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纳赛尔总统是亚非地区的民族英雄

纳赛尔总统是亚非地区的民族英雄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萨达特被捕后,纳赛尔成了这一组织的领袖。纳赛尔当选为总统后,坚决维护埃及人民的利益。在谈话中,他对当时任埃及总统的纳赛尔作出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他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发展,为阿拉伯世界的团结和不结盟运动的发展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亚非地区的民族英雄。但是毛泽东认为,帝国主义对纳赛尔的诋毁正好表明纳赛尔对于埃及和亚非世界作的巨大贡献,毛泽东认为“纳赛尔总统是亚非地区的民族英雄”。

纳赛尔总统是亚非地区的民族英雄

埃及总统纳赛尔被西方国家骂作野心家,是埃及的希特勒。毛泽东则认为他有策略,有头脑,在维护亚非人民利益方面作出重大贡献,是亚非地区的民族英雄。

毛泽东评点原文

纳赛尔总统最近最好不要到没有警戒的地方去,因为帝国主义的计划失败后,他们会采取各种手段,像暗杀等。西方国家骂纳赛尔总统是个野心家,是个希特勒,说他想统治阿拉伯世界。但是我们认为,纳赛尔总统是亚非地区的民族英雄,因此帝国主义才不喜欢他。纳赛尔总统的做法很聪明,他有时硬,有时软,有时用一种很和平的办法。这次和“五国委员会”的会谈,他就用很和平的声调把他们送回去了。[1]

纳赛尔简介

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1918~1970.9.28),埃及卓越的革命家、政治家和思想家,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奠基者,是阿拉伯世界公认的领袖,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之一。纳赛尔生于亚历山大城,父亲是一个邮政局的办事员,收入微薄,家境艰难。纳赛尔七岁入学,八岁被送到开罗叔叔处上学。这个叔叔刚从英国监狱中释放,给他讲了许多英国人欺压埃及人的故事,在他幼小心灵中,播下了对英国殖民者仇恨的种子。

1935年,纳赛尔以中学生联合会主席的身份领导了复兴中学的示威游行,要求英军撤出埃及,恢复1923年宪法,并提出“要求完全独立”的口号。游行遭到当局镇压,两个学生被杀,纳赛尔也负了伤。纳赛尔逐渐成长为一个青年民族主义者。

为反对殖民统治,纳赛尔曾经采取暗杀等方式进行斗争,但成效甚微。后来,他认识到军队是能决定埃及命运的惟一力量,他说“控制住军队,我们就能取胜”。为实现控制军队的目标,他进入开罗皇家军事学院学习。1938年,纳赛尔以少尉军衔毕业,分到部队中,他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军官。这期间,另一著名青年军官萨达特组织了自由军官组织。萨达特被捕后,纳赛尔成了这一组织的领袖。在他的领导下,自由军官组织发展很快,秘密组织日益增多,几乎遍及整个武装部队。

1948年,阿以战争爆发,纳赛尔申请参加。由于他在作战中机智勇敢,两次获得奖章,并被提升为少校军衔。这次战争对纳赛尔思想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时,他渴望阿拉伯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帝国主义。这时,他已不仅仅在考虑埃及的前途,也在思考着阿拉伯世界的问题。他由埃及的民族主义者变成了阿拉伯民族主义者。

1949年下半年,自由军官组织召开了一系列秘密会议,成立自由军官创建委员会,纳赛尔被选为主席。1952年7月23日,纳赛尔领导下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了武装起义,坦克控制了首都开罗的重要据点,陆军监视一切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王朝在密切联系的反革命分子,同时占领亚历山大(法鲁克王朝的夏宫)的交通要道。在群众的支持下,自由军官组织迅速击溃了法鲁克王朝的抵抗,推翻了法鲁克王朝。1953年埃及政府宣布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纳赛尔任总理兼内政部长,成为埃及人民公认的领袖,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颗新星。

1956年6月,纳赛尔以99.948%的得票率当选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总统。

纳赛尔当选为总统后,坚决维护埃及人民的利益。他坚决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并在对英国、法国、以色列联合进行运河之战中取得了胜利。纳赛尔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逐渐成为阿拉伯世界的领袖。他从此开始致力于维护阿拉伯世界的团结与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

1955年万隆会议后,纳赛尔开始在国内建设“阿拉伯社会主义”。他的阿拉伯社会主义思想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实行土地改革,建立合作制;二是实行企业国有化,发展人民所有制;三是改变分配办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四是实行计划经济,加快工业化步伐。发展民族经济是纳赛尔社会主义的中心内容。在他领导的十八年中,埃及在各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两倍多。阿拉伯社会主义与阿拉伯民族主义一样,是纳赛尔主义的重要内容。

纳赛尔也是著名的不结盟运动的发起者。1956年,他与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总理尼赫鲁会晤,提出了不结盟运动的思想。1961年,不结盟国家及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以后,每隔几年召开一次会议。不结盟运动一直坚持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大方向,坚持独立自主、民主协商和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坚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合理的新型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战略目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而纳赛尔为不结盟运动的产生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70年9月28日,纳赛尔病逝,时年52岁。

试析

1956年9月17日,毛泽东同埃及驻华大使哈桑·拉加卜进行了谈话。在谈话中,他对当时任埃及总统的纳赛尔作出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他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发展,为阿拉伯世界的团结和不结盟运动的发展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亚非地区的民族英雄。

纳赛尔在领导埃及的十八年中,埃及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领导人民推翻封建王朝,建立了民主共和国;驱逐英国占领军,实现了民族独立;积极发展经济,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两倍多。最重要的是,纳赛尔使长期受屈辱的埃及人民恢复了民族尊严。纳赛尔是阿拉伯世界的著名领袖,他为阿拉伯世界联合起来,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作出了重要贡献。甚至在他逝世的前一天,他还在积极斡旋,最终促使阿拉法特与侯赛因正式签署了停火协议,结束了侯赛因国王与巴勒斯坦游击队之间的战争,维护了阿拉伯世界的团结。

同时,纳赛尔也是著名的不结盟运动的发起者。1956年,他与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总理尼赫鲁会晤,提出了不结盟运动的思想。1961年,不结盟国家及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议发表宣言,要求撤出一切设在别国领土上的军事基地,主张根本取消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以实现持久和平。以后,每隔几年召开一次会议。不结盟运动一直坚持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大方向,坚持独立自主、民主协商和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坚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合理的新型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战略目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而纳赛尔为不结盟运动的产生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纳赛尔的努力触动了帝国主义的利益,帝国主义才不喜欢他,他们骂纳赛尔是个野心家,是个希特勒,说他致力于阿拉伯世界的团结是别有所图,是想统治阿拉伯世界。但是毛泽东认为,帝国主义对纳赛尔的诋毁正好表明纳赛尔对于埃及和亚非世界作的巨大贡献,毛泽东认为“纳赛尔总统是亚非地区的民族英雄”。

毛泽东在赞赏纳赛尔的同时,对纳赛尔的安全问题也非常关心。他认为,纳赛尔在反对帝国主义的过程中,得罪了西方敌对势力,他们必然仇恨至极,会不择手段地对纳赛尔进行疯狂的报复。因此他建议“纳赛尔总统最近最好不要到没有警戒的地方去,因为帝国主义的计划失败后,他们会采取各种手段,像暗杀等”。对纳赛尔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从这一细节中,我们更是不难看出毛泽东对纳赛尔的欣赏。

毛泽东谈话时正值纳赛尔宣布苏伊士运河国有化两个月以后,毛泽东对这一举措非常欣赏,他说“这次收回苏伊士运河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是连接两洋的重要通道。埃及为开挖苏伊士运河,提供的物力财力难以计数,牺牲的民工达12万人之多。但苏伊士运河通航后,它的所有权一直掌握在帝国主义手中。设在埃及的英国运河公司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有八万军队守卫,成了英帝国主义控制、掠夺、奴役埃及人民的象征。纳赛尔在谈判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号召游击队员们展开了运河之战。据统计,从1953年1月到1954年3月,发生的袭击英军和英国机构的事件达350多次。1954年,英国被迫决定从苏伊士运河区撤军。1956年,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为重返运河,英国、法国和以色列联合发动了全面侵略战争。纳赛尔领导埃及军民英勇抗战。侵略者的暴行激起了包括侵略国在内的世界人民的反侵略的怒涛。英法迫于形势,被迫撤军,埃及人民取得了运河之战的胜利。

毛泽东认为纳赛尔在与帝国主义打交道,争取民族独立中很有策略与技巧,“很聪明,他有时硬,有时软,有时用一种很和平的办法。”他特意举了纳赛尔与五国委员会会谈的例子。

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国有化之后,英法等国不甘心丧失这一利益,他们为重新夺回苏伊士运河的所有权机关算尽。1956年8月初,英法美三国外长在伦敦进行密谋并发表了一个声明,要求召开1888公约缔约国和运河使用国紧急会议,有24个国家受到了邀请,因埃及和希腊拒绝参加,出席的只有22个国家。会议产生了一个所谓的18国支持的“杜勒斯计划”,中心内容是把运河交给一个“和联合国保持联系”的“国际委员会”管理,会议决定由澳大利亚总理孟席斯为首组成“五国委员会”并向埃及提交他们的建议。9月3日至9日,他们在埃及逗留了一周,结果以失败告终。纳赛尔平静而明确地告诉他们,杜勒斯的建议是“国际殖民主义的另一种形式”,我们决不同意“苏伊士运河国际化”。毛泽东认为这是纳赛尔“用很和平的声调把他们送回去了”,不卑不亢,既维护了民族利益与尊严,却也不给帝国主义以任何借口,显示了高超的政治水平与外交技巧。

纳赛尔一生致力于埃及共和国的独立与发展,致力于阿拉伯世界的联合,致力于不结盟运动的发展,他为此耗尽了毕生的精力。毛泽东誉其在维护亚非人民利益方面作出重大贡献,是亚非地区的民族英雄,纳赛尔确实当之无愧。

【注释】

[1]摘自毛泽东:《中国人民支持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见《毛泽东外交文选》,第248~249页,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