高手。1987年,他被里根总统任命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他就是艾伦·格林斯潘。

格林斯潘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其中有很多是需要放弃的。放弃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再努力,而是将更加专注于我们感兴趣的东西,这样我们才能一步步走向更大的成功。

我们时刻都在取与舍中选择,我们又总是渴望着取,渴望着占有,常常忽略了舍。懂得了放弃的真意,也就理解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妙谛。懂得了放弃的真意,静观万物,体会与世界一样博大的境界,我们自然会懂得适时地放弃,这正是我们获得内心平衡、获得快乐的好方法。

生活有时会逼迫你,不得不交出权力,不得不拿出金钱,甚至不得不抛下爱情。你不可能什么都得到,生活中应该学会放弃。放弃会使你显得豁达、豪爽、冷静、主动。放弃会让你变得更智慧和更有力量。

然而,放弃并非易事,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诸多不可为之事,勇于放弃是明智的选择。只有毫不犹豫地放弃,才能轻松投入新的生活,才会有新的发现和转机。

三、人生发展的条件

人生的客观实际,还包括个人的主客观条件。这是我们做出人生选择和采取人生行动的根据。人生选择的实现都要受到自己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要走好人生路,不仅要了解自己的体质、学业基础、家庭等客观情况的特点,而且还要考虑自己的兴趣、性格和能力等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不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就有可能走弯路。

(一)人生发展的客观条件

(1)要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基础。20世纪科学领域的巨大成就——相对论的创立、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分子生物学的成就、核酸的分子结构和遗传密码的发现等,都是建立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上的,也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提供了必要的实践工具和手段才能实现的。伽利略能在1608年认识到银河是由许多星星聚合而成,靠的是望远镜;胡克于1665年观察到细胞,靠的是显微镜。

(2)要有一定的社会条件。人所特有的劳动创造力是人生发展的源泉。但是,人的创造力的形成和培养需要经过学习和训练,而这种学习和训练的条件又需要社会提供。例如,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班级环境、工作环境的良好与否对青少年,对人生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总的来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人生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创造了良好条件,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更多保证。否则人们就会像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和杜甫一样,虽有抱负却不能实现。

(二)创造人生发展的必要主观条件

1.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个人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整体,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缺少哪一方面的素质,都是不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发展的。

思想政治素质对人生发展具有定向和动力作用。我们要提高自己明辨政治是非的能力,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懂得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准则,增强国家、民族、法治和政策观念,从而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使自己的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道德素质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集中体现,青少年应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加强道德修养,认真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发展。

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极为重要的内在条件。现代社会中,科学文化知识在人生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我们必须掌握一技之长,这样才能在现代社会中立足,把自己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有更好的发展。

身体和心理素质是实现人生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的情感、意志等心理状况,任何人受到外界刺激都会产生复杂的心理活动。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人生经历简单。面对家长的殷切期望,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心理负担重,容易形成心理障碍,这势必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工作,甚至可能带来不良的社会后果。

2.安心于自己的位置

做人找准自己的位置很重要。如果你一直向上看,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上面。如果一直觉得自己在后面,那么你肯定是一直在向前看;如果一直觉得自己在前面,那么你肯定是一直在向后看。

目光决定不了位置,但位置却永远因为目光而不同。关键是,即使我们处于一个确定的位置上,目光却仍然可以投往任何一个方向。

只要我们安心于自己的位置,那么周围的一切就会以我们为中心,或是离我们而去,或是冲我们而来,或是绕着我们旋转,或是对着我们静默;如果我们惶惶不可终日,始终感到没有一个合适的位置,那么周围的一切就都会变成主人。

位置本身没有多少差别,但不同位置上的人在审视同一个物体时却往往会有不同的印象。

小阅读

一条河隔开了两岸,此岸住着凡夫俗子,彼岸住着出家的僧人。凡夫俗子们看到僧人们每天无忧无虑,只是诵经撞钟,十分羡慕他们;僧人们看到凡夫俗子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十分向往那样的生活。日子久了,他们都各自在心中渴望着:到对岸去。

终于有一天,凡夫俗子们和僧人们达成了协议。于是,凡夫俗子们过起了僧人的生活,僧人们过上了凡夫俗子的日子。

没过多久,成了僧人的凡夫俗子们就发现,原来僧人的日子并不好过,悠闲自在的日子只会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便又怀念起以前当凡夫俗子的生活来。

成了凡夫俗子的僧人们也体会到,他们根本无法忍受世间的种种烦恼、辛劳、困惑,于是也想起做和尚的种种好处。

又过了一段日子,凡夫俗子和僧人们各自心中又开始渴望着:到对岸去。

在一个地方待久了,便想去一个新的地方,生活大抵如此。正是因为太熟悉了,也便忽略了它的美。当我们到了对岸,才知道原来我们待着的地方,也是那样的美丽。

在演员的位置上时,就要学会表演;在观众的位置上时,就要学会欣赏。社会是个大舞台,而我们却总是分不清我们到底是在表演还是在欣赏。或许,生活本来就是要我们以观众的心态去表演,以演员的心态去欣赏;或许,这正好能够检验一个人随时调整与适应的能力。

也许只有处在别人的位置上时,才会理解别人,才会留恋自己的位置。一个既不理解别人,又对自己的位置毫不留恋的人,就很难在别人的心目中有什么位置。当然,这同时也意味着,任何时候都不要因自己的位置炫耀自己,任何时候都不要因别人的位置贬低别人。

处在什么位置上,就在什么位置上寻找意义。

3.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

“人啊,认识你自己吧。”这是一句刻在古希腊特而斐神庙中阿波罗神的神谕。

老子曾说过一句话:“自知者明。”有两个故事最能说明自知之明的重要性。

小阅读

森林中,动物在举办一年一度的比“大”比赛。老牛走上台,动物们高呼:“大!”大象登场表演,动物们也欢呼:“真大!”这时,台下角落里的一只青蛙气坏了:“难道我不大吗?”它一下子跳到一块巨石上,拼命鼓起肚皮,同时神采飞扬地高声问道:“我大吗?”“不大。”台下传来的是一片嘲讽的笑声。

青蛙不服气,继续鼓着肚皮。随着“嘭”的一声,肚皮鼓破了。可怜的青蛙,到死也还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

小阅读

有一位登山队员,一次他有幸参加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到了7800米的高度,他体力支持不住,停了下来。当他讲起这段经历时,朋友们都替他惋惜,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下呢?为什么不再往上攀一点高度,再咬紧一下牙关,爬到顶峰呢?“不,我最清楚,7800米的海拔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也不为此感到遗憾。”他说。

青蛙不了解自己,受到了命运的惩罚;登山队员了解自己,所以他安然无恙。了解自己,这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美好的境界。

现代人大多有一种通病,那就是不了解自己。我们往往在还没有衡量清楚自己的能力、兴趣、经验之前,便一头扎进一个过高的目标——这个目标是比较得来的,而不是了解自己之后定出来的,所以每天要受尽辛苦和疲惫的折磨。

人如果在生活中总是与别人比较,总是希望获得他人的掌声和赞美,博取别人的羡慕,那么,他就会慢慢地迷失自己。一个人成天乞讨获得别人的掌声,他的生活必然是空虚的,久而久之,他的生活就变成了负担和苦闷,而不是充实和享受。所以,人贵在了解自己,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人做事,那才有真正的喜悦。人彼此都不相同,有的人聪明,有的人平庸;有的人强壮,有的人羸弱。每个人的性格、能力、经验也各不相同。我们只有依照自己的潜能去发展,那才有真正的快乐。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苏东坡在《题西林壁》一诗中也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自己看不清自己的主要原因,就和身在庐山反而看不清庐山真面目是一个道理。要使自己对自我有自知之明,还得让自己跳出自我的小圈子,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来分析和评价自己。鲁迅先生曾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这样才能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

我们对自己的了解越明确,所表现的行为将越适合自身的情况,我们的表现也会越自然,越能给旁人一个正确的印象。同时旁人根据那些印象来与我们交往时,将不致引起什么困难。就我们自己来说,对自身有一个明确了解之时,也等于有了一个做人的准绳,即使在不同的情况之下,我们也能表现颇为一致的姿态与行为模式,别人也知道该怎样和我们来维持适当的关系。

4.不过高估计自己,不过低估计别人

人是很怪的。有的人依恃着自己的才能、学识、金钱等,目空一切,狂妄自大。“狂”其实是不好的,要不得的,它的本意指狗发疯,如狂犬。做人如果与“狂”相结合,便会失去人的常态,便会产生不文雅的名声。

一般来说,人们称狂妄轻薄的少年为“狂童”,称狂妄无知的人为“狂夫”,称举止轻狂的人为“狂徒”,称自高自大的人为“狂人”,称放荡不羁的人为“狂客”,称狂妄放肆的话为“狂言”,称不拘小节的人为“狂生”……

小阅读

《三国演义》里有一个祢衡,堪称“狂夫”。他第一次见曹操,把个曹营中勇不可挡的武将、深谋远虑的谋士,人人贬得一文不值。他贬低起人来,如数家珍,如“荀彧可使吊丧问疾,荀攸可使看坟守墓,程昱可使关门闭户,郭嘉可使白词念赋,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牛放马,乐进可使取状读招,李典可使传书送檄,吕虔可使磨刀铸剑,满宠可使饮酒食槽,于禁可使负版筑墙,徐晃可使屠猪杀狗,夏侯惇称为‘完体将军’,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其余皆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耳。”

祢衡称别人是酒囊饭袋,称自己却是“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上可以致君为尧、舜,下可以配德于孔、颜。岂与俗子共论乎!”更有甚者,当曹操录用他为打鼓更夫时,祢衡击鼓骂曹,扬长而去。对这种人,曹操自然不肯收留。祢衡又去见刘表、黄祖,依然边走边骂,最后被黄祖砍了脑袋,做了个无头“狂鬼”。

狂妄与无知是联系在一起的,“鼓空声高,人狂话大”。举凡狂妄的人,都过高地估计自己,过低地估计别人。他们口头上无所不能,评人评事谁也看不起,总是这个不行,那个也不中,只有自己最好;在他们眼里,自己好比一朵花,别人都是豆腐渣,不是吗?

有的人读了几本书,就自以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无人可比,现时的文学大家、科学巨匠全部不在话下;有的人学了几套拳脚,自以为武功高强,身怀绝技,到处称雄,颇有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气势。然而,狂妄的结局就像祢衡那样,是自毁,是失败。

人们常说:“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自己有无本事,本事有多大,别人都看得见,心里都有数,不用自吹,更不能狂妄。没有多少人乐意信赖一个言过其实的人,更没有一个人乐意帮助一个出言不逊的人。不论是庄子还是老子,都劝人要以谦抑为上,不可自作聪明地显示、夸耀自己的才能和实力。只有这样,才能不被人妒忌,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小阅读

东食西宿

战国时,齐国有个姑娘到了该出嫁的年龄,有两家人同时送来聘礼给这姑娘家,向她父亲求婚。

东面人家的儿子长得又矮又丑,可是家中富有;西面人家的儿子呢,倒是一表人才,只是家境贫苦。姑娘的父母左右盘算,还是决定不下来,便把女儿唤到堂上,叫她自己拿主意。

父亲见女儿低头红脸,一副羞答答的样子,便说:“你要是不好意思说出口,就袒露手臂表示一下吧,喜欢东家儿子,就袒露右边;爱上西家儿子,就袒露左边。”

姑娘怔了半天,把两边的手臂都袒露出来。

“这是什么意思?”父母惊诧地问。

“我……”姑娘忸忸怩怩地说:“我想在东家吃饭,在西家住宿。”

在现实生活中,人就必须要面对现实,根据身边的环境和自己的条件,实际地选择自己的生活。不脚踏实地,不切实际地做出选择和行动,再美妙的愿望与追求,最终还将是一无所获。

5.经营自己的长处

人生的诀窍就是根据自己的定位经营自己的长处。这是因为经营自己的长处能给你的人生增值,经营自己的短处会使你的人生贬值。富兰克林说的“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就是这个意思。在人生的坐标系里,一个人如果站错了位置——用他的短处而不是长处来谋生的话,那是非常艰难甚至可怕的,他可能会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因此,对一技之长保持兴趣相当重要,即使它不怎么高雅入流,但可能是你改变命运的一大财富。选择职业同样也是这个道理,你无须考虑这个职业能给你带来多少钱,能不能使你成名,重要的是,你应该选择最能使你全力以赴、最能使你的品格和长处得到充分发挥的职业,从而把自己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经营出有声有色的人生。

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小阅读

邓肯上高中时,校长对他的母亲说:“邓肯或许不适合读书,他的理解能力差得让人无法接受。他甚至弄不懂两位数以上的计算。”母亲很伤心,她把邓肯领回家,准备靠自己的力量把他培养成才。然而邓肯对读书不感兴趣。

一天,当邓肯路过一家正在装修的超市时,发现有一个人正在超市门前雕刻一件艺术品。邓肯产生了兴趣,他凑上前去,好奇而又用心地观赏起来。不久,母亲发现邓肯只要看到什么材料,包括木头、石头等,必定会认真而仔细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打磨和塑造它,直到它的形状让他满意为止。母亲很着急,她不希望他玩弄这些而耽误学习。

邓肯最终还是让母亲失望了,没有一所大学肯录取他,哪怕是本地并不出名的学院。母亲对邓肯说:“你已长大,走自己的路吧!”

邓肯知道他在母亲眼中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他很难过,决定远走他乡去寻找自己的事业。

许多年后,市政府为了纪念一位名人,决定在政府门前的广场上置放名人的雕像。众多的雕塑大师纷纷献上自己的作品,最终一位远道而来的雕塑大师的作品获得了市政府及专家的认可。

在开幕式上,这位雕塑大师说:“我想把这座雕塑献给我的母亲,因为我读书时没有获得她期望中的成功,我的失败令她伤心失望。现在我要告诉她,大学里没有我的位置,但生活中总会有我一个位置,而且是成功的位置。我想对母亲说的是,希望今天的我至少不让她再次失望。”

这个人就是邓肯。在人群中,邓肯的母亲喜极而泣,她终于明白自己的儿子不笨,只是当年她没有把他放对位置而已。

如果你已经选好了要走的路,那就勇敢地走下去吧!你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明确想要的结果,做出对的选择。成功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了奋斗和坚持,就是选择了成功;而不做这个选择便是选择失败,所以失败也是一种选择。

人生不过是一连串选择的过程,从你早上起来要穿哪一套衣服出门开始,你就在选择;中午要去哪里吃饭,你又在选择。女孩子有众多的追求者,在考虑结婚的时候,到底是哪一位男士比较适合自己,这需要选择;男士找对象时也需要从女孩子中选择。选择有大有小,但每日、每月所有的选择的累积影响了你人生的结果。

一个选择对了,又一个选择对了,不断地做出对的选择,到最后便产生了成功的结果;一个选择错了,又一个选择错了,不断地做出错的选择,到最后便产生了失败的结果。若想有一个成功的人生,我们必须降低错误选择的出现几率,减少做错选择的风险。这就必须预先明确你人生中想要的结果是什么,为这个结果而做出所有的选择。明确你人生想要的结果是什么,这本身又是一个选择。

小阅读

鸡和珍珠

有一天,一只鸡啄来啄去满地寻找食物,它要给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寻找可以填饱肚子的东西。突然间,它从一堆废弃的树叶中发现了一颗珍珠,它惋惜地说:“如果你的主人找到了你,他会非常高兴地把你捡起来,把你当成宝贵的财富,可我要寻找的是米粒,而不是你,对于我来说,你毫无用处,一文不值啊!世界上所有的珍珠,都不如一颗米粒对我有吸引力。”

小阅读

一只精明的猎狗在森林里寻找主人打下来的猎物,在偶然间看到了一袋黄金。它跑上前去嗅一嗅,懊丧地说:“哎,我还以为找到了主人打下来的猎物呢!不过,我相信主人肯定会非常喜欢,说不定他一高兴就每天赏赐我几根骨头呢!”猎狗这样想着,叼起那个口袋跑到主人身边。

“你真是太伟大了!我要用其中的一块黄金给你配一身最好的行头!”主人抚摸着猎狗说。

猎狗连忙恳求道:“不,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想每顿享用几根骨头。”笑逐颜开的主人爽快地答应了,猎狗从此每天都可以吃到骨头。

人生充满了选择,我们在选择之前,首先要弄明白自己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无目的地瞎猜乱选。那样,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有的人希望工作更顺利、更快乐,但他总是在做他不喜欢的工作,这是他的错误选择,因为他明明可以换工作;有的人希望身体更健康、更强壮,但他总是说他没有时间运动,导致身体虚弱,这是他的选择,因为他明明可以抽出时间来运动;有的人希望家庭更幸福、小孩更听话,但他总是跟太太吵架,导致小孩学业跟不上,这是他的错误选择,因为他明明可以在控制情绪中花时间教育小孩;有的人希望人际关系更好,但他总是说他朋友少,这也是他的选择,因为他可以让自己多交一些朋友,但他不去交;有的人希望赚更多的钱,但他总是抱怨收入不够多,他明明可以更努力地去赚更多的钱,但他却不努力,这是他的错误选择。

小阅读

美国小伙子杰克看中了韩国姑娘金善姬,便一直追着不放。最后,金善姬辞掉了工作,跟杰克结了婚,去美国定居了。

“我放弃了那么好的工作,远离父母跟随你到美国来,这可是我为你做出的牺牲呀。”金善姬说。她以为这样说能把杰克感动,没想到杰克这么回答她:“我不认为这是什么牺牲,在我看来这只是你的一种选择。”

金善姬后来才认识到,美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只会尊重你的选择,而不会承认你的牺牲。这就意味着:你做出的所有决定,都必须符合你自己的心愿,符合自己的心愿才能成为自己的选择。这样与人打交道,才会拥有真正的平等,同时也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杰克是一位通晓六国语言的医生,在美国很容易赚钱的,他工作一小时就有80美元的收入。但是金善姬却跟她的韩国朋友说:“我必须工作,必须学会自己赚钱。如果没有经济上的独立,就不可能做出真正符合心愿的选择,也就不可能赢得他长久的尊重。”

你是否曾经埋怨过别人?但事实上你可能错怪了别人,是你的决定使你面临今天的结果——也许你自己做决定,也许你决定由别人为你做决定。

有些人做正确的选择与决定,有些人做错误的选择与决定,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他们有权选择,或是轻易将选择权拱手让人,而且大部分的人不喜欢别人为他们做的决定。为此,明确想要的结果,请做出对的选择。

小阅读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在接受某杂志记者采访时说:“在我人生的几个关键时刻,有三个重大的选择:第一是1951年回到祖国大陆,这个选择是一种决心,当然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影响;第二是到美国不读化工读管理,这个选择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我认为管理更重要,我们国家在管理上比科技更落后,所以下决心去读管理;第三是参加民建,开始从政,当时有人给我建议,当一个普通的政协委员,你的意见根本传不到上层,只有依托一个民主党派,才能真正地发挥你的作用。”

其次要善于选择。这就需要扬长避短、量力而行、把握时机。在选择和设计人生道路时,要充分考虑并妥善处理个人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客观条件允许干什么这三者的关系,慎重对待,择善而从。

人生哲理

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孟子

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还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不能与不为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往往搞不清不能与不为的关系。不能与不为,归根结底是是否按规律办事、量力而行的问题。它既是一个哲学的问题,也是一个人生的问题。不能为而强行为、能为而不作为、不应为而为、应为而不为,都是违反规律的。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并不是不能之事永远不能做,由于条件的变化,一些在当时、当地被认为不能之事,后来会变成可能可为之事,因此,不能是相对的、变化的。在飞行器发明之前,人在天上飞,肯定如“挟太山以超北海”是不能的,但飞行器发明之后,人在天上飞是可为的。

在选择和设计人生道路时,我们不仅要懂得不能与不为、可能与可为的原则,而且要懂得暂时不可能与永远不可能的区别。凡是违背客观规律的事都不能做,因为它绝对、永远不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