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透视共性本质

透视共性本质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构成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标志,或曰主题。今天大家已经明确: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中国特定国情的有机统一。三个重点、四个纲领、五个格局的组合,成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方略。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构成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标志,或曰主题。今天大家已经明确: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中国特定国情的有机统一。然而,由于对它的两个方面都没有完全搞清楚的缘故,我们走了多年的弯路。新时期开始以后,邓小平在千头万绪中抓住社会主义本质,在千变万化中抓住中国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首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这个主题;随后的两代中央领导集体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进一步回答了这个主题。依据学习心得,本人将其梳理为“一个归属、两个区别、三个重点、四个纲领、五个格局”的一组链条。其中归属和区别对应“什么是”的提问;重点、纲领与格局的后三个环节,则对应“怎样建设”的提问。

针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提问,我们党依据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归属与中国国情的个体区别、阶段区别之辩证统一的方法论作答。首先,邓小平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创立了社会主义共性本质的崭新理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理论贯彻效率、公平与总体价值目标的一致性,竖起了世界社会主义进程的第三个里程碑。其次,邓小平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中国现实中的主要矛盾结合起来,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理论——既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推行改革开放,既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又推行市场经济,既坚持人民民主又推行法制建设,既坚持理想道德纪律教育又发展科技文化。——这个理论贯彻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与人民利益追求的一致性,竖起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进程的第三个里程碑。最后,江泽民把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初级阶段的进展趋势结合起来,在十三大报告的基础上,继续丰富和发展了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理论——就物质基础看,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从不发达逐步走向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就社会形态看,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从不成熟逐步走向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就本质体现看,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从不充分逐步走向比较充分的社会主义。这个理论贯彻改革发展稳定与改善民生的一致性,成为承前启后的加油站。

针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提问,我们党依据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动态国情和“三个重点、四个纲领、五个格局”之辩证统一的方法论作答。首先,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确认:必须紧紧抓住百年基本路线所界定的三个重点——经济建设中心、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方针,沿着三点一线的途径建设社会主义。其次,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胡锦涛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相继确认:必须牢牢把握百年发展目标所决定的四个纲领——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朝着四维一统的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最后,第三代领导集体、新一代领导集体又相继确认:必须稳稳驾驭百年初级阶段所选定的五个格局——经济建设格局、政治建设格局、文化建设格局、社会建设格局、生态建设格局,顺着五位一体的趋势建设社会主义。三个重点、四个纲领、五个格局的组合,成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方略。

稍加分析即可知晓,前述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答案,是按照从抽象到具体、从本质到特色、从过程到阶段的思路设计的,由此便把社会主义形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象、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象依次地描绘出来。前述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答案,是按照从总体纲领到分项纲领、从综合布局到分类布局的思路设计的。无论“什么是”的答案或“怎样建设”的答案,均属于我党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进程中揭示的客观真理。“怎样建设”的答案尽管受到阶段性的局限,但它来日方长,前景必定无可限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